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77911
  • 作      者:
    郭晓晔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为人物传记,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展开
作者简介
  郭晓哗,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隔河之吻》、《七种表情》、《白日灯》,长篇纪实文学《东方大审判》、《英雄悲歌》、《英雄万岁》,大型电视片《香港沧桑》(合作)等。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空军蓝天文艺金翼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和《中篇小说选刊》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天祥是宋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家喻户晓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铁骨正气与其《正气歌》早已经深入人心。《长歌正气:文天祥传》将文天祥四十八年的生命历程辅以传主相应的诗歌文论,夹叙夹议,叙述了传主光辉的一生,特别是抗元苦战,被俘囚禁直至英勇就义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凸显了传主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任何危艰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长歌正气:文天祥传》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典雅稳健,结构完整清晰,生动描绘了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时代风云、国家命运和个人的选择、奋斗与心路历程。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传记述了文天祥用生命诠释“正气”的光辉人生。他对理想人格的孜孜追求,对匡扶国家社稷的崇高责任感,在任何艰危情况下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铁骨浩气,以及记录心路历程的泣血诗篇,已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文史专家 郑欣淼
  
  ★爱国的悲壮,忠君的困扰,战士的英勇,文人的感伤,这一切,让作者笔下的文天祥,显得那样矛盾,也那样无奈;血火的时代与视死如归的坚定形成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一首诗流芳后世的秘密。
  ——文学专家 张 陵
展开
精彩书摘
  《长歌正气:文天祥传》:
  第一章 廷对宣誓法天不息 宫漏刚报五更三点,文天祥便来到大内宫丽正门前的广场上。下了竹轿,就觉体冷力虚,不由得暗自叫苦。
  宝祐四年(1256)五月初八,又逢学子才俊博弈人生的殿试之日。此时,他们早早地从临安(浙江杭州)的各个角落聚拢到了这里,交集激荡出一片紧张、激动、焦虑和梦溺的气氛。
  每三年一届的殿试是举国瞩目的一件大事,朝廷将从中发现和任用人才,而对于学子来说,今日的殿试将决定他们的一生,能否一举登科,光宗耀祖;能否大展宏图,报效国家;能否出仕入宦,博取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尽享荣华富贵,抑或是在民间沦落为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寒酸文人,就看今日了。
  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文天祥的状态很是糟糕。
  他心下暗自思忖:自己患腹泻已有两日,昨夜又煎药服侍父亲弄到很晚,睡了不大一会儿,这会儿头脑昏沉沉的,一天的紧张考试能撑得下来吗? 夜色包裹住广场上的一盏盏红灯笼。
