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客观、理性总结三江源一期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严谨态度,对一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规划编制、管理体制、资金投入、资源利用、公众参与等方面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二、对八年多来由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农牧民群众开展的生态保护新做法进行梳理和评价,重点分析了协议保护、村民资源中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等创新做法。 三、在综述三江源生态退化成因不同解释的基础上,从政府、市场和基层社区三种力量的对比变化角度提出了三江源生态退化的新解释。 四、在界定了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从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完善草场承包经营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新体制、构筑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发展生态经济等六个方面设计了三江源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 五、从建设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高度,提出一定要用大智慧、新思路努力把三江源生态保护从“工程项目”的窠臼和思维定势中拯救出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保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