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变成噩梦
56岁时,我罹患肺癌。照了几次X光,做了一系列检查,16个月以后,我得知任何治疗都是徒劳的。我的生命已近完结。
在死之前,我就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在一只脚踏进坟墓之前,我便仿佛已被埋葬。重重的一击。哭泣取代话语,泪水取代欢笑,痛苦取代幸福。
我想大喊:一切来得太快了!我还不够坚强,承受不了这样的厄运;我还太年轻,不曾有过战胜死亡的经历;我还来不及锻炼自己却要迎接死亡的命运—为何不让我慢慢适应生死之事!
不,我不敢相信。在我这个年纪,千千万万的人都成功逃脱了死亡的罗网,而我呢,却被困在网中……当身边的人都在对你微笑;当你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家人和可爱的孙辈们承欢膝下,你怎会想到竟发生这样的事!
不,我不敢相信。在我这个年纪,千千万万的人都成功逃脱了死亡的罗网,而我呢,却被困在网中……当身边的人都在对你微笑;当你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家人和可爱的孙辈们承欢膝下,你怎会想到竟发生这样的事!
…………
展开
——复旦大学 生命伦理学 朱伟副教授
★死,是无可回避的终点,然而在死亡的过程中,身体过程与心智过程并非同频同步。在现代社会中,当死亡被彻底剥除了集体或公共性的情境与意义,它所带来的恐惧与痛苦就完全由个体承担,并在感性体验与理性省察中益显鲜明与深重;而医学的进展尤其是医技的发达,则使得这份恐惧与痛苦转化成更为多样而漫长的身体与心智体验。因此,死亡不再是一个猝不及防的事件,而是一项需要治理的长期的个人事务:我们需要认知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死亡内涵、寻求有尊严的死亡姿态,建构不那么无聊乏味的死亡意义……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为死亡而活着。
——华师大 文化人类学 陈赟博士
★作者玛丽?德卢拜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她从安乐死未被合法化的祖国法国去到了比利时,选择了由比利时医生实施安乐死。作者有一段话让我永不能忘:“我们会再见的,我坚信。这才是我的希望,而不是那些不得不做的治疗。只有希望能化解我的恐惧。面对虚无的恐惧,面对身体深陷寒夜的恐惧。我们所有人都会再见的。我知道。”这是她敢于去死的那份信仰。
——作家 张慈
★这是一本向死而生的书,作者用死亡来记录生存,展现了人面对未知的最大勇气,作者在选择安乐死时平淡从容的叙述仿佛再度点燃生命的尊严,告诉我们死亡其实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命题。
——央视评论员 周庆安
★她不是求死,而是求生。她以一个癌症病患的视角一直在寻找生命的出路。她带我们看了众多病患实例,查了诸多医学数据,让我们头脑清醒,参透不可回避的死亡真相。那么,插满管子延长生命做“纯粹生理意义上的人”?还是如她一样选择“美好的收场”?……她以生命抉择暖了“安乐死”话题。震撼于她的选择,更为生命的尊严骄傲。
——电台主持人 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