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游原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2133
  • 作      者:
    (清)刘一明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刘一明: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其所著《会心内集》自述云:年十七(乾隆十五年,1750),身患重病,百药不效。次年赴甘肃南安养病,愈医愈重,喜遇真人赐方,沉疴尽除。十九岁外游访道。二十二岁在榆中(今属甘肃)遇龛谷老人授以内丹秘诀,遂师之。此后,为求参证,居京师四年,河南二年,尧都(今山西临汾县南旧平阳县,为古之尧都)一年,西秦(今甘肃靖远县)三年,来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间,三教经书,无不细玩。然于疑难处,总未释然。乾隆三十七年,复游汉上,又遇仙留丈人,经其指点,十三年疑团始被解释云云。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
他精通内丹、《易》学,兼通医理,撰著有《周易阐真》《悟真阐幽》《修真辨难》《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阴符经》注等,以发挥内丹之道。后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又撰有医书《沙胀眼科》行世。其内丹学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思想。其《指南针序》以中正之道为"贯通三教之理",谓中正之道,"在儒谓之中庸,在释谓之一乘,在道谓之金丹。"他撰《周易阐真》《孔易阐真》,以易学论金丹,以金丹释儒门易学。其《修真辨难》称:"大学中庸,俱身心性命之学,其中有大露天机处,特人不自识耳。至于赞易十传,无非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故其内丹理论中,颇多融合儒释、特别是理学思想的言论。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是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的代表人物,本书是《西游记》传播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清代众多《西游记》证道本之一。评论者认为,本书对《西游记》做了一番试图阐述金丹大道的工作,比其他证道本的评点更系统更广泛。书中对小说中所反映出的关于儒释道三教思想、阴阳五行以及《周易》理论等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阐发,对小说中的世俗人情等也有许多精辟的阐述。 作者的评点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为证道本中的上乘之作。由于其最终指向是先验性的虚无之气和人自身存在的药物结合而产生的金丹,所以不可避免地落入无可印证的境地,而且,刘一明的评点带有强烈的阐述金丹大道的目标,牵强附会之处在所难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元子曰:上回已言攒簇五行,和合四象,还丹成就,根本已固,即可脱死籍而注长生。然道未至于纯阳,终为造化所规弄,而不能与天地同长久。故此回示人以火候之次第,运用之窍妙,使循序而进,归于纯阳无阴之处也。
夫金丹之道,有还丹、大丹二事。还丹者,只还得人生之初,良知良能本来物事耳。本来物事既还,如自下界而上天宫,登仙有分。急须将此物事温之养之,不使一毫渗漏,别立乾坤,再造鼎炉,以炼大丹,至于打破虚空,方为了当。故悟空到天空,玉帝旨除御马监正堂弼马温之职也。《乾》至阳为龙、为马,御马即所以养阳也。“昼夜不睡,滋养马匹”,即《易》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也。“马见了他泯耳攒蹄”,以法制之也。“到养得肉肥膘满”,以恩结之也。“不觉半月有余”者,半月为十五日,有余者,阳之极也。还丹温养已足,别有火候,别有功用,而御马监可以离的矣,故悟空问其官衔品从,而知其为未入流,即“大怒道:‘不做他!不做他!我去也!’呼啦的一声,把公案推倒。”何其脱然超群哉!独可异者,弼马温代天养马,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而何以云不做他,推倒此席,岂不令人难解乎?
夫金丹大道,乃先天而天弗违之道,得其真者,包罗天地,与大虚同体。天且在包罗之中,而何能受执于天,终以御马监之位限之乎?弼马温代天养马,后天而奉天时之道。奉天时,凡以为真阳未足,而温之养之耳。若真阳已足,还丹坚固,大本已立,正当别立乾坤,再造鼎炉,大作大为之时,非可以奉天毕其事。否则,以此为长久计,是直以大道起脚之地,而为神仙歇脚之乡,何异以弼马之职为大极乎?岂知人世之所谓大极者,而天宫则犹谓未入流,终非大道全始而全终。释典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更进步,十方世界是全
