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524230
  • 作      者:
    张建华, 王宗琥主编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试图吸收这两种方法“历史追溯”的思维优势,回归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的自身,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各种思潮流派的价值意义、风格特征等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与阐释,以提供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全景。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建华,男1945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名师,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俄罗斯联邦作协高尔基奖章获得者(2006)长期从事俄罗斯文学教学、研究、翻译工作出版专著《文学巨擘道德圣哲·托尔斯泰画传》、《俄罗斯文学史》《俄文版)等3部,出版译著《无望的逃离》、《索尔仁尼琴读本》等6部,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
  
  王宗琥,男,1970年出生于新疆石河子,俄语语言文学博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1992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主要学术兴趣为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文化比较研究。出版专著《叛逆的激情一一20世纪前30年俄罗斯小说中的表现主义倾向》1部,出版译著《萨尼卡》(合作)1部,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吴泽霖,男,1948年出生于北京,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外国文学委员会理事,俄罗斯联邦文化部普希金奖章获得者(1999)出版专著《托尔斯泰和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全国社科基金项目,获第兰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叶赛宁评传》、《苏联解冻文学和回归文学》(合作)等4部,出版译著《精神分析和艺术创作》、《玛丽亚的钥匙》、《狗心》等7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理论篇)》全面论述了俄罗斯文学从19~20世纪之交到20~21世纪之交所走过的第二个百年。把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研究范式(整体史、断代史、体裁史等)和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范式相结合,各章基本包括思潮与流派的简要综述、历史沿革、代表作家和创作简介、诗学特征四大模块。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很容易让人明白因果论和决定论的可笑与荒唐。我们开始怀疑,这两个左右我们思维的原则是否真的帮助我们认识了世界和现实?同时我们还发现,传统的长篇小说正是这样一种写法——由决定论和因果循环支撑起来的叙事结构。现实艺术协会正是通过对一些固有观念的戏仿和质疑来消解它们在认知世界和现实方面的作用,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相对性创作原则。
  2.基于相对性的诗学原则相对性原则是现实艺术协会诗学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它被广泛运用在文本构建的各个层面,从人物、情节、时空直到语言,在文本中都是变动不居的,它们缺乏传统文学作品中那种稳定性。相对性原则的建立与现实艺术协会对因果论和决定论的解构是一脉相承的。既然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只是人们理性和意识的产物,而并非现实的真实的联系,那么需要用“裸眼”来重新看待事物间的联系。现实艺术协会认为,现实就是相对的、发展的、流动的、难以捕捉的,而传统文学中所描述的统统是静止的、机械的、僵死的现实。所以现实艺术协会要在创作中致力于表现流动的不断变化的现实,为此必须消解传统文学文本中那些要素的稳定性。
  相对性原则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作品人物的不稳定性。比如在哈尔姆斯的剧作《伊丽莎白·巴姆》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巴姆从一个成熟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小姑娘,结尾时又变成了一个成熟女人。而且她的名字在剧中也变化了三次:伊丽莎白·塔拉坎诺夫娜,伊丽莎白·埃杜阿尔多夫娜,伊丽莎白·米哈伊洛夫娜。
  ……
展开
目录
第1章 19~20世纪之交的现实主义
第2章 象征主义
第3章 阿克梅主义
第4章 未来主义
第5章 意象主义
第6章 表现主义
第7章 新农民诗派
第8章 现实艺术协会
第9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10章 俄国境外文学
第11章 后苏联现实主义文学
第12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13章 20~21世纪之交的合成性艺术形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