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理的原点:让管理回归本质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0811873
  • 作      者:
    宋政隆
  • 出 版 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宋政隆,宇生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际领袖会面活动组织协会副会长、亚洲音乐盛典组委会副主席
  荣获“2019亚洲音乐盛典·世界领袖亚音和平之夜”国际文化交流杰出贡献人物
展开
内容介绍
  《管理的原点:让管理回归本质》将从人性剖析的基点出发,明确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并确定人性化管理的目标。基于此,设定了关于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八个基本原则,这也构成了《管理的原点:让管理回归本质》后八章的基本思想框架。《管理的原点:让管理回归本质》第二章到第九章分别从制度、目标、责任、合作、关系、环境、奖惩、创造力八个方面,阐述其中的人性因素以及基于人性考量应构建什么样的管理机制或方法,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展开
精彩书摘
  《管理的原点:让管理回归本质》:
  一、管理的原点: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依靠人来进行生产经营,人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人,就不可能存在高水平的企业。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真正获得良好、持续发展的企业必然是那些重视人才的企业。这意味着:任何企业管理最终都必然要归于人的问题,而以人为本则应成为企业管理的要旨。
  “以人为本”,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人的因素对于企业的作用,以及企业管理对于个人的影响。
  二、人性的缺点与优点
  人性有很多缺点,比如贪婪、恐惧、自私、懒惰等。但是也有优点,比如博爱、勇敢、奉献、勤劳等。人性的缺点与优点不胜枚举,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特征。
  1. 利己与利他
  利己与利他是人性的典型特征。利己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常被称为“自私”(二者的意义并不等同);利他是指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行动,常被称为“无私”。 而在实践中,利他并不意味着自我牺牲或违反自己的利益;而利己也并不意味着必然损害他人的利益。理论上,一个人的利己心占62%,利他心占38%。这意味着利己与利他是同时存在的,或者时而利己时而利他。
  2. 趋利避害
  人性的趋利避害,意味着人们必然选择一种有利于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行为。如果圆满完成某项任务,可以获得成就感、获得更多奖金、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人们便会非常努力地做好这项任务。如果做某件事或某个决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如经济损失、机会损失,那么人们往往会抵触或主动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3. 环境影响
  人处于环境之中,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影响,有时候人们的一些选择或行为是在当下环境里做出的,但是换个环境可能又是另一番行为。而个人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一部分有号召力的、处于特殊地位或角色的人又会反过来对环境造成影响。一般而言,人们受到的影响程度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很难完全不受环境影响。
  4. 需求与精神追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说,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且随着个人发展阶段而发生变化。通常,只有人们的较低层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其高层次需求才会出现。
  在人的五种需求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这四种需求,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比如,有的人会因被赞美而热情高涨地工作,因被否定而抑郁得不想做任何事,这是因其尊重需求未得到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属于精神追求层面,虽然不属于生存必需,但是对于个体适应社会、推动个体与群体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人性中天然有与企业文化相统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思想,也有不统一的理念。一种好的企业管理,应让人性中与企业文化不统一、对其不利的部分,从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同行,直至共同撑起整个企业。
  三、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内方外圆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罔顾人性的特征去管理,那么往往会使企业管理过于机械化。而人性化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针对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以实现企业与个体的正向双赢状态。
  1. 企业管理的方与圆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四个字:内方外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方”是指制度、规则、文化等,是不宜改变的东西;而“圆”是指因应个体特性和当时发生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的机变性举措,是可变但不可乱变的东西,圆是圆融通达之意,而非“圆滑”。
  关于何时何处选择“方”和“圆”,有很多说法和行为表现。
  有的管理者属于“外方内圆”型,即外表看起来刚直不阿,但内心里并无棱角、无原则底线。这样的管理者在处理事务时很容易使企业内部出现严肃、冷漠的氛围,而员工在摸透管理者性情之后又会不断寻求机变之策,故而“圆”处于失效状态,企业也因此陷于无序状态。
  而有的管理者则属于“内方外圆”型,即内心里有原则、不可碰触,而行事又能兼顾人情,让人感到“舒适”。这样的管理者既能让员工控制不良行为,认同管理者的要求,同时又能使之感受到人情的温暖,进而让整个企业在一种和谐、规范、有序的状态下运作。
  2. 因应人性,变与不变皆有考量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管理必有规则可循,否则便会杂乱如麻。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如果只考虑制度而罔顾人心,则会给人过于冷酷的感觉。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根本性的、底线性的制度规则,应是“不变的”。然后,再从实施温暖人心与动能激励的角度,因应人性弱点与缺点,考虑细节处理上的人性化,可以“有所变化”。能不变的部分,尽量不变;不能不变的部分,要考虑如何循则而变、合理变通。而无论变与不变,人性化管理过程中都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维护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同时让人心感到舒适愉悦。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探秘管理之原点,洞察人性化管理的要义
一、管理的原点:以人为本
二、人性的缺点与优点
三、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内方外圆
四、人性化管理的目标与八个管理原则

第二章 以制度化为前提,推行人性化管理
一、人性化管理当以制度规范为前提
二、科学的制度是企业全员自觉遵行的依据
三、自下而上地设计制度体系,表现尊重之心
四、科学宣导,情理兼顾,确保随心而不逾矩

第三章 明确的目标方向,是行为的动力源
一、人进取与否,皆源于个体动机状态
二、根据SMART原则,设计最具可行性的目标
三、遵循阶段递进原则,有条不紊地实现目标
四、科学反馈,必要调整,保障目标行为的适应性

第四章 建构责任体系,有效释放个体责任感
一、聚焦个体责任,实现企业内部“各尽其责”
二、建立责任体系,量才、恰当地委派工作任务
三、科学授权并适时督导,保障任务如期完成
四、有效控制工作不良,激发个体的责任与效能感

第五章 合作为王,打造良性的组织协同战斗状态
一、唯有方向一致,才能形成最大的组织合力
二、规范合作模式,确保企业内部配合顺畅
三、提升员工的参与感,逐一化解管理阻力
四、找准冲突的本质,从根源上维护和谐关系

第六章 融通企业内部关系,形成高效的经营状态
一、与上级的关系:积极落实交办事宜,择机汇报工作
二、与下级的关系:尊重信任,集思广益,有效沟通
三、与平级的关系:互相扶持,密切合作,寻求共同进步
四、正视不同级的特征,制定高效融通措施

第七章 环境造就人才,打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一、环境造就人才,人才随着氛围而改变
二、对工作保持兴趣,全身心投入其中
三、以危机感引导持续发展,激活员工动能
四、给予最适度的压力,以创造最佳工作效能

第八章 实施有效奖惩,选择最恰当的人员激励方式
一、有效奖惩是实现激励效果最大化的绝佳手段
二、基于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层次,设计最满意的激励方式
三、物质与精神、奖励与惩罚的有机结合,提升激励效能
四、奖惩不随心,当以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为依据

第九章 培养员工创造力,打造企业升级的原动力
一、勇于颠覆,敢于创造,企业才能走向未来
二、建构激发创造力的环境,呈现自主创新行为
三、一切皆有优化空间,关键在于人的创造性思考
四、享受“心流”体验,致力于终身创造,推动持续成长
后记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