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韩愈在潮州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813596
  • 作      者:
    曾楚楠编著
  • 出 版 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唐时韩愈贬放潮州,对潮州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潮州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潮州之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就离不开韩愈。甚至可以说,没有韩愈,就没有潮州的现在。《韩愈在潮州》主要评述了韩愈贬潮期间的所作所为,以纪念这位文化伟人对潮州做出的不朽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韩愈在潮州》为一本反映韩愈在潮州的资料集。主要述评韩愈贬潮期间的作为,介绍潮人缅怀韩愈的文物胜迹、历代评论韩愈治潮的有关文献等。《韩愈在潮州》由韩愈简介、韩愈与潮州文化、韩愈在潮州的遗迹、潮州纪念韩愈的文物胜迹、韩愈贬潮诗文汇编和历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六部分组成。全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比较完整地反映了韩愈在潮州的作为及其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韩愈在潮州》:
  (二)韩愈在潮州的作为在唐代,朝廷大员贬为地方官佐,一般都不过问当地政务。
  远贬潮州,是韩愈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之一。
  在他被押送出京后不久,其家眷亦被斥逐离京。就在陕西商县层峰驿,他那年仅十二岁的女儿竟病死在路上!仕途的蹭蹬、家庭的不幸;因孤忠而罹罪的锥心之恨,因丧女而愧疚交加的切肤之痛;对宦路的愁惧,对人君的眷恋……悲、愤、痛、忧,一齐降临到韩愈身上。像这样一个沉浮于险象迭生的宦海中,挣扎在命运漩涡里的官僚,谁能指望他去忠于自己的新职守!然而,韩愈不愧是一位继承了儒家积极用世精神,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人物。
  在到达贬所之后,他不但马上视事,而且切切实实地为潮人办了不少好事。
  驱鳄除害关于潮州鳄鱼的残暴酷烈,韩愈在到达粤北的昌乐泷时,即已耳闻。但鳄害之严重,则是在莅潮之后才真正地了解到。《旧唐书.韩愈传》载:“初,愈至潮阳,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鳄害如此严重,韩愈的前任官员却无动于衷,或者说是束手无策,任其肆虐。为了解除民瘼,韩愈断然采取了措施:“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豕一羊,投之湫水,祝之……”这就是“爱人驯物,施治化于八千里外”的祭鳄行动。可是,因韩愈写了《鳄鱼文》,《旧唐书》中又有“祝之夕,有暴风雷起于湫中。数2日,湫水尽涸,(鳄鱼)徙于旧湫西六十里”的记述,使上述行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曾经受到历代不少士人的诋责。如宋代的王安石说韩愈“诡怪以疑民”(《送潮州吕使君》);近代则有人认为,他简直就是中国古代的堂吉诃德,是在演一出“无聊的闹剧”!凭一纸文章当然不可能根治鳄害。事实上,直到明代,韩江还有鳄鱼出没。
  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韩愈驱鳄的积极意义。
  如前所述,岭南(当然包括潮州)习俗多崇信鬼神。他们有病必祷,不注重医药,遑论其他?鳄鱼残暴凶狠,老百姓受其茶毒,虽然苦不堪言,但如果真要他们动手驱杀之,难免顾虑重重、恐惧万分。所以,在“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之前,先通过祭祀的形式,作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员,以消除百姓的畏惧感,增强除鳄的信心,不但是非常必要、及时的,亦是在当时当地所能采取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和形式。
