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傅斯年评传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47269
  • 作      者:
    马亮宽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过去学术界评论傅斯年是“誉满天下,谤亦随之”的人物,主要是限于环境和条件,其评论有失偏颇,誉之者奖饰太过,毁之者苛责过严。《傅斯年评传》力求以傅斯年的档案资料和现有论述互相辨析,以澄清事实,矫正谬误,重建历史真实为准则。努力对傅斯年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思想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表述和评价。
展开
作者简介
  马亮宽,1959年12月生,山东菏泽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2005年分别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聊城大学历史学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士人知识分子等专题研究。曾出版《齐鲁士人与秦汉社会》、《傅斯年教育思想研究》、《傅斯年社会政治活动与思想研究》等著作,在《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论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傅斯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是研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不可忽视的人物。《傅斯年评传》作者马亮宽对傅斯年进行专题研究近二十年,曾赴全国各地收集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并多次到中国台湾进行学术访问,与有关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傅斯年评传》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对傅斯年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学术理念与贡献、爱国思想与民族意识、参政议政与政治改革思想等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论述,改变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由于资料的缺乏,对其评述的偏颇,试图给读者提供一位接近历史真实的傅斯年。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柏林求知会诸贤1923年9月,傅斯年离开伦敦大学,到德国柏林大学继续留学。傅斯年之所以由英赴德,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受柏林大学文化氛围与学术空气的影响,当时柏林大学有几种在世界很有影响的学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物理学和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物理学方面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当时都是轰动一时的学说;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是柏林大学传统的、久负盛名的学科。二是受在柏林大学留学的朋友们如陈寅恪、俞大维等人的影响。当时柏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甚多,其中许多是傅斯年的同学好友。
  傅斯年到柏林大学不久,何思源、罗家伦、毛子水等北大老同学也先后到柏林大学留学。傅斯年与这些同年好友朝夕问学,互相切磋,既提高了见识,又增进了友谊,傅斯年与许多人保持了终生的友谊,尤其是与陈寅恪、俞大维、何思源等就是如此。
  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和傅斯年一样,出身于书香世家。
  其祖父陈宝箴,清末官至湖南巡抚,因支持戊戌变法,推行新政,被慈禧太后革职。其父陈三立,晚年号散原老人,是清末四公子之一,为晚清著名诗人。陈寅恪自幼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6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识字,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和诸子之学。他对十三经不但大部分能背诵,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国学功底深厚。陈寅恪酷爱读书,经常是手不释卷,夜以继日。13岁那年,陈寅恪随从长兄、著名画家陈衡恪去日本留学,后来一度回国,进一步广泛涉猎中国传统书籍。其侄陈封怀回忆说:“祖父藏书很丰富,六叔(陈寅恪)在他十几岁时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他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陈寅恪自己也说:“因髫龄嗜书,无书不观,夜以继日。……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竟至通宵达旦。”以后又留学美国和欧洲诸国,精通几十种文字,正如罗家伦所说:“除近世重要文字外,还有希腊、拉丁、梵文、巴厘文、中波斯文、突厥文、满文、蒙文、藏文等,供他参考运用的总计不止十六七种。”1910年,陈寅恪先后到欧洲、美国留学,1921年再度由美国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主要学习语言文字学。
  斯年之所以由英赴德,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受柏林大学文化氛围与学术空气的影响,当时柏林大学有几种在世界很有影响的学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物理学和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物理学方面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当时都是轰动一时的学说;语言文字比较考据学,是柏林大学传统的、久负盛名的学科。二是受在柏林大学留学的朋友们如陈寅恪、俞大维等人的影响。当时柏林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甚多,其中许多是傅斯年的同学好友。
  傅斯年到柏林大学不久,何思源、罗家伦、毛子水等北大老同学也先后到柏林大学留学。傅斯年与这些同年好友朝夕问学,互相切磋,既提高了见识,又增进了友谊,傅斯年与许多人保持了终生的友谊,尤其是与陈寅恪、俞大维、何思源等就是如此。
  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和傅斯年一样,出身于书香世家。
  其祖父陈宝箴,清末官至湖南巡抚,因支持戊戌变法,推行新政,被慈禧太后革职。其父陈三立,晚年号散原老人,是清末四公子之一,为晚清著名诗人。陈寅恪自幼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6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识字,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和诸子之学。他对十三经不但大部分能背诵,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国学功底深厚。陈寅恪酷爱读书,经常是手不释卷,夜以继日。13岁那年,陈寅恪随从长兄、著名画家陈衡恪去日本留学,后来一度回国,进一步广泛涉猎中国传统书籍。其侄陈封怀回忆说:“祖父藏书很丰富,六叔(陈寅恪)在他十几岁时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他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陈寅恪自己也说:“因髫龄嗜书,无书不观,夜以继日。……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竞至通宵达旦。”以后又留学美国和欧洲诸国,精通几十种文字,正如罗家伦所说:“除近世重要文字外,还有希腊、拉丁、梵文、巴厘文、中波斯文、突厥文、满文、蒙文、藏文等,供他参考运用的总计不止十六七种。”1910年,陈寅恪先后到欧洲、美国留学,1921年再度由美国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主要学习语言文字学。
  在德国留学期间,陈寅恪经常和傅斯年、赵元任等利用吃饭的时候或晚上互相讨论,切磋学问。赵元任夫人杨步伟曾回忆,他们1924年5月从美国到了柏林,会见了一大批旧识新知,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陈寅恪和傅斯年:“我们1924年5月离美(到了柏林),会见了一大些旧识新知,最近的就是寅恪和孟真。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的乱的不得了,他们说只有孟真和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他们常常午饭见面,并且说好了各吃各的,因为大家都是苦学生么。”傅斯年留学期间受陈寅恪的启发和帮助很大,回国后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俞大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世家。其伯父俞明震,清代进士,翰林院学士。其父俞明颐,曾任湖南陆军小学总办。
  俞大维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舅父曾广钧是翰林,俞大维与陈寅恪是姻亲,俞大维的姑母俞明诗是陈寅恪的母亲,其妻子陈新午又是陈寅恪的妹妹。两人的父祖都是好友,所以俞大维在谈陈寅恪时,说他们是三代世交、两代姻亲、七年同学。他们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共同留学3年,又在柏林大学同学4年。
  俞大维16岁进上海复旦中学,跳级毕业。18岁人复旦大学预科,1918年至哈佛大学读哲学,3年拿到博士学位,12门课全是A,获得SheldonTravelGrant(谢尔顿旅行奖学金)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在德国留学期间,俞大维也是兼收并蓄,广泛涉猎、求博求通。罗家伦回忆说:“俞大维则天才横溢,触手成春;他从数学、数理逻辑到西洋古典学术的研究(即希腊、罗马学术思想的典籍所谓ClassicalStudies);从历史、法理、到音乐,再从音乐到开枪放炮的弹道学,和再进而研究战略战术。
  我想他心目中最向往的是德国大哲学家莱白尼兹(Leibnitz)是不见得十分冤他的。”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家世与少年时代
一 开代文章第一家
二 家学渊源
三 国学奠基

