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第六十四治方
【药物组成】细辛4份,干姜2份,肉桂2份,乌头2份。
【使用方法】粉碎,每次10克,饭后冲服。
【功能】温中补肾,悦泽皮肤。
【释义】古代湖南丘陵地带处寒湿之地,洞庭湖汇集诸水,长江横贯东西,山岚瘴气,蛇虫湿毒,人们受其侵涉较多,故民俗喜食香辣。防治疾病需要大辛大热,温补脏腑,祛除寒湿,疏解外邪。足厥阴肝经入阴毛中,绕阴器,下交出足太阴脾经,上接手太阴肺经。厥阴内藏相火,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盛阴衰则热多寒少;阴盛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此方细辛温厥阴,干姜太阴,肉桂少阴;乌头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故治疗阳痿、疝气、阴冷、带下、月经不调等。
病方第二十三治方
【药物组成】薤叶110克,烧酒1500毫升。
【使用方法】薤叶为菜,烧酒为饮,温衣取汗。不欲大汗淋漓,但取汗出遍身。
【功能】助阳温中,辛散发汗,通经舒络。
【方解】薤辛、苦、温,归心、肝、肺经,有健脾开胃,温中通阴,舒筋益气,通神安魂,散瘀止痛等作用。《素问》以五菜为充。薤味苦。薤叶配伍烧酒,大长其助阳温中、辛散发汗、通经舒络作用,故汗出透彻,痉挛缓解。以发汗的办法治疗疾病,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这是由于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观察某些疾病尤其是外感性疾病,可以随着体表的汗出而缓解、痊愈。“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就是对汗出散热的具体描述,基于以上认识,进而产生了人为地发汗方法,以达到强行汗出,解除病痛的目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阴阳应象大论》:“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这就明确指出了汗法的祛邪机制与适应证候,由于人们对药品性能的了解配伍远没达到后世的广泛深度,所以古代的发汗是既有用药发汗的,也有用温衣厚被、蒸法、烧针等方法的,随着对药物性能的深入了解与临床经验的积累扩大,与浴、熏、蒸法等易于出现副作用的发汗法相比,还是内服药物的发汗较为稳妥,且易于掌握。
无论外感、内伤,凡表现颈项强急,口噤断齿,角弓反张,脉紧而弦者,就可视为痉病。《黄帝内经》对痉证有较多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素问。厥论》载有柔痉之病名,由“肺移热于肾,传柔痉。”《金匮要略》在继承《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并认为表证过汗,风寒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误治、失治也可以致痉,其有关伤亡津液而致痉的认识,不仅是对《黄帝内经》理论的发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