  必须指出的是,韩愈驱鳄,是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进行的活动,而不是漫无目标,在茫茫的大江中去和鳄鱼宣战。关于韩愈祭鳄的具体地点,向无定论。
  据《永乐大典》卷5343引宋元《三阳志.古迹》所述,在宋代初年,对韩愈祭鳄处已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距城五里的“越王走马埒”;一是金山后的“石龟头”。但不管是哪里,总之是在城北临江面湖(潮州西湖)一带。
  唐代的潮州西湖,原是恶溪的一部分,它们之间还没有北堤相隔。如果细读《鳄鱼文》和《韩愈本传》,我们可以发现,“以羊一豕一,投恶溪之潭水”、“鳄鱼晖然不安溪潭”、“郡西湫水”等,所谓的“潭”、“湫”,所指皆一,那就是水面较平静的内河即西湖前身。《古今图书集成》卷1335谓:“湖山,在府治西,前连鳄溪。”清朝陈珏《修堤策》谓“堤筑自唐韩文公”,此皆唐代恶溪与西湖贯通之旁证。而自古至今,环湖一带已有众多民居,近年考古发现其区域内尚有不少窑址。湖的东边是金山,山麓则是州治所在。因此,在西湖即州郡的心腹地带出现鳄鱼残害人畜事件,事态的严重和紧急程度可想而知。
  这就是新刺史上任后必须把驱鳄列为第一件大事的原因。鳄鱼皮是唐代循州的贡品之一。但正如岑仲敏先生在《隋唐史.手工业及物产》中所言:“封建时代之土贡,往往出以榨取,不尽是当地原产……如江南诸州贡犀角者十余,则必有异于安南府各属之贡。”何况,《旧唐书.地理志四》谓:“武德五年,改为循州总管府,管循、潮二州”两州地域毗邻,自然环境大体相同,故循山贡鳄鱼皮,自应包括潮州在内。
  由此,或许可以认为,潮州原有一批捕杀鳄鱼的能手,他们就是韩愈所称的“材技吏民”,是驱鳄行动中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
  这样,在新刺史的动员组织下,在一个范围有限的“溪潭”中,枉以富有经验的猎户为核心的驱鳄大军的合力围歼下,穷凶极恶的鳄不仓皇“南徙”,还能有什么出路呢?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而且驱鳄只是一时性的行动,因此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鳄鱼再度潜回内河、沼泽,也就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
  何况,“湫水尽涸,(鳄鱼)徙于旧湫西六十里”,只是后人的夸张描述,韩愈的文章中并无片言只字提及。这一描述虽然见诸《旧唐书》的《韩愈传》中,其源头却出自唐代张读的志怪小说《宣室志》。
  该书卷四“韩愈驱鳄”条云:“命廷掾以牢礼陈于湫之傍,且祝曰……是夕,郡西有暴风雷,声振山郭,夜分霁焉。明日,里民视其湫,水已尽。公命使穷其迹,至湫西六十里,易地为湫,巨鳄也随而徙焉。”将上文与《韩愈本传》相比较,其源流关系,一目了然。
  《宣室志》成书于韩愈去世30多年后,作者张读是河北深州人,他从未到过潮州,故上述文字,很可能是录白民间传说,关于韩愈驱鳄的原始记载。
  可见,把并非韩愈自我吹嘘,而是出自后人著作的传说当成确凿的“证据”,进而指斥韩愈“诡怪以疑民”,是不公正的、不实事求是的提法。相反,在韩愈去世后不久,驱鳄的传说便迅速流传到北方这一事实本身,足以证明韩愈驱鳄行动的巨大影响。
  当然,民间传说难免有夸大失真甚至无稽荒诞的地方。但是,世间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憎,传说中的主角不是其他官员而是韩愈,这充分说明了驱鳄行动绝非子虚乌有,以至于韩愈离开潮州后,潮人犹不时传颂,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加工,几乎失去了本来面目,成为几近虚诞的神话。
  把民间传说当作信史,或者因传说有部分不实成分就予以全盘否定,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韩愈驱鳄的过程也许是一件已经湮没、无法稽考的历史陈案,但是作为被贬官员,置个人忧愁、不幸于度外,为了解除民瘼,刚上任即“询吏民疾苦”,并付诸行动、形诸文字的动机和行为,理所当然地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明乎此,则不难理解驱鳄行动何以会成为宋代以后潮人尊韩的一项重要内容。
  “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洲。”(潮州韩文公祠柱联)千秋功罪,自有评说!
  ……
展开
目录
一、韩愈简介
二、韩愈与潮州文化
(一)唐代的潮州
(二)韩愈在潮州的作为
1.驱鳄除害
2.关心农桑
3.赎放奴婢
4.延师兴学
