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景物描写,为整部小说定下了基调,规定了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苏州河,黄浦江,外滩,高耸的电车钢架,巨大的洋栈,不时变换着英文字的霓虹灯广告,30年代最新式的外国汽车……这一切,不正是在读者面前生动而又鲜明地展现了一幅半殖民地都市的图景吗?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中国最大也最殖民地化的都市上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家把象征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洋栈”比喻成“巨大的怪兽”,说它“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这是颇有寓意的。这里是把无生命的自然景物赋予了令人能感觉到的、有活力的生命,并且涂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事实上,帝国主义这个“巨大的怪兽”不正是盘踞在上海,吞噬着中国人民的血汗和财富吗?《子夜》所要表现的,恰恰就是在帝国主义进行政治和经济侵略下,中国进一步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景物描写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特定地点的景物描写点出了主题。请看,《子夜》的景物描写就是这么高明!的确,作者选择上海这个地方,有利于表现中国大都市中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从而展现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全貌,因为上海既是中国的经济枢纽,又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京沪杭区域),同时,上海也是我国工人阶级最集中、力量最强大的地方。在这里,汇集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基本矛盾:中国全民同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同买办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都表现得最为激烈和尖锐。如果地点选在江南一个小镇,就只能写出《林家铺子》一类的作品。虽然《林家铺子》是一个优秀的短篇小说,但终不能和《子夜》相比,在那么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表现3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如果想要大规模地反映社会现实,其地点的选择也宜大不宜小。太小了就不能展示生活的全貌,不能给众多的人物提供广阔的活动的舞台。
《子夜》的景物描写还起着强烈地烘托气氛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