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崇仁学派与阳明心学的兴起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673039
  • 作      者:
    作者:邹建锋//程维维|责编:郑秀艳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专著历时近二十年,立足于文献史料与学术思想史的双重学科方法,对崇仁学派、江门学派与姚江学派等明代三大学派长达两百余年学术变迁的思想史内在理路进行多学科多方法透视,特别注意对明代初期与中期学术界的隐秘学人的学术思想挖掘,尤其突出不为人知的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呈现阳明前学时期崇仁学派如何自觉与白沙心学互动,如何与阳明心学抗争,最后又如何合流的历史事实,弥补十五十六世纪中国学术史相关研究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
目录
卷上 阳明前学研究:从崇仁理学到阳明心学思想发展史
引论 崇仁学派与白沙和阳明心学的兴起
第一章 深悟心学之要:吴康斋与中国心学新发展
第一节 戊申之悟:涵养本心之学与中国心学新高峰
第二节 心感万物一体:明代心学的先驱
第三节 贫中磨炼与正大光明心体挺立:明代心学的启明
第四节 性灵与心的自由:明代心学的火花
第二章 江门心学的风行与中国心学的新高峰
第一节 吴康斋对陈白沙的精心启发与细心培育
第二节 勿忘勿助与涵养自得:白沙心法
第三节 自然心学:静坐中养出端倪来
第四节 化人心成盛世:白沙的治理思想
第五节 静坐之风动天下:江门后学的心学传承
第三章 胡敬斋余干之学的实践面向
第一节 理至上主义与胡、陈之辩
第二节 动时敬:敬斋对康斋静时敬心法的转手
第三节 道德感应:胡敬斋的治理思想
第四章 夏东岩的高明心学
第一节 浸润于娄一斋高明心学
第二节 性外无物与心犹户枢
第三节 敬、静之间养天真
第四节 夏、陈之辩与夏、王之辩
第五章 湛甘泉“随时体认天理”与江门心学的新转向
第一节 元气生机论与自然认识论
第二节 煎销习心与随时体认天理
第三节 静体敬用:甘泉对白沙心学的转手
第四节 体认涵养与事上实践之间的湛、王之辩
第六章 魏庄渠的心学思想
第一节 气动理行与天根大心论
第二节 本原养端倪:白沙心学的转手
第三节 活敬之敬与静时敬的回归
第四节 湛、王之间:晚期崇仁学派心学发展的新形态
第七章 洪觉山与晚期江门心学汇合
第一节 天地一气与万物同体
第二节 主静心学向主敬心学的继续转向
第三节 不落意、不起念与明意忘念
第四节 明觉、感应与知几
第八章 晚期崇仁学派与阳明心学的成长
第一节 心安在义理上的心学新形态:夏东岩对阳明心学的刺激
第二节 陈、王之间静察天机的心学新形态:魏庄渠与阳明心学的合流
卷中 阳明心学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思想史的视域
引论 打开当代阳明心学文献学与思想史研究的新局面
上部分 阳明夫子文献全国大调研
第一章 王阳明《传习录》形成过程研究
第一节 赣州版《传习录》早期版本
第二节 南大吉系列版《传习录》中期版本
第三节 钱德洪系列版《传习录》后期版本
第四节 通行版《传习录》系列版本
第二章 王阳明《阳明先生文录》形成过程研究
第一节 黄绾、钱德洪前《阳明先生文录》的不断增订与修缮
第二节 黄绾与钱德洪系列《阳明先生文录》版本传播考
第三节 论《阳明先生文录》的几个版本系统
中部分 阳明夫子心学理论形态探
第一章 论阳明夫子心学的意与念
第一节 阳明夫子“致良知”学的兴起
第二节 阳明夫子“良知”学的内在意向性
第三节 阳明夫子“致良知”教风行天下
第二章 阳明心学实践性品格:治理思想及其影响
第一节 阳明夫子治理思想
第二节 阳明后学治理思想
下部分 阳明后学理论形态考
第一章 钱、王之辩与本体工夫的分合
第一节 钱德洪所述的“天泉证道”
第二节 王畿所述的“天泉证道”
第三节 钱、王之辩及其危害
第二章 季、王之辩与主客分合
第一节 彭山先生以龙德天健矫正王龙溪的“无情”良知学
第二节 彭山先生以惺惺主宰矫正王龙溪的精神自由论
第三节 彭山先生精一独知论矫正王龙溪的“一念灵明”
第四节 彭山先生主敬工夫论矫正王龙溪的自然无为
第五节 季、王之辩及其思考
第三章 卢一松光明良知论与阳明心学宗教性维度展开
第一节 良知是光:卢一松先生对良知本体的洞见
第二节 一念觉悟:卢一松先生对良知涵养的磨炼
第三节 万物一体:卢一松先生的良知修养境界
第四节 良知道统论:卢一松先生对良知学的再推进
第四章 孙蒙泉虚明良知论与阳明心学义理化的再推进
第一节 赤子之心与虚灵本体:孙蒙泉良知修养论的起点
第二节 察几念诚:孙蒙泉良知修养方法论
第三节 融摄陈朱:孙蒙泉良知修养论评骘
第五章 河南王门宗师尤西川良知学与晚明阳明心学的再突破
第一节 自然心学的回归:尤西川良知学的逻辑起源
第二节 天则良知说:尤西川先生良知本体论
第三节 安分尽心:尤西川的致良知
第四节 心念上工夫:尤西川先生良知涵养论
第五节 歌诗于学、身心受益:尤西川良知学的活法
第六章 山东王门张弘山良学与赵素衷知念之学
第一节 良知即良:张弘山的良知学
第二节 本体上工夫:赵素衷的知念良知学
第三节 泰州后学的北方发展:山东王学评价
第七章 近阳明而有补的讨真心:唐一庵的良知修养论
第一节 兴教育民的醇儒:大教育家一庵的奉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