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
持社会主义立场的报纸《纽约先声报》成了制衣工人及其工会的代言人。据该报的报道,1909年春末,自我标榜为“工人之友”的路易斯·雷瑟逊自食其言,不打算兑现在西17街分厂“只雇工会会员”的承诺。像很多制衣商一样,雷瑟逊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东欧移民,并且跟他们一样,初来美国的时候也是从苦力做起,起早贪黑地拿着低工资。但显然,如今他觉得当初的承诺太划不来了。雷瑟逊悄悄地开了第二家工厂,雇的全是非工会会员,而当第一家工厂的工会会员(主要是男性)发现时,他们于是秘密开会,酝酿罢工。克拉拉·莱姆利奇参加了¨,并为女工要求一席之地。她坚称,只有男性参加的罢工肯定会失败,联合罢工必须有女性参与。“啊,那时候我嘴里冒火!”他几年后莱姆利奇在回溯往事时说。她的一腔热情感染了人们。“我对贸易工会这类事情了解多少?胆量——这就是我所有的一切。胆量!” 胆量是她与生俱来的”。1886年(一说1888年),她出生在乌克兰人聚居的贸易小镇格罗多克。这是个一万人口的城镇,克拉拉的父亲是镇上三千名虔诚的犹太教徒之一。他每天在祷告和诵经上要花很长时间,默诵、静思、辩经。他希望儿子们也过这样的生活。而柴米油盐这些世俗生活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妻女们肩上H。克拉拉的母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由克拉拉和姐妹一起帮忙操持。
一位传记作家曾经描述过当年俄国犹太人聚居区的生活。那里“实质上是一个犹太小宇宙,围绕着犹太历法自转”。”他写道,在那里,一场婚礼可以历时一个星期,而安息日是人们谨守的。不过,每隔两个星期,克拉拉都会陪母亲去逛一次商业街,在那里,她的生活开始与俄国东正教徒有所接触,即那些获准拥有自耕地的人们。
莱姆利奇的童年正值此起彼伏的东欧犹太人起事时期M,这一时期正如杰拉尔德·索尔仁(Gerald Sorin)笔下描述的,“充满动荡,也充满活力。”犹太村落的传统田园生活受到青年激进主义暗流的侵袭,而这股力量正因俄国君主政体遭遇重创后的式微而伺机爆发出来。那是犹太人的一个磨难时期,经历着贫困与暴力镇压的时期,但这同时也给克拉拉这样的女孩提供了自强的环境。克拉拉.莱姆利奇不能眼巴巴地看着哥哥弟弟们读书祷告,而自己却整天忙着干活。她渴望去上学。她明白学费要靠自己双手去挣得,于是她学会了缝纫,还替那些有亲属移民到美国的不识字的街坊代写家书。她用挣来的钱买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及高尔基等作家的著作。但她的父亲恨死了俄国人以及排犹的俄国沙皇,所以他禁止在家里说俄语。一天,他在厨房的锅底下发现了女儿藏的几本书,便一气之下将它们付之一炬。
但克拉拉偷偷买了更多的书。
1903年,莱姆利奇全家加入了东欧犹太人移民美国的大潮。从1881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卷入这波移民潮的东欧犹太人大约有二百万之多。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影响最深远的移民潮之一“——近三分之一的东欧犹太人背井离乡,另觅生路,大部分以美国为落脚点。这场移民潮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文化也被连根拔起跟着迁移了。走掉的不止是穷人他,不止是年轻人和四海为家的人们,也不止是政治上失势的人们。面对越来越残酷的镇压和日渐升级的排犹暴力,被迫靠边站的犹太专业人士也无心恋栈。还有那些想让儿子逃避沙皇兵役的父母们、被恶化的环境击垮的理想主义者们,更不必说那些缺乏劳动技能的穷人,生活在艰难时期更加雪上加霜。尽管大部分人到了美国就要吃苦,但他们还是前赴后继。如果平均算一下,在30年的时间里,他们每天有200人抵达美国。在那里他们安了家,建立起自己的世界,有了自己的报纸、戏院和餐馆——以及激进的政治。 她穿着长裙跑不快,而且也不是一个流氓的对手。而手到擒来的查尔斯·洛斯还有帮凶。威廉姆·拉斯提各(williarr-Lustig)给这流氓做接应,一路沿街跟着克拉拉·莱姆利奇。拉斯提各最出名的身份是拳击手,在包厘街(Bowery)的俱乐部里打不带手套的比赛。
紧随其后的还有几个喽罗,都是些纽约黑社会的混混。他们头戴圆顶礼帽,着黑色西装,沿着人行道快步走来,穿过车马混杂的街区,一步一步靠近眼中的猎物。
巡逻在警戒线上的警察留意到了这些恶棍的动向,但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行动。警方对这些夜间出动破坏罢工的流氓见怪不怪。参与破坏罢工成了城中的街头痞子们一项有利可图的副业。那些所谓的侦探机构不停地找饱受罢工困扰的老板们,替他们签订破坏罢工的协议。典型的例子是大纽约侦探代理公司,1909年夏天他们给主要制衣厂的东家们都发了信,承诺提供“训练有素的侦探服务,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必要时提供所有协助,无论男女,无论行业”。换句话说,只要肯出钱,这家机构就可以为工厂主提供运营服务及贴身保镖,陪伴他们往返工厂。“所有协助”,或许就包括了偶尔派遣职业打手去教训那些不肯妥协的罢工领袖们。
