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马克思人类解放逻辑研究的新时代创新
导论
第一章 经济学与社会哲学中的人性概念
第一节 “人性”的经济学内涵
一、人性在不同学科研究中的关注点
二、人性与经济行为
三、人性与经济利益追求
四、人性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意义
第二节 “经济人”思想
一、“经济人”思想的形成
二、剖析“经济人”的“内部结构”
三、“经济人”是时代的产物
四、与“经济人”并存的多种人性假设
第三节 人性的社会哲学研究
一、人性是三种属性的综合
二、人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三、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一:需要
四、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二:欲望
五、人性的实际运用:行为及其调节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下的人性发展研究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下的人性发展阶段
一、研究范式
二、社会的发展阶段与人性的发展阶段
三、不同阶段人的需求满足方式与利益关系
四、社会三形态与人性演化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的人性变化趋势
一、人性的复合性
二、人性在不同文明形态的五种社会再生产中的配套
三、不同文明形态的人性特征组合
第三节 人性历史变化的价值评论
一、从社会三形态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进步
二、从文明类型看人的行为调节
三、人类再生产在当代私欲诱惑下的退步
第三章 经济学问题中的“经济人”人性
第一节 “经济人”的内在矛盾
一、“经济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内在矛盾
二、“经济人”内在矛盾的解决
三、“经济人”的道德审判
四、“经济人”没有平等
第二节 “经济人”的经济利益与调节
一、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经济人”中的道德调节
三、“经济人”的两种倾向
第三节 经济调节失灵与“经济人”
一、市场失灵与“经济人”
二、政府失灵与“经济人”
三、“经济人”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治理
第四节 “经济人”与两种费用
一、“经济人”与生产费用
二、“经济人”与交易费用
第五节 “经济人”与三维发展目标
一、“经济人”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扭曲
二、“经济人”对社会发展目标的罔顾
三、“经济人”对生态发展目标的片面与迟滞
第六节 “经济人”与当代国际经济
一、国际经济合作规范与“经济人”
二、国际科技竞争与“经济人”
第四章 社会变迁与“经济人”人性变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人性变化
一、社会变迁尚未造成“经济人”被取代
二、塑造“经济人”具体表现的社会条件
三、“经济人”社会条件三个层次的基本构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经济人”
一、马克思列宁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的人性转变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性规范
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现实的人性特征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人性特征
二、“经济人”对体制转型的影响
三、“经济人”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
四、“经济人”对公共服务的影响
五、城乡发展失衡下农民的经济理性
第五章 与“经济人”有内在关联的当代社会问题
第一节 当代“经济人”人性变化的分析
一、人性变化的依据
二、人性变化的不同向度
第二节 发展的负面性
一、“双面发展”
二、科技发展的负面性
第三节 系统失衡与“经济人”
一、经济系统失衡的深层致因
二、社会系统失衡的主要致因
三、认知失衡的直接原因
四、生态系统失衡的最终致因
第四节 “经济人”恶性倾向的表现
一、拜金主义压倒道德调节
二、商业文化突出赚钱目标
第六章 人性转型的实践——行为调节
第一节 行为调节理论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促进运动
二、社会行为调节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群体行为调节——可持续发展运动
一、可持续发展运动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新理念的实质
三、作为群体行为调节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与三位一体的转型
第三节 个体行为调节
一、对物质欲望反其道而行之
二、实践生态文明的日常生活行为
三、社会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行为
第四节 行为调节、人性转型与社会变迁
一、行为调节的精神动力
二、行为调节的社会措施
三、行为调节与人性转型
四、两大途径与三位一体任务
第七章 文明形态演进与人性转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人类面临文明形态的转换
一、人类呼唤新的文明形态
二、“生态文明”是最合理的未来设想
三、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第二节 拒绝不平等的“新文明”
一、后工业社会的“新文明”经济特点
二、后工业社会的阶级不平等
三、后工业社会预测的评论与启示
第三节 拒绝反生态的“新文明”
一、服务经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