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古代典籍从抄本时代向刊本时代过渡的时期,文本从个体传抄的不稳定,向经过校订、广泛流传的“定本”过渡。而“定本”是宋人倾注了学养和感情,校勘众多抄本而编定的,可以谓之“制造定本”。在校定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因客观条件、所依据的材料、校订者的思路、当时的需求等因素,影响到文本的确定,从而又产生定本文本的差异。
该书在此思路下,选取《说文解字》为例,重点讨论了李阳冰、徐锴、徐铉对《说文》的校定,以及《五音韵谱》的刊刻。一以历史学的方法阐明校订者的生平与校订工作的历史背景。一以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文本本身,通过文本的比较,分析异文的性质,探索所以形成差异的原因,掌握每一种文本在校定上的倾向性。通过细致的考订,得出了校订者对《说文》都有用会意字解释形声字的一贯倾向,从而导致宋代“右文说”兴起的结论。
本书是研究《说文解字》文本演变的新成果,使我们对历代学者所关注的大小徐本的异同,会有全新的认识,也可以从中窥见古代典籍流传演变中的一些通例,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