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憾 你离开:张幼仪传》:
在张家,这样的习俗也延续了下来。张家的几个孩子在结婚之前都没有见过对方的样子,甚至连对方的家庭状况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既然人是父母选定的,就必然是适合自己的,作为子女,只能无条件相信。结婚当天,两个彼此没有感情的人第一次见面,就要成夫妻之礼,尴尬多少会有一些。然而结婚之后,夫妻双方渐渐通过交流,了解对方的事情,渐渐学会了如何相处,感情也就渐渐地培养起来了。
无论包办婚姻的结果如何,是好的多还是坏的多,有个观点在当时确实是合乎常理的,那就是在当时,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找到对的人实属不易。通过长辈认识的人往往比较可靠,因为长辈的阅历决定了他们看人比较准确,能够透过外表看本质,这也就不那么容易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
幼仪在十岁时便知道自己可能会嫁得比较早,却没想过这一天来得这么快。1913年,在苏州女校读二年级的幼仪放假回到家,第~次在客厅见到了自己将要嫁的人的样子。之所以说她见到的是对方的样子,是因为她见的只一是张照片,并不是本人。照片放在一个银质的相片盒里,盒子很精致,打开盒盖,一张薄薄的相片就展露在幼仪眼前。
……
展开
——徐志摩
★你总是问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法回答这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可以称为“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张幼仪
★从旧时代里走出来的女子,一定是会吃亏的,吃亏之后,接下来怎么走?不同的选择,展现出不同的格局。
她放弃了用谴责、控诉乃至自暴自弃等戏剧化的方式为自己减压,平静的口气背后,是一咬牙将一切都扛在自己肩上的勇气。现在的说法,叫做接纳。
是的,她张幼仪,不是林徽因、陆小曼这些天生的新式女子,她没能与新时代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她做了她所能做的,疑惑地观望,尝试着了解,握手言和,即使不能成为新时代的宠儿,也能以自己的努力,赢得它的敬意。
——闫红《张幼仪,她与时代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