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环境规制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5163760
  • 作      者:
    周长富,王竹君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周长富,男,(1984一),经济学博士,现任职务于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负责资金交易业务管理,主要从事开放型转型升级研究,先后在《经济管理》《财贸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荣获中央金融团工委征文三等奖、江苏省金融学会征文一等奖等荣誉。王竹君,女,(1989一),女,经济学硕士,现任职于南京财经大学研究生处,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研究,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等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果的同时,在低碳经济的外部约束条件下,传统的粗放式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已经不可持续,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环境规制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环境规制措施的实施历程进行梳理:从市场份额、投资资源的聚集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环境规制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提出了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环境管制政策帮助企业克服了组织惰性,促使其研制出更为清洁和环保的生产工艺。如果政府不制定相应的环境管制政策,企业所从事的此类研发活动的水平会低于社会最优的研发水平。他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这不但不会造成厂商成本增加,反而可能产生净收益,使厂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这被称为“波特假说”。波特假说意味着环境管制政策可以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一方面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严厉的环境管制、环保规定或税收变革将会刺激企业寻求技术创新路径,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波特假说的提出,激发了学者们对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相互关系的研究兴趣。现有的研究多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证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对学者的研究结论我们归纳如下:
  (一)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正面影响
  Adam B.Jaffe and Karen Palmer (1997)利用制造业1975-199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治理经费支出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滞后的环境治理经费支出对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影响,治理成本每增加1%,研发投入增加0.15%。然而作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与环境治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显著。
  Brunnermeier和Cohen (2003)利用19831992年美国14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产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环境科技创新与环境节能减排技术支出正相关;对环境规制政策措施的执行和监视活动,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没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且污染治理成本的增加与环境专利间存在较小但统计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污染治理成本每增加一百万美元,环境专利增加0.04%。Carmenle和Robert Innes (2006)在基于环境管制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基础上,用企业污染排放量来表示环境管制政策的严厉程度,利用美国1989-2002年间127个制造行业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污染排放量和环保型技术专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染排放量和环保型技术专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书的逻辑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
第三节  框架结构
第二章  环境规制与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规制的相关概念
一、环境规制的内涵
二、环境规制的类型
三、环境规制的手段
第二节  我国环境规制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环境规制的历史变迁
二、我国环境规制的制度演进
三、工业污染现状分析
第三节  环境规制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
二、环境规制评价指标体系
三、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第四节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
一、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概述
三、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第五节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宏观影响分析
二、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微观影响分析
第三章  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转移驱动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
第一节  理论模型
一、经济增长的环境效应
二、资本积累的环境效应分析
三、劳动力增加的环境效应分析
第二节  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四章  我国碳排放轨迹呈现库兹涅茨倒U型吗?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采集
一、理论模型
二、实证模型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我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回归结果分析
三、碳排放拐点的时间路径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启示
第五章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环境规制与贸易竞争力“两难”格局的研究
二、环境规制与贸易竞争力“双赢”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
一、制造业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贸易专业化指数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第三节  环境规制对贸易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的选择
二、以国际市场份额为因变量的影响分析
三、以贸易专业化指数为因变量的影响分析
四、以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因变量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环境规制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效应
一、环境规制对国际市场份额的影响
二、环境规制对贸易专业化指数的影响
三、环境规制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影响
第五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六章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二重性分析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二节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二重性的理论分析
一、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分析
二、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抵消效应
三、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补偿效应
第三节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的数理分析
一、基本假设
二、数理模型
第四节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及数据处理
二、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分析
第五节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七章  异质性条件下环境规制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规制对FDI区位分布影响机制:文献综述
第二节  环境规制与FDI的区位选择:基于异质性企业的理论
分析
第三节  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
二、主要变量的数据描述
第四节  环境规制对FDI区位分布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八章  开放型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的实证分析
——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
第一节  江苏省开放型经济促环境保护的模式创新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一、理论模型
二、计量模型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实证分析
一、以工业能源消耗规模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二、以出口污染密集度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九章  环境规制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第一节  技术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一、采用适宜的、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措施激发“创新补偿效应”
二、自主创新实现价值链攀升抵消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
三、立足内需突破市场需求的锁定效应
第二节  FDI产业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释放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二、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节  能减排水平
三、调整招商引资政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节  政策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保障
二、政策扶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三、智力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保障
第四节  本书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