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一 两宋高度繁荣的社会文明
二 宋代诗人独特的文化气质
三 宋人的诗学思想与审美理想
四 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
五 唐宋诗之别与唐宋诗之合
第一章 宋初诗坛的历史因革
第一节 宋初唱和风气与白体诗
第二节 宋初隐逸诗人与晚唐体诗
第三节 西昆体派与《西昆酬唱集》
第二章 欧阳修及其同时代的诗人
第一节 梅尧臣的诗学思想和诗歌创作
第二节 欧阳修(上):宋诗典范的寻求与选择
第三节 欧阳修(下):平易流畅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苏舜钦诗境的诗歌史意义
第五节 王安石诗风的演变及其诗律诗艺讲求
第三章 台阁雅词与柳永词
第一节 台阁词人与闲雅小令
第二节 词境的开拓与复归
第三节 柳永生平及浪子情怀
第四节 柳永词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第五节 柳永词的地位及影响
第四章 北宋理学诗派
第一节 “理学诗”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邵雍的“邵康节 体”
第三节 周敦颐、程颢、张载的性理诗
第四节 理学诗派的影响
第五章 苏轼的诗学思想与创作成就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苏轼诗歌创作理论与审美追求
第三节 求物之妙、辞达无隐的诗歌艺术
第四节 苏轼的文人词创作
第五节 东坡词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一节 黄庭坚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黄庭坚的诗学思想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歌艺术
第四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法
第五节 品杂雅俗而词格倔强的黄庭坚词
第六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其主要诗人
第七章 苏门诗人与词人
第一节 苏门诗人的共同艺术追求
第二节 苏辙的诗歌主张与创作特色
第三节 张耒和晁补之的创作面貌
第四节 复雅归宗、情韵兼胜的秦观词
第五节 语意清新的贺铸词
第八章 词宗清真与“易安体”
第一节 周邦彦生平及清真词概述
第二节 清真词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李清照生平与易安体
第四节 李清照的《词论》
第九章 南渡诗词的发展态势
第一节 南渡诗歌的主题
第二节 吕本中“活法”论诗与诗歌创作
第三节 南渡诗人之冠:陈与义
第四节 绍兴诗风的典型特征
第五节 南渡词坛的整体面貌
第十章 中兴诗坛
第一节 爱国诗歌传统中的陆游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多样性风貌
第三节 杨万里、范成大的爱国诗篇
第四节 道学一脉与“诚斋体”
第五节 范成大:农家诗与田园诗的整合
第十一章 辛弃疾与中兴词人群体
第一节 辛弃疾生平:英雄能臣词人
第二节 稼轩词的英雄主题
第三节 稼轩词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稼轩词史的地位及影响
第五节 中兴词人群体
第十二章 四灵诗派与江湖诗人群体
第一节 四灵诗派的诗歌主张与创作实际
第二节 江湖诗派的众多诗人
第三节 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理论
第四节 江湖诗派的艺术特色
第十三章 诗家别派
第一节 理学家诗的性理与性情
第二节 僧诗和道诗
第三节 《沧浪诗话》与严羽诗艺
第十四章 姜夔与吴文英词
第一节 姜夔生平及白石词概述
第二节 “清空”词境与白石词艺术特色
第三节 梦窗词的题材与风格
第四节 梦窗词独特的词史地位
第十五章 遗民诗人群体
第一节 遗民诗人群体概述
第二节 遗民诗人群体的诗歌内容
第三节 遗民诗人群体的诗歌艺术
第十六章 遗民词人群体
第一节 宋末词人结社概述
第二节 周密与《绝妙好词》
第三节 王沂孙的咏物词
第四节 张炎其词与词论
第五节 刘辰翁与蒋捷的创作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诗歌通史(宋代卷)》采取广义的诗歌概念,包容汉语诗歌中的诗、词、曲,少数民族的史诗、抒情诗、宗教祭祀诗等各类诗体,并以其发展变化为经,全面展示了中国诗歌体式的丰富多样。打通古今诗歌界限,建立古今贯通的诗歌史观。站在世界文化的立场上揭示中国诗歌的艺术本质,阐释其民族文化特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