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刑事审级制度的多维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91099
  • 作      者:
    王超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超
男,河南省罗山县人。1997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就职于青岛市人民检察院。2003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证据法研究所副所长、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主要从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反腐败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独著《排除非法证据的乌托邦》《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警察作证制度研究》,合著《21世纪的中国检察制度研究》《刑事司法环境研究》《刑事证据的定量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研究》《刑事诉讼言词证据:程序与规则》《〈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中国的贯彻》等2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刑事审级制度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基于不同的法律传统和现实条件,世界各国的刑事审级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本书从不同视角深刻论述了刑事审级制度的历史、现实及反思,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现代刑事审级制度原理
第一章刑事审级制度的构造
一、研究刑事审级制度构造的路径选择
(一)刑事诉讼构造研究的传统思路
(二)刑事审级制度构造的系统论视角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组织结构
(一)法院系统的金字塔结构
(二)金字塔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金字塔结构的重要价值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审级结构
(一)分析刑事审级结构的基本思路
(二)刑事审级的锥形结构
(三)刑事审级的柱形结构
(四)刑事审级的梯形结构
四、刑事审级制度构造的综合分析
(一)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结构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非功能结构
五、结论
第二章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
一、纠纷解决与规则治理的制度空间
(一)纠纷解决的正当化
(二)规则治理的用武之地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基础性功能
(一)提供救济机会
(二)纠正错误裁判
(三)维护整体正义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延伸性功能
(一)解释与创制法律
(二)司法决策
(三)统一法律适用
四、刑事审级制度的两大功能之比较
(一)纠纷解决与规则治理之间的关系
(二)纠纷解决功能与刑事审级的反向关系
(三)规则治理功能与刑事审级的正向关系
五、结论
第三章刑事审级制度的模式
一、研究刑事审级制度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几审终审”分类标准的局限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结构视角
二、纠纷解决主导型的刑事审级制度模式
(一)以纠纷解决为主、以规则治理为辅的功能结构
(二)上诉程序与初审程序的功能趋同
(三)事实审理与法律审理的混合
(四)刑事审级的柱形结构
三、规则治理主导型的刑事审级制度模式
(一)以规则治理为主、以纠纷解决为辅的功能结构
(二)上诉程序与初审程序的功能区分
(三)事实审理与法律审理的划分
(四)刑事审级的锥形结构
四、纠纷解决与规则治理并重的刑事审级制度模式
(一)纠纷解决与规则治理并重的功能结构
(二)终审程序与初审程序的功能区分
(三)事实审理与法律审理的有限区分
(四)刑事审级制度的梯形构造
五、三大刑事审级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三大刑事审级制度模式的形成因素
(二)三大刑事审级制度模式的总体评价
六、结论
第四章刑事审级制度的原则
一、审级独立原则
(一)审级独立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刑事审级独立的理论基础
(三)刑事审级独立的制度保障
二、有限审查原则
(一)有限审查原则的基本内涵
(二)有限审查原则的理论根据
(三)有限审查原则的主要表现
三、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
(一)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历史回顾
(二)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主要依据
(三)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法律适用
四、既判力原则
(一)既判力原则的起源与内涵
(二)既判力原则的法理依据
(三)既判力原则的合理运用
五、结论
第五章刑事审级制度的技术
一、初审程序与上诉程序的功能区分
(一)刑事审判程序的异构
(二)区分上诉功能与初审功能的理论基础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核心机制
二、权利上诉与裁量上诉的区分
(一)刑事上诉权的限制
(二)区分权利上诉与裁量上诉的主要根据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调节阀门
三、事实审理与法律审理的划分
(一)刑事审判范围的差异化
(二)划分事实审理与法律审理的法理分析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逻辑桥梁
四、结论
第二部分中国刑事审级制度反思
第六章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构造反思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构造
(一)法院组织的金字塔结构
(二)刑事审级的柱形结构
二、非司法化的最高人民法院
(一)规则治理的非司法化
(二)游离于刑事审级之外的规则治理
(三)最高人民法院非司法化的局限
三、终审法院的低级化
(一)刑事审判管辖的平行化
(二)终审法院的下沉
(三)终审法院下沉的影响
四、刑事审级结构的扁平化
(一)法院等级与刑事审级的过度偏离
(二)刑事审级结构扁平化的缺陷
五、结论
第七章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反思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功能
(一)救济或者纠错功能
(二)监督功能
(三)规则治理功能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短板
(一)流于形式的法庭审判
(二)审理与裁判的分离
(三)事实认定无法集中于一审的弊端
三、刑事上诉审程序的功能虚化
(一)书面为主的审理方式
(二)流于形式的上诉审理
(三)事与愿违的自行纠错
四、规则治理功能的失位
(一)缺乏创造性的法官
(二)名不副实的法律统一适用
五、结论
第八章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原则反思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审查原则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三)审判监督原则
二、简化版的第二次第一审
(一)全面审查的理论误区
(二)不堪重负的第二审法院
(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控制
三、难以获益的刑事上诉
(一)上诉不加刑的有限性
(二)变相的不利益变更
四、审判监督的异化
(一)审判监督方式的扩大化
(二)审判监督的行政化
(三)审判监督异化的危害
五、既判力原则的缺失
(一)颠倒的刑事救济
(二)刑事再审程序的普通化
六、结论
第九章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技术反思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技术
(一)初审程序与上诉程序的有限分工
(二)刑事抗诉与刑事上诉的区分
(三)事实审理与法律审理的混合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同构性
(一)“扬短避长”的事实认定
(二)事实审理中心的上移
三、初审程序与上诉程序的同质化
(一)初审程序与上诉程序的功能趋同
(二)刑事审级同质化的主要原因
(三)刑事审级同质化的局限
四、希望渺茫的权利救济
(一)看起来很美的权利上诉
(二)发回重审的功能异化
(三)刑事抗诉的片面化
五、结论
第十章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改革反思
一、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两审终审制的逻辑基础消逝
(二)两审终审制的内在局限性
(三)两审终审制的运行陷入困境
(四)顺应司法规律的迫切要求
二、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误区
(一)审级制度改革的浪漫主义
(二)审级制度改革的堆积木思维
(三)事实与法律的不可分性
三、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技术性障碍
(一)司法权的行使方式
(二)检察院的超强地位
(三)上诉审的司法技艺
(四)法院的设置与管理
(五)过低的律师参与率
四、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深层次困境
(一)司法权的泛化
(二)司法权的定位
(三)司法的独立性
(四)事实真相主义
(五)刑事诉讼构造
五、刑事审级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夯实司法金字塔的根基
(二)通过司法程序解释法律
(三)强化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审判权威
(四)全面审查原则的有限化
(五)禁止不利益变更的确立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一、国内著作
二、译著
三、英文原著
四、英文论文
附录
一、刑事案件统计数据
1.全国法院刑事案件上诉率情况统计表
2.全国法院刑事案件再审率情况统计表
3.全国法院刑事二审案件收结案情况统计表
4.全国法院刑事再审案件收结案情况统计表
5.全国法院刑事二审案件开庭情况统计表
6.全国法院刑事二审抗诉案件情况统计表
7.全国法院刑事再审抗诉案件情况统计表
8.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刑事申诉案件情况
9.全国法院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情况
1.刑事二审抗诉案件与刑事上诉案件处理结果比较
二、图表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