(三)韩愈在潮州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韩文在潮州的传播及影响
1.《昌黎文录》的编纂
2.韩集之潮州刻本
[附1]昌黎文录序
[附2]昌黎先生集·书后
3.韩文与潮州方言
(五)有关韩愈的民间传说
1.访问岭
2.走马牵堤
3.插薯苗
4.灰墙瓦屋
5.叩齿庵
6.韩公帕
(六)昌黎与大颠

三、韩愈在潮州的遗迹
(一)白鹦鹉赋碑
[附1]鹦鹉碑
[附2]韩愈的传世书迹——兼论韩书《白鹦鹉赋》石刻之真伪
(二)鸢飞鱼跃碑
(三)灵山寺留衣亭
[附1]游灵山寺
[附2]重建灵山留衣亭记
(四)祭鳄旧址
[附1]鳄鱼图赞
[附2]戮鳄鱼文(井序)
[附3]鳄湾亭碑记
[附4]韩江鳄.韩愈祭鳄及其他(节录)
(五)马嘶岩
(六)韩岽笼云
(七)叩齿庵
[附1]题大颠堂壁
[附2]题叩齿庵壁
(八)韩木
[附1]韩木赞
[附2]橡木赋
[附3]韩木
(九)曹娥碑题名
(十)谒少室李渤题名
[附]韩退之遗墨记
(十一)天庆观木龟

四、潮州纪念韩愈的文物胜迹
(一)潮州韩文公祠
1.韩文公祠的沿革
2.韩祠的建筑艺术和布局
[附]招韩文公文(并序)
3.石牌坊
4.韩愈塑像
[附1]韩愈画像辨正
[附2]韩湘子像
[附3]韩像易木主
5.楹联
[附]佚联
6.匾额
7.碑刻
谒韩公祠奉和制宪吴大司马原韵
抄勒羊城城隍庙中碑记
同曾喟莪杨远山谒文公祠
增修韩祠之记
谒韩祠
瞻拜韩昌黎祠下
谒韩文公祠
重修韩文公庙碑记
太守丁公配享碑记
谒韩夫子庙诗五首
韩祠
重修韩祠碑记
题韩祠诗
谒韩祠诗
谒韩文公祠遂次至邓州韵
韩山韩公祠祭业碑
重修韩公祠及广济桥碑记
奉谒昌黎先生祠
重修杨公香灯田碑记
重修韩文公祠碑记
韩文公庙碑重建记(残碑)
韩文公祠堂记
甲子春奉旨巡海来潮拜谒昌黎先生祠和制府吴公韵
题韩祠诗
功不在禹下
重修韩文公祠记(民国十五年五月)
重修韩祠碑
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乾隆二十四年重刻)
[附]信我人厄非天穷——读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传道起文
潮洲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明成化二十年重刻,残)
[附]粤东金石录.潮州韩文公庙碑
重修韩文公庙记
残碑
甲子阳月游韩山谒文公庙
重修韩文公庙碑记
韩文公庙碑(残)
重建昌黎伯韩公祠
潮安韩文公庙恢复祀典碑记
附录:佚碑
[1]文公祠记
[2]潮州修韩文公庙
[3]重建水东韩庙记
[4]重建潮州韩文公庙记
[5]重修韩文公祠记
[6]新建韩祠记
[7]潮州韩文公庙碑文
8.侍郎阁 侍郎亭
[附.]韩山亭记
[附2]思韩亭记
[附3]思古亭记
[附4]韩山亭子
[附5]韩亭秋月
[附6]韩江记.侍郎亭
[附7]韩江记.韩山亭
9.允元亭
[附1]建允元亭碑记
[附2]允元亭柱联
10.天南碑胜
11.天水园
12.韩愈勤政廉政展览馆
13.橡木园
14.溅玉沁芳
(二)吕黎旧治坊
(三)泰山北斗坊
(四)景韩亭
(五)韩江 韩山
[附1]韩江 韩山 韩木
[附2]韩山
(六)昌黎路
(七)城南书庄 韩山书院
[附1]潮州重修韩山书院记
[附2]潮州路韩山书院记
[附3]重建韩山书院记略
[附4]三阳志.书院
[附5]三阳图志.书院
[附6]昌黎书院碑记
[附7]韩山书院碑记(清)
[附8]城南书院(清)
[附9]韩山书院(清)

五、韩愈贬潮诗文汇编
(一)文
论佛骨表
潮州刺史谢上表
贺册尊号表
鳄鱼文
潮州谢孔大夫状
潮州祭神文五篇
祭人湖神文
又祭止雨文
祭城隍文
祭界石神文
又祭大湖神文
与大颠师书
潮州请置乡校牒
(二)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武关西逢配流吐蕃
路傍堠
次邓州界
食曲河驿
过南阳
题楚昭王庙
泷吏
题临泷寺
晚次宣溪辱韶州张端公使君惠书叙别酬以
绝句二章
过始兴江口感怀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
答柳柳州食虾蟆
琴操十首(并序)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
别赵子

六、历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
(一)唐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
祭韩吏部文
故正议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
鱼袋赠礼部尚书韩公行状
祭吏部韩侍郎文
唐故正议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
