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现独家:新媒体时代的独家新闻采写之道:reporting and writing of exclusive stories in the new media era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114771
  • 作      者:
    黎勇著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黎勇,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先后在晚报、市委机关报、都市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21年,历任记者、编辑、深度部副主任、总编室副主任、驻台湾记者、周末版主编、深度调查部主任等职,作品曾多次获各类新闻奖。出版有《真相再报告:与18位中国知名记者对话》等。中跳脱出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新闻越来越同质化的背景下,写出du家、独到、独特的新闻?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亲历的若干案例,分别从题材选择、线索寻找、采访发现、主题挖掘、表达创新等方面,加以剖析和说明。严格说来,这不是一本理论书籍,而是一本讲述采访及采访幕后故事的书,但正是这些故事中透出的经验和实操技巧,可引领媒体从业者迈入新闻的奥妙之门。本书案例主要源自传统媒体,但方法在新媒体中同样适用。
展开
内容介绍
  新媒体时代,如何让一条新闻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跳脱出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在新闻越来越同质化的背景下,写出du家、独到、独特的新闻?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亲历的若干案例,分别从题材选择、线索寻找、采访发现、主题挖掘、表达创新等方面,加以剖析和说明。严格说来,这不是一本理论书籍,而是一本讲述采访及采访幕后故事的书,但正是这些故事中透出的经验和实操技巧,可引领媒体从业者迈入新闻的奥妙之门。本书案例主要源自传统媒体,但方法在新媒体中同样适用。
展开
精彩书评
  作为一名资深的新闻人,黎勇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新闻有深入的认识,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在采写调查报道和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呼吁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又结合新闻理论展开新闻业务研究,这本书集纳了他多年来在专业上的思考:新闻的发现既是一种专业技能,也是立场、态度和价值观的宣示,而后者可能更重要。
  ——陈婉莹(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原总监)

  我对黎勇的观察力、胆识和勇气印象深刻,深觉他敢于担当,无愧于记者职业之荣耀。这本书通过黎勇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一个个案例背后的采写故事及当时所思所想,读来趣味横生,给人启发,也让人明白一个道理:一篇好报道的采访和写作过程,绝非等同于工匠搬砖、砌墙的简单体力劳动,而是具备极高创造性价值的脑力劳动,需要记者的深入思考、研究与调查,它能给作者和读者都带来启迪和乐趣。
  ——范东升(著名记者范长江之子、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黎勇进入新闻界时正赶上新闻专业主义、调查性报道和法制新闻在中国大发展的世纪之交。个人的良好素养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加之生逢其时,造就了他昨天的成功实践和今天的厚重文集。他的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发现du家新闻的门道,至少还有内心的成就感。他就是英国学者卡伦·桑德斯教授所形容的“从各种可能的和不可能的渠道”抓取du家新闻的“有魄力的记者”之一。
  ——展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融合传媒时代,不管新闻报道的技术如何变迁、形态如何变革,发现事实、逼近真相都是新闻业的不变追求。黎勇《发现du家》一书,不仅启发新闻学子和新闻从业者快速提升新闻采写的发现力,也能有效提升读者的新闻表达力。因此,本书适合新闻传播的专业人士和对媒介素养有兴趣的普通受众。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展开
精彩书摘
  选自《发现独家》上编“发现的快乐”第一章“开启独家思维”
  质疑名人:没有谁不可以被批评
  质疑永远是记者最优秀的品质。发现、寻找和写出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代替读者质疑,是记者每天应该做的主要工作。不管他面对的是名人、官家、权贵,还是平民、百姓、底层人,都应该如此。
  有的记者质疑意识非常强,自己心中有疑问,也知道大多数人心中有疑问,便会马上去问;有的记者虽然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心中有疑问,却碍于情面或出于各种担心,不敢去问、不好意思去问、怠于提问,因而也就放过了很多发现新闻的机会。
