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之见》:
好新闻更注重细节2015年夏天,济南持续高温,山东台新闻中心及时组织策划了一批高温下的新闻。但是在审片过程中发现,在丰富的镜头后边老是感觉缺少点什么。后来大家一致认为,是细节!远景近景,甚至有汗湿衣背的特写,可就是看不到一个生动的面部表情,没有一个更有表现力的细节。新闻要有张力,细节无疑最能打动人。一个新闻有了好的框架却没有生动的细节,就像是一个人只有完美的骨架却没有丰富的血肉,很难有立体感的呈现。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部作品,通篇看完后,往往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几个生动的细节,最抓人心的可能也就是那几个转瞬即逝的细节。
“细微之处见真章”。对一部文学作品来说,细节描写的运用能使文字更加饱满、更加生动,就如一座雄伟宫殿前廊柱的精巧雕刻,能增强整部作品的整体性,使作品生辉,更有浑然一体的立体感。有的细节也很可能是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使之读起来更有可咂吧的韵味儿,更有其特有的嚼头。对新闻作品来说,细节也格外重要,它既可以是某一新闻场景的特写镜头,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面部表情、一个手势甚至是人物的穿着打扮。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细节则决定了新闻的品质,让新闻更有活力,是好新闻的魅力所在。
细节让新闻“更真实”。细节虽小,却能凸显真实。细节真实是整体真实的基础。具有真实感的细节使一条新闻锦上添花,没有真实感的细节只是画蛇添足。哪怕是再小的细节,如果违背了客观真实的原则,整个新闻的说服力就可能荡然无存。曾有这样一条新闻,表现的是某地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技术人员下到了田间地头。
事儿是真的,但由于使用的画面中采用了历史资料镜头,而镜头中的那位技术员已经在两年前调到别的部门去了,当事人和他的朋友看到这条新闻后,自然说新闻是假的,这样就容易落下信息不实的硬伤,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细节让新闻“更丰满”。细节虽小,却能凸显主题。表现细节并不是要面面俱到,但写稿子、做节目切忌太平,文似看山不喜平,做节目也一样,如果缺乏细节的展示,观众就会觉得新闻干巴巴、没看头。
《山东新闻联播》曾播发过一条京剧名家送戏到农村的消息,该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乡戏台前,来欣赏名角表演的人群熙熙攘攘,其中有一位农民因来得晚,挤不到人群前面,于是索性爬到旁边的大树上,找了个高处的“好位置”看个痛快。镜头从树上的这位观众摇向剧场内的观众,又摇向戏台。整个镜头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却很有表现力,说明节目对观众很有吸引力,体现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很好地服务了中心题旨。
细节让新闻“更好看”。细节虽小,却能凸显美感。对新闻来说,文稿的语言应讲求简洁、朴实、直白,要尽量避免天花乱坠的语词。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忽视新闻事件中的细节挖掘和展示。特别是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来说,一件好的作品必然要在“艺术性”上有所考究。经常能看到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存在拍摄背景杂乱、画面曝光过度、声音忽高忽低等问题,有些可能是因为采访紧张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有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编辑技术手段补救。有一次参加省内地市台广播新闻评奖,就有一条主题新、立意好、采访到位的好新闻,只因为一处声音指标没处理好,让整体效果打了折扣。
细节是新闻写作中的珍珠。鲜活的细节把人们带到现实的情景之中,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能力不足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好的新闻细节,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叙事力量是巨大的。要做出一件好的新闻作品,一定要从细处着手,往细里考虑,玩好“细活儿”。
要练就善于发现的“新闻眼”,时刻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面对一个个陌生的采访对象,“做功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记者的“功课”,包括思想、材料等方面的细节。只有记者首先做到态度严谨、工作作风扎实,才能了解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整体情况,对采访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掂量出细节的新闻价值。采访过程中要眼到、耳到、心到,善于观察采访对象,密切关注采访对象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的变化,认真去思考对方的讲话中是否有值得挖掘的角度和深度,及时对原定的采访计划作出调整,强化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