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些物质发明与思想革新源自外国一样,在中国,道路改良与环境建设也是外国殖民侵略及其扩张威胁的结果。就此而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其他地方(更不用说欧洲、美国与日本的殖民大都市),在发展先进工业、教育与社会改革、民族主义及现代性的其他方面,都充满了全球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在苏州,道路改良与现代生活的多样性都成为殖民主义起源与现代性本质的最佳阐释。
学界对于诸如殖民主义、现代性与民族主义等解释社会变迁过程的理论有所涉及,但具体情形多不明了。不过,就19世纪晚期的苏州而言,情况则较为明确。依照现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与城市化的发展逻辑,殖民现代性的具体实践与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的重建,都始于盘门外第一条碎石马路的修筑。
马路:外国技术的本土化
从1896年二月的第二天开始,直到整个春季,在苏州护城河南边的一块偏僻荒地上,一群中国工人(可能是绿营军),利用从上海特别置办的机械设备,在几名大清军官及服务于大清海关的英国人的协同监督下,卖命地工作着。他们在紧邻河岸的宽广地带上修建了一条1.3英里长的马路,耗资多达4万墨西哥银元。⑧这条新马路位于有“青阳地”美名(春东宫所在地)的一片未开发土地以北,“青阳地”之名来自一则历史典故,用于形容繁盛丰饶之地。这片土地曾经是城中稻田,繁盛一时,但实际上并不富饶。护城河将不断增加的人口隔开,这条马路主要修建在休耕的土地上,满是坟地,外来客民亦多居住于此。马路沿护城河南缘修筑,从东至西,从觅渡桥到苏州城西南角盘门的对面,并未穿过城门进入城内。耗费如此庞大的人力及资金,去修筑这么一小段孤悬城外的马路,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以当时的情形观之,这条马路并未与任何地方贯通。
“马路”一词早先见于中国典籍,例如在《左传》中,指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事实上,自18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挑粪工行走在西北向“臭气熏天的马路”上,已成为老马路的标志性景象。不过,青阳地的马路与苏州原先的任何一条马路都有明显的不同,它确为现代西洋人造物。欧洲碎石马路技术曾在少数江南城市出现过,如上海(始于1846年)、南京(始于1894年)。以马为驱动力的运输工具赋予这条道路“马路”之名,这种运输工具就是当时欧洲使用的马车,中国的马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相较于苏州城内的狭窄街道,这条马路有十米宽(大约33英尺),路面上铺着牛粪、泥土与沙砾,以及砾石与煤渣的混合物,以当时上海的马路作为标准来判断,这里的路面既平整又坚实,足以负荷牛马车与人力车的重量。
根据英国一群单车骑士的说法,这样高级的马路是西方技术与工业的专利(这种说法在西方颇为流行),1898年他们在这条马路上骑车时认为这条路棒极了,根本不是中国人能够铺设出来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