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更幸福:积极心理学的实用生活秘籍》:
一 每个人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尼采认为是为了获得权利;弗洛伊德认为是为了避免焦虑。以上论点都属一元论。但无可否认的是,如果人类活动是为了获得权利,那么获得权利之后也获得了满足,如果人类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那么避免焦虑之后起码获得了平静的舒适,是不是可以说,对尼采和弗洛伊德来说,获得权利、避免焦虑是他们所认同的幸福要素之一呢。
人生在世,不断地有需要被满足的需求,有些是当下的,有些是未来的,有些是生理的,有些是心理的,有些是物质性的,有些是精神性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不断被满足的需求给人带来了精神愉悦和心理舒适,区别在于,有些精神愉悦和心理舒适是积极健康的、长效的,有些则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又回到被满足之前的状态。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许不能用对错来评价。价值多元也是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我们在这里讨论不同的幸福观只是为了比较鉴别出那些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更有积极意义的幸福逻辑,从而探索出适合个人的实现幸福的方式。
①忍辱负重的幸福 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鲁迅。
电视公益广告里有一位这样含辛茹苦的母亲,一直在说:“等你长大了,我就享福了!”“等你工作了,我就享福了!”“等你结婚了,我就享福了!”最后是孙女坐在奶奶旁边天真稚气地说:“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哦!”这个公益广告的初衷是希望子女能多点时间给母亲,不要让母亲的等待成为遗憾。现实里也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母亲、父亲,在子女的生活里扮演遮风挡雨的大树,甚至承受了很大的生活压力,以求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曾经说:“等你将来上了大学,爸爸的日子就好啦。”那时候年幼的我不理解什么是大学,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等好远的将来爸爸才能过好日子,为什么现在不是好日子,怎样才是好日子呢?渐渐地,我上了中学,也明白了父亲的辛苦,他一个人上班养活全家,除了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也是有的。我上中学的时候弟弟也开始上小学,而母亲是不上班的,要照顾一家大小的日常生活起居。父亲拿到固定的薪水,母亲则负责精打细算并尽量节省下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母亲的口头禅中有一句是:“我这辈子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她这样说带了些许夸张成分,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父亲在机关工作,还算稳定,母亲没着过什么大急,当然养育孩子还是有不少操心的地方。她之所以碎碎念给我们听,我推测其动机有二,一是让父亲和我们都能肯定她的价值,二是希望鼓舞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让她过上“好日子”。但是,这样的话语其实有自我暗示的意味,母亲在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对理想破灭后的无力感以一种自我催眠的方式“合理化”,推出的结论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成了牺牲品。这样的结论,无论客观与否,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是双向消极的。一方面对母亲而言,她失去了欣赏生活乐趣的心情,将自己放置在牺牲品的角色里是不允许“开心”的,因此,一切生活中本来显而易见的快乐、值得欣赏的东西、获得的他人的善意与温情、阶段性的收获或进步,统统被人为忽略掉,然后放大了家务的繁重、经济的压力、夫妻关系中的摩擦、子女教养的琐碎等问题。你想看到生活的美,生活会将美以绚丽多姿的形态展现出来,当你对生活的美视而不见,一个墨点也会黑暗了整个世界。另一方面,这样的暗示也让家人内心负累,父亲已经很勤奋的工作,上交全部收入,非常听母亲的话,但依然难得母亲欢心,而我和弟弟在家里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句话又招来长篇苦情诉说或者厉声呵斥。长大后的我们依然很无奈,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自己做得再多也不够多,做得再好也不够好,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母亲开心。
我不是说生活里没有挫折和困境,而是过分放大挫折与困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让人失去真正的幸福机会和幸福感受。我当然希望母亲快乐,也尽量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来帮母亲调整心情,但母亲习惯了过去几十年的自我暗示,她始终不承认自己幸福,她所拥有的健康、财富、儿女长大成人、丈夫耐心体贴,统统不算幸福。其实,她当然也是有自我满足感的,掌管家庭经济大权,家里的一切大事她说了算,丈夫和孩子都服从她的决定,她之所以口头否认幸福,只是为了更牢固地维系她拥有的这些“权利”,并继续享受因此而得到的满足感、成就感,这难道不是幸福感的一部分么?没人会主动过不幸福的生活,还一过就是几十年,人们之所以坚持某种生活方式,就是在追求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幸福,“现货”或者“期货”的幸福。
……
展开
李媛媛是个细心的人。她把她拥有的知识和对生活的入木三分的观察融汇在一起,写成《你可以更幸福——积*心理学的生活枕边书》一书,摒弃说教,娓娓道来,时而让你顿悟,时而让你会心一笑。当然,有时候也会让你为你以前的“无知”甚至“愚蠢”所带来的痛苦而后悔……这些都已经是过去。你可以更幸福,这才是你的未来!
——聂圣哲(同济大学教授、博导)
停下匆忙的脚步,梳理纷乱的思绪,明晰心中的渴望,重新出发,向着更美好的未来,更幸福的明天。展鹏和李媛媛的这本书就像一部幸福心经,给迷惘的人一点启迪,给奋斗的人一些助力,给孤独的人一个休憩停泊的港湾。
——章玉政,资深媒体人,作家
展鹏出书了,而且是关于“幸福”的书,我很开心!从我们认识开始,他就磨难重重,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幸福”。
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写的很平实,是从血管里流出的文字,真切而又理性。“幸福”是人的心灵感受,也是相对“苦恼”而存在的哲学命题。
能不深不浅地谈论和分析有关幸福的话题,是这本书的特色。这种人生经验和理性研究,实在是太该让世人一起分享了!
——侯露(国家一级编剧)
在喧嚣的大都市中,工作、婚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可能让你忘记幸福是什么,迷失了方向!《你可以更幸福》是作者在用心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带我们领会*幸福的事情便是活在当下,让我们一起开启这趟幸福之旅吧!
——武春娟(北京舞魔方舞蹈培训学校创始人)
许多人以为成功或者利益本身就是幸福的标准。看了此书令人茅塞顿开,原来幸福是随时可以播种、可以学习、可以收货的,谢谢两位作者的分享。
——王丹红, 徽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
一杯茶、一支烟、一本《你可以更幸福》,让我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原来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是取决于人的心态。因为幸福没有距离、没有标准,当我们心满意足时,就是幸福。
——韩殿臣(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