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哈尼族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709281
  • 作      者:
    朱志民,李泽然著
  • 出 版 社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哈尼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富于想象和具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她用勤劳的双手、超群的毅力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梯田文化和茶文化。在红河和澜沧江流域的崇山峻岭,哈尼人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创造并完善了山地梯田稻耕文明,神奇壮观的“哈尼梯田”闻名于世。《哈尼族》为我们介绍的就是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哈尼族》:
  积极促进名族团结哈尼族创世史诗《烟本霍本》中说,人类的共祖塔婆生下了72种人,即各族先祖,他们都是亲兄弟。
  史籍对哈尼族的记载,反映了与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史实。《尚书·禹贡》记:“蔡蒙旅平,和夷底绩。”先民和夷等部族追随夏禹治水成功,夏禹上山旅祭以谢天,下山与各族人民共庆大功告成;和夷是当时人口较多的部族,是治水的重要力量。和蛮大首领王罗祁与其他民族首领一同向唐朝贡方物,说明和蛮首领与其他民族首领联系紧密,和蛮群众与各民族交往频繁。哈尼族古地名中有谷哈密查,反映哈尼人为向其他民族表示和平诚意,把武器埋于地下,故称为“谷哈密查”,即埋藏三尖叉的地方。
  互助互学的民族关系自古以来,哈尼族与各民族和平相处,相互交流学习。作为“藏彝走廊”迁徙流动的重要民族,在横断山脉与岷江、大渡河、雅鲁江、金沙江、澜沧江等江河交错的高山峡谷地带迁徙的漫长岁月里,与各民族和谐共居、和睦相处、文化交融。史诗中记述,先民向阿撮人学习了种竹和编织技术,把自己的酿酒技术传给他们,在谷哈学到了冶炼技术。迁徙的过程,是哈尼族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的过程,是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过程。
  哈尼族主要分布的哀牢山、无量山,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立体分布,居住在半山区的哈尼族,与同居半山区的彝族比邻而居,村寨相近,田地相连,在农业生产上相互协作,不分彼此;与高山森林区的苗、瑶、拉祜等民族及与低山河谷区的壮、傣、汉等民族优长互补、相互依存,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关系。
  哈尼族注重在梯田开垦、茶叶开发、种植管理中增强与各民族的团结。明洪武年问,红河吴蚌颇组织各族人民开垦梯田有功,被朝廷封为左能土司;元阳龙咀开荒有功,明朝廷给冠带,管理地方。梯田生产中亲帮亲、邻帮邻,换工互助。水渠是梯田开垦耕作的重要设施,长达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的水渠,靠全寨人、数寨人齐心协力开凿出来。在年复一年的梯田农耕中,哈尼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理解、团结得到不断加强。
  随着内地市场和西北少数民族对普洱茶的需求量增大,普洱府管辖地区大量种植和压制普洱茶。上千年来,茶区哈尼、彝、拉祜、布朗等各民族因茶为邻,因茶结亲,形成了杂居共处的历史分布,也形成了团结和睦的优良传统。茶马古道把省内外各民族联系在一起,进入茶区的有藏、回、彝、白、纳西等民族马帮,茶区哈尼等民族把藏族同胞叫作“老友”,藏族人把茶区称为“甲拉”。普洱茶传人西方,西方人从茶开始认识中国,茶从哪里来?西方人把茶乡中国称为“甲拉”,即China。
  近年来,以梯田、茶叶等生产息息相关的长街宴等民俗活动,延伸拓展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并成为加强各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2007年以来,哈尼族地区举办的普洱茶叶节、墨江哈尼太阳节、绿春十月年长街古宴、江城中老越三国丢包节、墨江国际双胞胎节等活动,被评为云南十大“民族狂欢节”。通过这些节庆活动的广泛参与和传播,哈尼族团结文明、健康向上的整体形象,在各族人民以及中外游客中鲜明生动地树立起来。
  ……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
口碑传说中的民族起源
千年拓荒耕耘之路

第二章 丰饶美丽的哈尼家园
区位独特优越
山川雄奇秀丽
资源雄厚富集
物产独特丰富

第三章 促进和谐的重要贡献
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积极促进民族团结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英勇保卫西南边疆

第四章 占朴淳厚的民俗风情
特色饮食
传统服饰
传统民居
人生礼仪
节庆习俗

第五章 传承发展的文化艺术
教育历史悠久
现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丰富深厚的口头文化
改写没有书面文学的民族历史
传统民间歌舞艺术
艺术创新发展
体育游戏丰富

第六章 崇尚自然的宗教信仰
神灵体系
自然崇拜
祭祀活动
道德观念

第七章 独具魅力的名胜风光
云南旅游发展新亮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组合
自然景观
哈尼梯田景观
普洱茶文化景观
古镇古村景观
哈尼文化展示中心

第八章 欣欣向荣的哈尼地方
人口与分布
民族区域自治
哈尼梯田故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哈尼之乡——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一眼望三国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红河谷中太阳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普洱茶故乡——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世界茶树王之乡——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哈尼族乡

第九章 奋发向上的哈尼人民
哈尼族农民起义领袖田政
革命爱国人士李和才
“多沙阿波”卢梅贝
思陀末代土司李呈祥
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研究的领军人物杨放
《哈尼文字方案(草案)》重要创制者王尔松
白佐光
云南民族学会哈尼族研究委员会第一届会长王正芳
黄河治理知名专家张存济
全国“百名好公仆”张学文
李先猷
哈尼族文化研究重要开拓者毛佑全
《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
国际名医杰出成就金奖获得者马金福
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陶忠平
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获得者郎确
哈尼族文化历史学家史军超
德艺双馨的教育工作者段永兴
以文学为名——哈尼族作家存文学
国家农业部柑橘病害防控首席科学家邓晓玲
参考文献
图片提供者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