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明显的例子是,一八九七年与德国公使谈判山东事件时,当他获悉德舰已进入胶州湾,立刻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达两道电文,命令山东巡抚不得先行挑衅,并训令驻柏林的中国公使与德国政府交涉。次日,再度电令山东巡抚不得“轻言决战,贻误大局”③。翁氏是执行此次妥协政策的主要(虽非唯一)人物,可由下列事实推断出来:当时清廷授权翁氏与德国驻北京公使谈判,那一天李鸿章也在总理衙门,却对此事毫无所知。翁氏谈到他在张荫桓的协助下,与德国公使所达成的协议时说:“此等语何忍出口,特欲弭巨祸,低颜俯就耳!”④
这儿,自然会发生一项问题:在一八八○年对俄交涉,一八九七年对德交涉之时,翁氏何以会改变他的排外态度呢?
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当翁氏与外人的接触越密切,知道了更多外国事务后,在外交上,便能采取较“现实”的观点。而且,当他自己负起参知大计的重任时,他才知道与列强交涉时太过急躁是不智的。不过,这种解释虽有几分道理,却不够完整。它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何以一八八○年以后十数年间,翁氏会成为“主战派”,并促成了中日冲突的加速爆发;也不能说明一八九七年翁氏为何处心积虑地要排除李鸿章。李鸿章是当时处理国际交涉最有经验的人,是个以妥协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老手,而在当时的局势下,也可能是最有帮助的人。翁氏承认,他所致力达成的初步交涉结果后来遭到李鸿章的极力破坏。就此话看来,李鸿章是不知此事的,且因被排除在外而深感不满。①
我们自然会从当时充斥于北京官场,而为翁氏所介入的党派斗争及私人恩怨中,找寻进一步的解释。一八八○年他对俄国采取妥协政策或许是为取悦恭亲王;同时,也是为击败他的政敌徐桐。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断,但是一般的情势(详见下文)却有助于这个说法。一八九七年翁氏的行为可确切地追溯到他与李鸿章的失和。②中日甲午战争使李鸿章成为众矢之的,饱受士大夫的讥评,若非慈禧太后力加保护,他的官运可能就此断送。假若翁氏真有雄心取代李鸿章成为北京最有影响力的官僚,一八九五年后的几年似乎是翁氏实现此一雄心的最佳机会。要排挤李鸿章,最佳途径便是使他在应付外交事务方面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因此,翁氏亟欲利用山东事件(一八九七年)来打击李鸿章在外交方面的声望。不幸的是,虽有比翁氏更了解外交事务的张荫桓从旁协助,翁同龢还是弄得焦头烂额,不可收拾,到最后,翁氏一手造成的外交残局仍是由李鸿章出面了结,更使翁氏遗憾不已。
因此,虽然翁氏基本上是排外的,但他在外交上并未维持一贯的态度,而视情况改变立场。他依据私人的利害来下判断,并未一贯地根据清廷的利益来作决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