  2001年底,著名作家贾平凹与陕西画家邢庆仁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一个名为“长安男人”的书画展。开幕当天,我应主办单位邀请去采访了书画展。当天前去参观书画展的观众不多,主要是主办方邀请来的嘉宾和有关方面人士。我因当天另有其他活动,匆匆在展厅里转了一圈,粗粗浏览了一下就离开了。回去后,根据美术馆方面提供的材料,写了一篇画展开幕的消息。过了一个多星期,画展即将闭幕。想到画展开幕当天所看到的画作中,贾平凹的画似乎还有点意思,有的还有情节和故事,与一般画家的画展不大一样,我觉得可能还有新闻价值,便再次来到何香凝美术馆,仔仔细细地把贾平凹的画看了一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都是些什么画呀?分明是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性交场景、性交姿势和生殖器官的大展示!画面应该说幷不令人恶心,甚至可以说还真有那么一种“美感”,不过,这些泛性化、充满性想象力的画作,与贾平凹《废都》中那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如出一辙,确实都“儿童不宜”,幷不是每个人都可去参观,这是我在写画展开幕消息时没有写到的。而我在现场却看到,有一些家长带着儿童来参观画展。有的家长看到画
  展的内容,在孩子面前感到很尴尬,很快就带着孩子走了。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这画展太“黄”了,本来是带孩子来接受艺术熏陶的,没想到是这样一些内容。我又从售票处了解到,画展开幕以来,前来参观的观众不多,但学生较多;在美术馆历次举办的各种画展中,这是一次比较冷清的画展。按一些记者一惯的思维,贾平凹这样的大作家、名作家,应该做专访,吹捧还来不及,谁会写批评报道?不过,我认为,越是名人,越应该鶏蛋里挑骨头,媒体越应该对他们严格要求,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如果名人的一些倾向得不到批评和监督,他们就可能做得越来越过,滑得越来越远。贾平凹的画作太“黄”,“儿童不宜”,不适宜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观看,但主办方事先没有提示,这是一个失误,我要写出这部分家长的感受。回到报社,我写了《贾平凹书画是国画版《废都》?深圳展出受冷遇,9天参观者仅600人》(案例4),部门领导称好。可是在见报时,夜班编辑怕惹麻烦,把一些尖锐的字眼删除了,幷且处理在一个不起眼的边栏位置。
  尽管如此,这篇批评报道仍引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首先是本报的竞争对手《南方都市报》看到报道后,隔天也跟着发了一篇类似的报道,几乎全是“引用”我的报道,一些提法如“国画版《废都》”,所举国画的例子,均来自我的报道,只是报道的版面位置比本报醒目了许多。紧跟着中新社转发了这篇报道,《新快报》《南方日报》《天津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或评论,此事成为媒体热点。
  只有一个人对我叫苦连天。这个人就是邀请我去何香凝美术馆采访的通讯员。她一天之内给我打了无数电话,“控诉”我的罪行,称这篇报道让她挨了领导不少骂,还写了检讨。
  不过,他们幷不知道,这篇报道其实是帮了贾平凹的忙。据了解,贾平凹、邢庆仁二人的“长安男人”书画展,此前曾在上海、西安、苏州等地举办了几场,但都无声无息,媒体虽有报道,却没什么反响,观众和深圳一样都不多。在深圳的画展结束后,贾邢二人的“长安男人”书画展随后又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举办,由于这篇报道,贾平凹的国画已因“国画版《废都》”而名声大振,画展每到一地都成为当地媒体的热点,买票前往参观的成人观众大增,贾平凹在这个画展中可谓名利双收。
  显然,贾平凹为这篇报道埋怨我是没有道理的。大约10个月后,贾平凹接受《中国文化报》记者采访时,主动向记者提起这件事,话语中分明对记者把他的画称为“国画版《废都》”感到满意或当作一种荣耀。
  案例4:
  贾平凹书画是国画版《废都》?
  深圳展出受冷遇,9天参观者仅600人
  本报讯(记者黎勇)贾平凹书画展昨天在何香凝美术馆闭幕,9天的展出仅600人左右前往参观,备受冷落。而更有观众批评贾平凹书画展是国画版《废都》,属“儿童不宜”。
  何香凝美术馆售票处人员告诉记者,来参观贾平凹书画展的,以老人居多,主要是一些有一定艺术修养和知识层次的退休人员。此外,学生约占了20%,其中主要是大学生,也有一些中小学生与父母一起前来。但参观了展览的不少观众对这次画展颇多微词。宝安的罗先生带着11岁的女儿专程赶到何香凝美术馆看画展,不想却看到生殖器、乳房、光屁股……这样一些题材的画,令他十分失望,也令他在女儿面前很尴尬。“这不是一部国画版的《废都》吗?”罗先生认为,这次书画展其实属“儿童不宜”,事前应该告诉观众。
  昨日记者在何香凝美术馆现场看到,贾平凹展出的这些画中,凡有人的画面,大多赤身裸体。如《裸竹》,画的是在一片竹子底下,躺着一个双腿张开的裸体女人,敏感部位清晰可见;《花园》则画的是一个长着狐狸头、光着身子的裸体女人,而狐狸的头又伸到女人的光屁股后面;《羽人》中的“羽人”,穿着三角裤,戴着乳罩,身上长着羽毛,画面题词说这是作者一次在梦中“龙翔凤舞,心乐大作”;《乡间大坑》则描绘了一男一女赤身裸体抱着躺在“乡间大屋”的坑上,狗在一边看的情景。此外,《老屋》《黄昏的林子》《相思》《山鬼图》等均如此,只有《邻院的少妇》等极少几幅画,画中的女人穿了衣服。在楼上展厅里展出的另一位陕西画家邢庆仁的作品,观众感觉亦然。
  慕名前来参观展览的何先生看完画展后说,贾平凹和邢庆仁这样作画,自有他们的意图,自有他们的深意,但和《废都》一样,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作品在社会上,特别是面向中小学生展出确实出乎意料。
  虽然有这么多“吸引人”的地方,贾平凹书画展却幷没有吸引太多的观众。一家文化艺术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说,贾平凹是以文学作品著称,他的书画虽然也不错,但毕竟不如他的书出名,因此,他的书画展门庭冷落是意料中的事。
  (载《晶报》2002年1月7日)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