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内蒙古及其他省区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纪实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425182
  • 作      者: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编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的时限定为1984年至2014年。起始时间定为1984年,是因为钱学森院士认可,并以手稿、原始录音整理稿为证的“**文、**论、**讲”都在这一年公开发表。十年一台阶,三十年不容易。我们分析认为,一个十年,重点是创新理论,扩大宣传;第二个十年,重点是步入实践,试点示范;第三个十年,重点是服务决策,影响世界。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是一本历时八年的工作调研报告,浸透着多  民族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专家、干部、科技人员、实干家、志愿者的辛劳和汗水。
展开
精彩书摘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内蒙古及其他省区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纪实》: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百年人生有两大学术建树是属于原创性、世界性的。一是从工程控制论到系统工程,进而发展成的系统科学思想;二是预言人类历史上的第六次产业革命,首倡沙产业、草产业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大农业战略设想。前者以方法论引领世界,后者将以发展观造福人类。遗憾的是,前者的专著已有多国文字的译本,是成熟的、完整的、钱老定稿的,而后者却因种种原因尚未成书,从而使创新的理论、闪光的思想,除公开的学术报告、讲话、谈话、文章和相关动态报道外,更多的则散见于内部参考资料、私人书信交流、基层文件留存、学术团体活动记载等鲜为人知的档案珍藏中。加之,很多亲历亲为者年事已高,资料追索也面临困难。因此,尽最大努力抢救、挖掘、梳理、继承这笔宝贵的理论创新遗产,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2014年是钱学森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创建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第30个年头。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决定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出版一本图文并茂、兼备史料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变不毛之地为沃土——内蒙古及其他省区沙产业、草产业发展纪实》来纪念钱学森院士,并以此作为中国软科学研究的代表性案例,奉献给社会。
  可以说,这是一本历时八年的工作调研报告,浸透着多民族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专家、干部、科技人员、实干家、志愿者的辛劳和汗水。目的只有一个:走近钱学森的思想。在编写群体中,既有钱老思想的研究者,又有钱老理论的践行者,还有钱老精神的追随者。30年来,他们坚持学习、宣传、研究、践行四结合,已经成为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实践成果的历史见证人。他们从事过西部调研、沙区考察,深入过牧户走访、企业跟踪,或求教于专家,或问计于基层,为钻研理论、征集资料、精选图片、查证档案而殚精竭虑。期间也有过阶段性汇报,如组织研讨会、举办“图片展”、出版“论文集”、编写“大事记”等。
  2004年12月25日,钱学森院士当面听取了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蒙古族会长夏日同志的汇报,这让他们深受鼓舞。钱老说“要把沙产业推向全世界。”这是何等的信任,又是何等的重托!
  二
  本书的时限定为1984年至2014年。
  起始时间定为1984年,是因为钱学森院士认可,并以手稿、原始录音整理稿为证的“第一文、第一论、第一讲”都在这一年公开发表。
  1984年6月28日,《内蒙古日报》科学副刊《科学宫》发表了钱老应约写来的关于草业系统工程的第一篇文章《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后《人民日报》1985年3月7日全文转载)。
  1984年7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在为决策服务的内部参考《调研通讯》第24期上,发表了钱老提供打印稿的关于大农业战略思考的第一篇专论《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并加了编者按在同年12月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种树种草综合研讨会上印发与会同志学习。
  1984年12月23日,钱老应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了首次提出沙产业理念的学术报告,题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和农业科学技术》。钱学森办公室同志说,钱老同意把他在中国农科院的这场学术报告按录音整理稿编入《钱学森文集》正式出版,以示确认。
  钱老自己讲,他是1984年初首提“草产业”、1984年冬首讲“沙产业”的(见《钱学森在中国沙产业研讨会上的讲话》,1991年3月11日)。10年后的1994年9月29日,他在北京会见沙产业研讨会代表时说:“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卢良恕院长听到了信儿,说他们农科院科技委让我去讲。我对卢院长说,我这个外行怎么到你们专家那里去讲,我也不是学农科的。他说你就把你想的沙产业一些问题到我们那里讲讲吧”;“60年代初,我参加火箭、导弹发射试验,正好发射基地在额济纳河边上,旁边都是沙漠戈壁,我在工作的间隙中到处跑跑,发现原来我理解的沙漠戈壁概念不对。沙漠戈壁里并不是一片荒凉,而是有不少其他地方没见到的动植物。我就从这里得到启发,觉得沙漠戈壁不是完全不毛之地,关键是我们要经营,用科学技术来经营管理”。在这场学术报告中,钱老振聋发聩地指出:“沙漠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就靠沙产业了,于是我冒叫一声发展沙产业。在不少于100年的过程中,改造利用沙漠,这就是沙产业的任务。”
  三
  本书筛选素材的标准定为“八个兼顾”,即:
  1.正式出版物和内部参阅件兼顾;
  2.高层信息和基层信息兼顾;
  3.书信资料和影像资料兼顾;
  4.理论层面和舆论层面兼顾;
  5.对策分析和政策研究兼顾;
  6.汉文信息和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兼顾;
  7.宏观、中观、微观信息兼顾;
  8.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
  为此,编者提出“四个坚持”:一、坚持广征精选,打破专业、地域界限;二、坚持全程跟踪,与时俱进;三、坚持服务决策,注重实践;四、坚持动态研究,推动改革。
  全书由四部分构成。编排顺序是:1.编委会;2.“代前言”,以2000年3月28日钱学森院士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信(摘要)为内容,记录钱学森以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为突破口,建议中央深化西部开发,实现富民强国的使命;3.“编辑说明”,乃全书之导读;4.“发展纪实”,以近700件大事和100多幅图片记录发展过程。
  ……
展开
目录
第一个十年 创建理论 形成舆论(1984—1994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第二个十年 步入实践 试点示范(1995—200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第三个十年 服务决策 影响世界(2005—201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