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形分布区是海底工程不稳定区,其演变和迁移会造成油、气、水等管道和电缆下的掏空和断裂,勘查工程的失稳和位移。由于有规律的底形是古环境的标志,颇受油气矿产勘探者的关注,多有报道,较大型的砂质底形可以自身形成生、储、盖层圈闭。诚然,近几年深水勘测手段的问世,深水沉积物波,成为当今海洋地质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笔者近十余年来着眼于世界各陆架、陆坡底形研究,对其分布形态、动态和发育演化机理有粗浅的认识,也探讨了各家的不同见解,希望将自身粗浅理解和世界各地海底底形分布状况呈现给相关读者,为我国的海洋地质事业贡献菲薄之力。
全书共分三篇十八章。
第一篇,第一章至第三章以笔者数十年对山东半岛近岸带沉积底形的实际调查资料,总结海岸带海陆动力作用下沙波、沙丘、沙坝及其他沉积底形的形态、动态特征、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和层理构造,也增加了一些近岸底形在工程稳定性方面的实际案例。
第二篇,第四章至第十二章介绍了欧、亚、非和北美陆架(水深<200m)上分布的水下沙丘、沙脊等沉积底形,从流体动力学基础上解释了底形的形成和演化。根据各区域陆架地形的形态特征加以分类,分别计算了某些陆架上水下沙丘的迁移速率,分析了陆架底形的发育一消亡和活化一发展的演化历史。结合陆架管线和勘探工程的稳定性,讨论了陆架砂质底形在减灾防灾中的实际作用。
第三篇,第十三章至第十八章介绍了陆坡深水(水深200~3000m)区等深流、内波和浊流等水动力,及其作用下塑造的各种大型深水沉积物波的形态特征、分布和延伸范围,探讨沉积物波形成发育机理,分析各种成因假说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列举一部分世界上较为典型的沉积物波区的最新研究成果,联系目前以资源开发和军事工程等目的的深水勘测,提供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