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地经营权
2.1.2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2.1.3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主体及行为
2.1.4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效果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4 行为经济学理论
3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现状
3.1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发展历程
3.1.1 探索期(1988-2007年)
3.1.2 确立期(2008-2012年)
3.1.3 发展期(2013年至今)
3.2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基本现状
3.2.1 供给主体
3.2.2 需求主体
3.2.3 实施原则
3.2.4 融资运行模式
3.2.5 融资期限和利率
3.2.6 风险补偿机制
4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施效果评价
4.1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4.2.1 数据来源和指标说明
4.2.2 模型构建
4.3 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
4.3.1 评价过程
4.3.2 评价结果分析
5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需求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5.1 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认知
5.2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
5.2.1 机理分析
5.2.2 农户融资意愿的统计分析
5.2.3 农户融资意愿的实证分析
5.3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农户响应行为的影响——基于生产决策行为实证
5.3.1 机理分析
5.3.2 农户响应行为的统计分析
5.3.3 农户响应行为的实证分析
5.4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引发的农户违约行为分析
5.4.1 机理分析
5.4.2 农户违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3 农户违约行为的实证分析
6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供给主体行为影响分析
6.1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金融机构供给意愿的影响
6.1.1 动机分析
6.1.2 金融机构供给意愿的统计分析
6.1.3 金融机构供给意愿的实证分析
6.2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对金融机构响应行为的影响
6.2.1 机理分析
6.2.2 对金融机构产品设计的影响
6.2.3 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影响
6.3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引发的信贷员违规行为分析
6.3.1 机理分析
6.3.2 信贷员违规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分析
6.3.3 信贷员违规行为的实证分析
7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施效果提升的策略
7.1 目标与基本原则
7.1.1 目标
7.1.2 基本原则
7.2 改进路径
7.2.1 构建主体合作模式
7.2.2 健全风险分担机制
7.2.3 优化融资运行模式
7.2.4 创建融资监督制度
7.3 具体措施
7.3.1 促进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立法与地区实施细则出台
7.3.2 加大政府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支持力度
7.3.3 激发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有效需求
7.3.4 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供给能力
8 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相关需求主体行为研究
8.1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8.1.1 概述
8.1.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
8.1.4 结果与分析
8.1.5 结论与讨论
8.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农村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8.2.1 定位
8.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8.2.3 具体路径
8.2.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经济转型与升级的
政策保障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