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缘起
二 现状中的研究向度及其检讨
三 典范例证对体用观的共同关注及其历史蕴含
四 研究进路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多方求质 辗转参寻——塘南五十以前的学思过程
一 先考之训
二 先师之教
三 良友夹持
第二章 寂而常照 寂运双泯——本体界体用之调适
一 当体自寂寂而常照
二 不堕二边不执二见
三 虚寂之体生生之用
四 寂运双泯以道为体
第三章 心性为体 物事为用——本体界与经验界之调适
一 心性与物事
二 性与气
三 性与病
四 性与命
第四章 彻悟本原 默识敬存——工夫论之原则、系统及其他
一 彻悟本原主于未发
二 默识本体敬以存之
三 始悟后修始修后悟
第五章 几微故幽 研几默识——塘南工夫论中的研几思想
一 几、研几之历史渊源
二 生几论之前身:本心真机
三 生几论之提出:无声臭而非断灭
四 生几论之本质:常发而常微
五 生几论之融通:本心真面目
六 研几工夫之定位:默识工夫
第六章 真性本潜 收敛敬存——塘南工夫论中的收敛思想
一 收敛之缘由与提出
二 收敛与研几之关系
三 收敛工夫之实质
四 收敛工夫之《易》学根据
五 收敛工夫之评价
结语:调适之遍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