几个流氓碎步跟在克拉拉身后。在她停下来转弯的时候,她一眼认出了这几个曾出现在罢工警戒线上的男子。未等她反应过来,几个人已一拥而上,一通拳打脚踢。莱姆利奇流血倒地,奄奄一息,几根肋骨被打断。
……
展开
——崔之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兴邦之难:改变美国的那场大火》是一部明道醒世的著作,记录了1911年美国三角工厂一场火灾引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有效改善了劳动者的权益。我期盼本书中译本的出版,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共同寻找改变中国和第三世界劳动者的命运的道路。
——潘毅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女工》作者
★在任何国家的发展中,过失在所难免;美国如此,中国如此,其它国家也概莫能外。关键是能否过则匡之、审时适变。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百年前的美国故事,中国也可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作者
★我第一次读到三角工厂大火的故事,是在三十年前的研究生课上。教授讲述时,悲愤难抑,令我终生难忘。若干年后,我自己教美国史,也从不舍弃讲述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移民故事,也是一个透彻描述资本原始积累的故事,我们得以从中窥见20世纪初新旧政治经济秩序在纽约的博弈,更见证了美国人为“进步”付出的代价,包括那些被大火吞噬的女工。作者的构思精巧,文笔生动,译笔也同样出神入化。
——王希 宾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讲座教授,《原则与妥协》作者
★一个惊心动魄却又久已遗忘的故事。一部文笔优美细腻、牵动人心的历史著作。
——BobWoodward
★冯·德莱尔以极大的热情为我们重构了20世纪美国历史上一个决定性事件。 他成功地将枯燥的史料研究化为有血有肉的人生悲喜剧,让我们重温那被火烧掉的一切。
——SamuelKauffman Anderson,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冯·德莱尔成功地刻画了美国制衣业的成长历史、移民工人的生活、20世纪初期纽约的政治以及1909年的罢工。他对火灾事件本身的描写更是点睛之笔。
——JoshuaFreeman, 《华盛顿邮报》
★在这场火灾的背后,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血汗工厂史,及工会组织羽翼未丰的萌芽时期。冯·德莱尔这本书的传神之处是对那场火灾细致入微的描述,他的笔触令读者掩卷陷入深思。
——《洛杉矶时报》书评版
★冯·德莱尔这本书读来令人不忍释卷,在社会正义的主题下对受害者的记述充满人性光辉,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美国工运史上惊心动魄的一章。
——《出版人周刊》
★冯·德莱尔成功再现了一段历史……不仅让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而且将事件成功地放置在工运史和城市自由主义兴起的历史中。
——John C.Ensslin, 《落基山新闻报》
★引人入胜……为三角工厂事件找到了一个适当的历史位置,让东欧犹太移民在进步主义时期的历史重新浮现出来……这本书是美国犹太人历史的主要一章,应该在相关著作中拥有一席之地。
——Jo-AnnMort, 《犹太前锋报》
★一部对历史事件的不可多得的记录。冯·德莱尔让我们了解到,一场火灾如何直接触发了“当时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立法行动。
——KevinBaker, 《纽约时报》书评版
★冯·德莱尔对火灾事件的描述扣人心弦、细致入微,并依据他手上占有的庭审资料,同样精彩地再现了涉事厂主所经历的过失杀人案(他们最终全身而退得以脱罪)。
——《纽约时报》
★冯·德莱尔这本书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冯·徳莱尔的兴趣所在远不止是那个午后发生的悲剧……很显然,他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一个已经远去的年代的精神与能量中:那个藏污纳垢而又动力十足的工业兴起时代。遥想当年,为了这座移民城市的何去何从,那些操纵政局的政客们负隅顽抗,与社会主义者、妇女参政论者及正直的进步主义改革派展开交战……冯·德莱尔将一段大众历史写得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字里行间充满个性与周到的分析。此书是对20世纪初纽约这样一个戏剧性事件的精彩介绍。
——AnneliseOrleck, 《芝加哥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