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自然”是硬道理(田青)
导言
上篇 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辨
第一章 释比文化
第一节 释比简述
一、释比的职能
二、释比及经文的类别
第二节 阿尔村释比传承及系谱
一、谁是释比?
二、阿尔村释比系谱
第三节 阿尔村释比法器
第二章 羌人的一生:平凡而丰满
第一节 出生
一、分娩
二、送竹米
三、祭拜
第二节 成人冠礼
第三节 结婚
一、选择对象
二、提亲
三、许口酒
四、订婚酒
五、过彩礼
六、婚礼
第四节 做生
第五节 丧葬
一、火葬
二、土葬
第三章 羌人的一年:自然与生活的谐和变奏
第一节 历法体系
第二节 正月·耍狮子
第三节 二月?教牛与牛山歌
第四节 三四月?进山
第五节 五月·大小端午
第六节 六月·许愿
第七节 七八月·宣佛子与制麻
第八节 九月·还愿
一、释名
二、会首与释比
三、还大愿的主体、场所和时间
四、筹办还大愿
第九节 十冬腊月·杀年猪与“年味”
第四章 羌人的智慧:御灾·建筑·服饰·医药
第一节 抵御自然灾害
一、求雨
二、还天晴愿
第二节 建筑文化
一、碉楼
二、祭祀塔
三、民居
四、坟墓
第三节 服饰文化
一、头帕和帽子
二、长衣
三、坎肩
四、腰带、围裙、鼓肚子
五、裤子与绑腿
六、鞋子
七、刺绣
第四节 医药文化
一、药物治疗
二、法术治疗
下篇 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研究
第五章 阿尔村羌人认知观念研究
第一节 人类认知简析
一、功能认知体系
二、“科学方法”辨
第二节 羌人的“神魂系谱”
第三节 羌人之“生命宇宙观”
第四节 羌文化的“自然性”与“实用性”
第六章 阿尔村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古代的“羌”与羌文化的孕育
一、历史的继承
二、历史之沉积
第二节 生存环境与羌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地缘关系对羌文化的影响
第七章 阿尔村羌文化承续之道
第一节 阿尔村社会关系
一、阿尔村社会关系网络之特点及形成
二、家门族房和四大门亲
第二节 社会管理模式与知识的传授
第三节 羌人的教育观念
一、在实践中学习
二、人尽其才,兴趣为先
第四节 多元互补的管教、监督机制
第五节 经济维持
第八章 阿尔村羌文化之演变与衰微
第一节 元明清与民国时期羌区社会及文化的变迁
一、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二、里甲制与保甲制
三、受“制”后阿尔村羌文化之嬗变
第二节 工业化理想与羌文化的凋蔽
一、从民主改革到“文革”
二、改革开放与羌文化衰落的加剧
第九章 阿尔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化与贫富关系辨析
第二节 五四精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再探讨
第四节 保护方法略论
一、解铃还须系铃人:政府主导
二、“纯本位视角”与“体察感知”:学术研究
三、有为与无为:增强基层组织与利用宗族
四、需要提醒的几个问题
结语 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之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