  一遍更鼓响过。
  又一遍更鼓响过。
  宫门近处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头攒动。来路再无行色匆匆的考生踪影。
  终于,宫中殿直长声宣布,考生入宫时辰已到。
  人们轰地一下拥向丽正门的旁门。文天祥把装有笔墨纸砚的考篮紧紧搂在胸前,也一头扎入纷乱拥挤的人流。
  丽正门有三个门道,皆金钉朱户,画栋雕甍,上覆铜瓦镌有龙凤天马,尽显皇权的尊荣威严。可此时的谦谦君子们谁也顾不上在它面前表现出恭谨虔诚了,真个是人人奋力,个个争先,嘈杂喧腾地激着浪打着旋儿往门里涌。挤过了窄门,人流仍是黏稠缠裹拧着结纠着团你推我搡地往前跌撞。文天祥拼力护住考篮,直到进入集英殿,由殿直引领,依座位图榜在殿庑找到自己的考席。
  此时,文天祥才发现自己已是大汗淋漓,把前胸后背的衣裳浸了个透。
  出此一身大汗自然是由于这一通好挤,深想却又不尽然,又可想到,当他抵达广场时,便有一种潜存的力量在他体内鸣啸奔突——诸如年少时游学侯山,手植翠柏五株,把一株倒植,祝曰:我将来如有大用,能尽忠报国,此柏当能存活生长。诸如游学吉州,见到乡贤祠堂供有欧阳修、杨邦、胡铨等人遗像,皆谥“忠”,便信誓旦旦说:我死后若不祭列其中,便不是大丈夫。诸如出生时,祖父文时用恰好梦见一小儿乘紫云而下又腾空而去,故为他取名云孙,小名从龙。诸如来临安途中,一位和尚指着他说:此郎必为一代之伟人。诸如在京城这几月,耳边风紧,蒙古铁骑攻杀云南、四川,屯重兵于开封至亳州(安徽)一带,虎视眈眈随时会带着一股膻气猛扑过来。诸如京城舆情鼎沸,斥指国境累卵,这厢却脂粉歌舞,宦官董宋臣极尽谄媚,大搞廷建敲骨吸髓挥霍民脂民膏;佞人丁大全窃弄权柄,陷害忠良,宦官佞臣搞得朝政一派乌烟瘴气。诸如此类,生命里经历的那些跌宕起伏不会不活跃起来,在他的血气脉络中聚集奔突。
  当然,还有多年的苦学与梦想,能否付予弱冠,“借此脱韦布,盖将有所行于时”。 还有,他本应同大弟文璧一道赴考的。去年,他同大弟文璧、二弟霆孙同为参加吉州的八月乡试备考,待录取后同往京城大比,不想十六岁的二弟霆孙在乡试前一月突患重疾天亡,只天祥和文璧顺利通过乡试,发解入京。
  十二月中旬,父亲文仪送兄弟俩同赴临安,就是在途中的玉山县,一个和尚指着文天祥对文仪说出那句话:此郎必为一代之伟人。到得临安,他与文璧参加了由礼部主持的省试,二月初一放榜,兄弟俩双双登榜奏名进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此后,父子三人无心游览繁华京城,在父亲的督导下,兄弟俩忙着收集整理时政国情,研习不同的对策方案,加紧备考。
  也许是由于水土不适,也许是为三子的死忧伤过度,也许是积劳成疾,或是各种不测一起发难,就在殿试前几日,父亲文仪突发高烧病倒,面色忽而烧红,忽而沉暗,气息忽如织机,忽如游丝,躺在床上离不开人的照料。父亲为此自责不迭又犹豫不决,如果让兄弟俩都去参加廷对吧,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即便都中了进士又当如何,免不了要背一辈子不孝的黑锅,为仕途投下阴影,而如果留下一子在身边照料吧,但凡机缘错过,对其一生又将是多大的顿挫。怨自己,都怨自己啊!苦思再三,终是无奈地做出痛苦的抉择,把文璧留在身边,让天祥一个人去参加廷对。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廷对宣誓·法天不息
第二章 书香起身·时艰铸魂
第三章 大魁天下·扶丧故里
第四章 万言上书·击奸倡政
第五章 始任京官·再击恶宦
第六章 知行州府·忤恶归隐
第七章 宦海颠仆·山居忧国
第八章 楚观感慨·郁孤北顾
第九章 毁家兴兵 坎坷入卫
第十章 初战受掣·力阻乞降
第十一章 面斥敌酋·陷身虎口
第十二章 历难闯险·镇江走脱
第十三章 磁石丹心·九死南寻
第十四章 南剑开府·再举义旗
第十五章 洒血攘袂·江西奏捷
第十六章 空坑突围·人神共助
第十七章 万折必东·南岭被俘
第十八章 痛睹海战·恸哭国殇
第十九章 故国辞行·言志夷齐
第二十章 北地役途·心路故事
第二十一章 金石之性·誓不降元
第二十二章 情天恨海·方寸风云
第二十三章 缘情抒史·长歌正气
第二十四章 成仁取义·柴市赴刑
第二十五章 归骨庐陵·浩气长存
附录一 文天祥年谱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