身。”其曰:“不做他!不做他!把公案推倒”,是欲以百尺竿头进步,大化而入于神圣之域也。
“你看他一路棒打出御马监,直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此非悟空去之,乃道使去之。提纲曰:“官封弼马心何足”,诚不足也。试观悟空回洞对众言道:“那玉帝不会用人,封我作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不入流品之类,因此推倒此席,走下来了。”盖还丹之终,即大丹之始,大丹之功不到纯阳无阴、寿与天齐之地,不得休歇,虽欲不推倒此席,而不可得。此两个独角鬼王来献赭黄袍,叫做齐天大圣之所由来也。
“两个”者,偶也。“独角鬼王”者,阴在上也。“赭黄袍”者,黄带赤色,黄之太过,高亢之义。此《夬》卦    之象。悟空为五阳,两鬼王为一偶,非《夬》乎?
《夬》尽则为纯阳,非齐天大圣乎?“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夬》之上卦也;“哪吒三太子为三坛会海大神”,《夬》之下卦也;“巨灵神为先锋”,《夬》之一阴也。乃《夬》象。“猴王一棒将巨灵神斧柄打作两截”,“刚决柔也”。猴王笑道:“脓包!脓包!我已饶了你,你快去报信”,是“健而悦,决而和”也。“哪吒变作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六般兵器,丫丫叉叉扑面来打”,即《夬》之九三:“壮予頄”,决而不和之象。“大圣也变作三头六臂,金箍棒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捧架住,即《夬》之九三:“君子夬夬”,决而又决之象。“悟空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臂上一棒打来,哪吒着了一下,负痛逃去”,即《夬》
之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之象。“天王道:不要与他争持,且去上界回奏,再多遣天兵围捉这厮”,即《夬》之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之象。从容以
缓,图得中道也。
“猴王得胜归山,叫六弟兄亦以大圣称之,七大圣自
作自为,自尊自大”等语,总以明修持大丹,以阳决阴,
趁时而动,先天而天弗违,自主而不由天主也。但金丹之
道,须要刚柔相当,若独刚无柔,阳极必阴,难免得而复
失之患。故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校。”大
为阳,小为阴。知大知小,有刚有柔谓之圣;只大不小,
刚而不柔谓之妖。圣妖之分,即在知大小、不知大小之间
耳。又曰:“就叫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
官无禄便了。”即《乾》之上九,象辞曰:“贵而无位,高
而无民”也。阳刚过盛,燥气未化,自满自足,只知有
己,不知有人,何得有民乎?金星领旨到花果山见大圣,
说出:“凡授官职,皆由卑而尊,为何嫌小?”可知能卑
者方能尊,能小者方能大,不得尊而不卑,大而不小也。
玉帝道:“孙悟空过来,今宣你作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
自此切不可妄为。”是示其阳进于至极,须要知进退存亡,
而不得妄动致悔也。
“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府,府里设个二司:一名安
静司,一名宁神司。”阳极须当以阴接之,安静宁神,以
阴而养阳也,此提纲“名注齐天意未宁”之旨。因其亢阳
太燥,如意之未宁,而故使安心定志以宁之。“猴王信受
奉行,与五斗星君,同众尽饮。”是五行混合,燥气悉化,
“健而悦,决而和”矣。“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阴气尽而阳气纯,功成人间,名注天上,大丈夫之能事毕矣,故曰:“仙名水注长生箓,不堕轮回万古传”也。
此回由还丹而修大丹,演出决阴归《乾》之妙用,其中有口决存焉,读者须要深玩其味。
诗曰:归根复命是还丹,养到纯阳再换坛。不晓个中消息意,圣基虽入道难完。
展开
目录
《西游原旨》序

栖云山道人《西游原旨》叙

读法诗结序



悟元子注《西游原旨》序

《西游原旨》读法

《西游原旨》诗结

《西游原旨》歌

百回详注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干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

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