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文公昌黎韩先生
神道碑
韩文公墓铭
祭韩吏部诗
寄韩潮州愈
寄韩湘
韩愈别传
[附1]韩愈别传跋
[附2]韩愈别传赞
请配飨书
(二)宋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
韩山
送胡都官知潮州
送潮州吕使君
与潮州王朝请涤二书
与吴子野论韩文公庙碑书
寒食登韩亭
韩山
潮阳容老出游闽浙,过泉南,当谒涌老禅
师,因寄四句偈,
谒昌黎伯庙j
题韩亭韩木二绝;
简沈沅陵求潮州韩文公庙碑,并抄山谷碑
诗二首:
曾潮州到郡未几,首修韩文公庙,次建贡
闱,可谓知化本矣.某因读韩公别赵
子诗,用韵以寄
韩文公祝文
韩亭
会诸官韩亭(三首)
谒韩祠
读潮本韩集
韩木(二首)
韩祠(三首)
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题韩柳庙碑
陈倩调真阳尉,奉台檄摄潮阳尉,小诗
将别
送金潮州(三首录一)
乙卯端午(十绝之九)
韩木
仰韩阁记
(三)元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
仰韩阁记
南珠亭记
和忠佑庙咏韩木韵
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
送方子敬之潮州知事
(四)明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
送程松溪翰林谪居潮阳(四首选二)
题韩祠
灵山寺和濂溪韵
次韵复潮阳柯二守
潮州会胡允承佥宪喜而有作,兼柬丁师孟大参,皆旧同寅
咏韩子
游韩祠
潮州韩文公庙
望韩
韩山谒韩祠
诸子解(二则)
三贤祠碑记(节录)
谒昌黎祠
凤城谒韩昌黎先生祠
韩公二祠沿革
韩公与大颠书及《昌黎别传》辩
赠刘印山先生序
原道堂记
祭韩文公文
九日登韩山
今昔篇送陈梦庚
故太子少保南京礼部尚书前督闽学宪使姜凤阿先生祠碑记(节录)
韩文公祠(之二)
谒昌黎先生祠兼呈王潮州
韩文公度蓝关图(光福徐太守家藏)
题潮州韩文公祠
韩文(节录)
韩山行送邢令公之华州
游灵山寺
潮阳八景·灵山留衣
谒景韩祠
韩山亭子
谒韩祠
(五)清代咏韩诗文、史料选辑
重建韩文公原道堂碑T
笔峰晚凉
戊申九日谢霜崖同年招同宜兴史樵岩仁和
宋右侯慈溪冯子重史伯仁家克棐集韩
祠登高二首
韩山晓望
游韩山谒昌黎祠
和明经陈克斐过景韩祠有感原韵
上当事修堤策(节录)
潮州昌黎庙碑,东坡手书者久亡,后人摹刻者亦毁.拗斋砻石,要余书之,因系以诗
登韩山谒文公祠
读吕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
谒韩文公庙
谒韩文公祠
韩江
韩山游必憩亭(亭内有曲水流觞)
谒韩祠
笔架山
潮阳东山韩祠
秋曰偕诸弟谒韩祠
韩山春望会可继可侄留酌
偕张韩起游灵山寺
潮州留别
陪周太守游灵山寺
如此江山·谒潮州韩文公庙
潮州谒韩祠(十韵)
题袁州昌黎书院壁示学宫弟子用旧题潮州韩山韵二首(其一)
附书《原道》后
遍访韩山石刻,苏碑原石竟不见,余无佳者.独拓公所书《白鹦鹉赋》分遗幕中诸君并诗邀和
由西湖山老君岩至城东韩山,谒文公祠,登凤皇台六首(其二)
韩祠
和广州太守张公(道源)丁未三日韩庙
谒潮州韩文公祠
苏文忠昌黎伯韩文公庙碑
鹦鹉碑歌(并序)
韩祠落成歌
和又白韩祠落成歌
鹦鹉碑歌为又白题《韩山读石图》(并序)
潮州风俗考
韩山橡木
韩文公愈
留衣亭故址
韩山饮家兄会可斋中
阳山县东访韩文公钓台因人祠瞻拜
过蓝关谒韩祠
韩山书院落成
蓝关谒昌黎祠
思韩堂咏古
谒韩文公祠
韩山怀古
韩山怀古
韩山咏古
书昌黎集后
韩庙棉红(并序)
韩江竹枝词(之五)
韩江竹枝词(之二十一)
韩文公庙
韩山双旌石怀古
驱鳄行
鳄溪
韩庙碑
侍郎亭
南珠亭
橡木
曲水流觞
橡木遗迹
鹦鹉碑歌(并序)
梅州六怀诗(之一)
韩江秋泛
李榕龄太史(佩蘅)偕冯默斋郡博(奉初)夏日过访同谒韩文公祠遍观韩山古迹并谈本郡名胜兴废得失之由以诗见示即元韵奉和并呈默斋(四首录三)
长至前八日王小山观察(贻桂)枉驾过访巡阅诸学舍因步至韩祠寻鹦鹉碑迹赋呈一律
东山韩祠和韩东园邑侯原韵
丁未三月初六,谒赵天水先生新祠恭赋
橡木
由岐岭至老龙口占(之一)
谒韩祠
祭韩公祠文
韩江记(摘录)
过蓝关韩文公庙题壁
韩江泛舟
谒韩文公庙
蓝关谒韩文公祠
拟元人十台诗咏潮州十台之“写经台”
潮州荔枝词百首(之一、二)
韩山亭
韩山谒文公祠
韩山亭
林子寿主政春初再招饮韩山书院
韩江竹枝词
九日登高韩山谒昌黎伯庙有感(四首)
谒潮州韩文公祠(二首)
韩祠歌同夏季平作
东山谒韩祠毕,得子华长句,次韵寄答
光绪《海阳县志.古迹略》(摘录)
后记(初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