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齐鲁文库·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
每个多民族国家一般总有一个主体民族,这几乎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
所谓主体民族,是区别于同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其他非主体民族的民族而言。它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在人口数量上占有这个多民族国家总人口的大多数或者绝大多数——这一点是最主要的;二,居住在比较广阔富饶的区域;三,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较高;四,社会制度处于比较先进的阶段。如果下一个简明的概念的话,那就是:主体民族是某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占绝大多数,生产力、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相对先进,对该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最大,起着主导的、核心的作用的民族。
主体民族的形成,不决定于某一民族的主观愿望,而是各种复杂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民族同化、融合和历史曲折发展的结果,其中,自然环境在人类早期尤其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以汉族前身的华夏族而言,最早发祥于黄河中下游,这一地区地处我国北温带,当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革泽丰盛,林果、禽鸟、鱼贝、兽类等天然资源比较丰富,人们通过采摘、捕捞、狩猎等,相对易于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有利于繁衍,特别由于黄河中下游一带,土质肥沃,易于开垦,使得华夏族得以较早地进入了农业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加快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进一步走到了周边地区那些单纯依靠逐水草而居,进行单一的、落后的游牧生产的民族的前面。
主体民族既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在碰到大规模战争的冲击、民族的大迁徙和国家的分裂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变化。当然,历史上也不乏主体民族既经形成,就始终保持稳定,未发生变化的例子,汉族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典型。原因就在于汉族始终保持了作为主体民族的人口众多、居住地区广阔富饶、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先进等几个重要基本因素。
主体民族虽然通常以一个族称为名称,实际上却极少有纯粹的单一的民族,而绝大多数是由众多的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以汉族为例,汉族的前身是处于黄河中下游先秦的华夏族,周代以前,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春秋时,又加入许多古老氏族,被称为“诸夏”。到战国时期,不但“诸夏”,融而为一,连中原以外的吴、越、楚、蜀等也几乎全部融合于华夏族之中。到了汉朝,才开始改用这个王朝的名称作为民族的名称。这以后,又经过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辽、金、元、清等多次融合,更使汉族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文化也日益繁荣昌盛,才逐渐形成今天这样一个辽阔的疆域。正像范文澜同志所说:“从历史上看,汉族好像一座融化各民族的大熔炉,春秋战国时期是一次大融化,十六国南北朝也是一次,唐朝又是一次,辽、金、元、清四朝融化的规模大小不等,多少都增加了汉族的数量。汉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族,是由于几千年来不断吸收附近各民族的缘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