第二章  求学京津
一 负笈津门
二 北大预科
三 国学大师高足
四 创办新潮社
五 五四运动总指挥

第三章  留学欧洲
一 伦敦大学博采获
二 柏林求知会诸贤
三 融会中西学术理论

第四章  献身教育
一 寻觅栖身之处
二 任教中山大学
三 创设语言历史研究所
四 兼职北大
五 三十年代论教育
(一) 批判传统教育
(二) 高等教育构想
(三) 基础教育设想

第五章  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
一 筹建历史语言研究所
二 研究目标与宗旨
三 狼狈为善
四 累累硕果
(一) 殷墟发掘
(二) 城子崖发掘
(三) 整理大内档案
(四) 语言调查与语音实验.

第六章  学林霸才
一 创立史料学派
(一) 史学思想渊源
(二) 史学只是史料学
(三) 理论局限
二 探研古史
(一) 走出疑古误区
(二) 建立科学东方学
(三) 史学研究方法简述
(四) 古史新论
三 思想史研究
(一) 评论先秦诸子
(二) 《性命古训辨证》
四 考论经史典籍
(一) 尚书
(二) 《诗经》
(三) 《礼记》
(四) 《易》与《春秋》
(五) 《史记》
五 学术成就与贡献

第七章  书生报国
一 学人深知亡国恨
二 积极参与《独立评论》
三 反对妥协
四 抵制日寇"华北自治"阴谋
(一) 积极投身反对"华北自治"的社会活动
(二) 制止北方领导人合作对日妥协
(三) 为制止"华北自治"积极奔走
五 汉贼不两立
六 书生知兵参戎幕
(一) 研判国际形势
(二) "智库"成员
(三) 预判战争未来
七 艰苦岁月
(一) 转徙大西南
(二) 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
(三) 救难济困
(四) 艰苦支撑学术园地
八 救国理念辨析

第八章  参政议政
一 政治清流
二 抨击时弊
(一) 讨伐孔祥熙
(二) 炮轰宋子文
(三) 抨击孔、宋的性质
三 政治改革设想
四 间关万里延安行
五 参与旧政治协商会议
六 受拒之间显志趣
(一) 当选院士
(二) 坚拒立法委员
七 政治抉择
八 政治思想探析

第九章  回归教育
一 代理北京大学校长
二 坚拒文化汉奸
三 参与处理"一二一"学潮
四 完成北京大学复员
五 教育思想探析

第十章  人际关系与感情世界
一 清正家风
二 尊师重道
(一) 蔡元培:终生师长
(二) 陈独秀:道不同而情义在
(三) 胡适:亦师亦友情谊深
三 诚信于友
(一) 朱家骅:政学两界莫逆之交
(二) 丁文江:道同性近生死义
(三) 陈寅恪:学人交往典型在
四 传道授业遗恩远
(一) 邓广铭:承教受益情谊深
(二) 杨志玖:永志不忘关怀情
(三) 何兹全:传道续学感师恩

第十一章  最后岁月
一 出任台湾大学校长
二 整顿台湾大学
(一) 稳定学校秩序
(二) 整顿教师队伍
(三) 严格招考制度
(四) 对学生科学管理
三 参与台湾政治
(一) 与《自由中国》的往来
(二) 拒不组党结派
(三) 关心时政
四 以身殉教
附录 傅斯年生平著述简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