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42540
  • 作      者:
    (美)柯必德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柯必德(PeterJ.Carroll),美国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College)学士,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专攻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史。现为美国西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同时负责亚洲研究项目。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史、中国的现代主义、物质文化、性别史和民族主义。2006年,专著《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美国城市史学会2007年最佳图书奖(非北美类图书)。
展开
内容介绍
  《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主要介绍海外学者在中国城市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已出版《西方音乐家的上海梦--工部局乐队传奇》、《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国城市抗争的研究》两种
  《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译丛·天堂与现代性之间:建设苏州(1895—1937)》是在柯必德教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探究苏州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群体的经历以及相互间的互动关系,包括缺地贫民与商界翘楚、中国人与外国人、本地人与外来客,并使这种经历和关系与苏州的空间、时间的转型产生联系。更多地揭示出更多苏州都市空间的结构、这一结构的经济角色与象征意义,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本书的出版可为研究晚晴民国时对于国家权力、公共意识、资本及社会环境再造,提供一个十分翔实的个案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正如一些物质发明与思想革新源自外国一样,在中国,道路改良与环境建设也是外国殖民侵略及其扩张威胁的结果。就此而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其他地方(更不用说欧洲、美国与日本的殖民大都市),在发展先进工业、教育与社会改革、民族主义及现代性的其他方面,都充满了全球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在苏州,道路改良与现代生活的多样性都成为殖民主义起源与现代性本质的最佳阐释。
  学界对于诸如殖民主义、现代性与民族主义等解释社会变迁过程的理论有所涉及,但具体情形多不明了。不过,就19世纪晚期的苏州而言,情况则较为明确。依照现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与城市化的发展逻辑,殖民现代性的具体实践与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的重建,都始于盘门外第一条碎石马路的修筑。
  马路:外国技术的本土化
  从1896年二月的第二天开始,直到整个春季,在苏州护城河南边的一块偏僻荒地上,一群中国工人(可能是绿营军),利用从上海特别置办的机械设备,在几名大清军官及服务于大清海关的英国人的协同监督下,卖命地工作着。他们在紧邻河岸的宽广地带上修建了一条1.3英里长的马路,耗资多达4万墨西哥银元。⑧这条新马路位于有“青阳地”美名(春东宫所在地)的一片未开发土地以北,“青阳地”之名来自一则历史典故,用于形容繁盛丰饶之地。这片土地曾经是城中稻田,繁盛一时,但实际上并不富饶。护城河将不断增加的人口隔开,这条马路主要修建在休耕的土地上,满是坟地,外来客民亦多居住于此。马路沿护城河南缘修筑,从东至西,从觅渡桥到苏州城西南角盘门的对面,并未穿过城门进入城内。耗费如此庞大的人力及资金,去修筑这么一小段孤悬城外的马路,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以当时的情形观之,这条马路并未与任何地方贯通。
  “马路”一词早先见于中国典籍,例如在《左传》中,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事实上,自18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挑粪工行走在西北向“臭气熏天的马路”上,已成为老马路的标志性景象。不过,青阳地的马路与苏州原先的任何一条马路都有明显的不同,它确为现代西洋人造物。欧洲碎石马路技术曾在少数江南城市出现过,如上海(始于1846年)、南京(始于1894年)。以马为驱动力的运输工具赋予这条道路“马路”之名,这种运输工具就是当时欧洲使用的马车,中国的马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相较于苏州城内的狭窄街道,这条马路有十米宽(大约33英尺),路面上铺着牛粪、泥土与沙砾,以及砾石与煤渣的混合物,以当时上海的马路作为标准来判断,这里的路面既平整又坚实,足以负荷牛马车与人力车的重量。
  根据英国一群单车骑士的说法,这样高级的马路是西方技术与工业的专利(这种说法在西方颇为流行),1898年他们在这条马路上骑车时认为这条路棒极了,根本不是中国人能够铺设出来的。
  ……
展开
目录
导言
苏州城及其方位的象征意义
苏州和社会变革
空间变化与社会转型
城市空间与地方
思想观念的转变
国家范畴内的地方国有化及其定位
本书框架

第一部分从道路到现代性
第一章马路:工业与恶习的诞生地
苏州的城市道路及其国际/国家意义
马路:外国技术的本土化
商务局:防御性发展与官僚资本主义
张之洞的设想:作为工业防疫线的马路
资助商务局之争
民众的马路观
文明的代价:迁坟
休闲、经济与街道
西洋建筑对于马路的道德挑战
妇女上街
新式茶馆:消费空间的变迁
搭乘马车成为大众娱乐
马路房地产:拓展投机生意
伤风败俗的事业:或利或弊
第二章马路:滋养城市的脉络
修建城内马路
地方自治
作为政治与社会话语主体的道路
流通与城市主干道
城市动脉与社会政策下的道路流通
开放苏州城墙
民众对于道路的看法

第二部分“传统”之中的府学文庙
第三章礼仪结构与学术体系的革新
守护神龙与科举考试
历史探究中的文庙
文庙在苏州
外国教会与府学
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文庙与中国文明
新时代的孔子与孔庙
孔子诞辰的公共纪念
祭孔典礼的提升
第四章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民初孔子与国家定义的民族主义
文庙与旅游业
文庙与中国文明:一名日本记者的视角
文庙与国民党
都市规划与被废弃的文庙
孔子诞辰与新生活运动
文庙与中国建筑史

第三部分保存国粹
第五章寒山钟声
苏州古迹与过去的用途
作为社会政治议题的历史保护
古迹与国粹
寒山寺:古意与民族气节
程德全笔下的寒山寺与国家改革
第六章重估都市景观中的国家财产
民国的古物保护:国家立场
南京十年苏州的古物保护
苏州保墓运动:都市秩序变动中的道德观
坟墓与征地
玄妙观:国家财富与经济民族主义

结束语“中国文化后院”中的古迹保护与工业发展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