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文库:校长风度》:
现代每个人的成长几乎都要经历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石,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敦复从小就享受到了让人羡慕的家庭教育。
世居无锡堰桥镇村前村的胡家是一个望族,诗书传家,先祖胡瑗是北宋鸿儒、著名教育家,曾出掌苏州府学和湖州府学,主修“明理达用”,卓有声誉,被公认为宋代儒学宗师。宋神宗称他为“真先生”,清初在无锡惠山之麓、天下第二泉旁建专祠祀奉,占地四亩;后又购四十亩祠田,保证其日常开支。因战乱,祠堂受损,胡敦复的父亲多次捐款维修。
从胡瑗至胡敦复历三十一代,胡敦复的祖父曾任桃源县(今泗阳县)教谕,清末举为江苏省咨议局议员,民国初曾任临时省议会议员,颇有社会声望。对胡敦复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父亲胡壹修与叔叔胡雨人。
胡壹修与胡雨人昆仲终生情深意笃,志同道合,既会“聚财”也会“散财”,致力于地方的复兴。他们经营了许多事业,如养鱼、制陶、植桑、养蚕、经商、开荒;他们将一部分经营所得敬恭桑梓,如架桥铺路,筑坝围堤,开浚河道,兴办学校,助贫扶孤,调解纷争。尤其是在地方上开建公园,创办图书馆,这在当时全国的乡村都是领风气之先的。胡氏兄弟在无锡人气极旺,是深受民众爱戴的地方士绅。
胡敦复曾这样评价父亲胡壹修:“综观先严生平,急公好义,乐善不倦,而自奉至俭,自视淡然。……其待人接物也,如冬日之日,有吾先祖之遗风。其为人谋也,无问远近亲疏,一尽忠恕之道。其致力公务也,夙兴夜寐,念兹在兹,所谓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者。其设计经营一切事业也,以至少之财力,收至大之效果。虽力所不及者,亦能随机应变,因时制宜。”父亲对胡敦复的影响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喜欢做实事,为社会谋利;另一个则是奉献精神。
与其兄有别的是,胡雨人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教育上。他二十一岁考中秀才,三十一岁(1898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院,1900年,胡雨人赴日本留学,是当时在日为数不多的公费留学生(1896年,中国有十三人赴日留学,1901上升到三百人)。1902年回国后,他曾担任多所学校的领导,并先后任北京女子师范教务长、校长,江苏南菁中学、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宜兴中学等校校长。他是中国近代教育的第一批开路先锋之一。
胡氏兄弟俩思想前卫,乐于接受新知,信仰天主教。在旧学盛行,新学饱受争议,众人依旧按科举的指挥棒做功课时,兄弟俩比他人领先一步,让下一代抛弃科举老路,去大胆追求西学。早在1897年,已过而立之年的胡雨人在南洋公学读师范时,便让十一岁的胡敦复跟他来南洋附小学习;1900年,兄弟俩又让九岁的胡明复(敦复二弟)、八岁的胡刚复(敦复三弟)、六岁的宝如(胡壹修的小弟)跟随一位在华日本人学习日文。1901年,兄弟俩开设家塾,有男女学生十多人,课程十几门,为方便请外语老师到家塾上课,曾把家塾迁至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附近与无锡市中心三等学堂旁。
1902年6月,在弟弟胡雨人的建议下,胡壹修亲送敦复妹妹胡彬夏与敦复的未婚妻华桂馨进入东京实践女校学习(时中国女孩尚不能走出家门求学)。同年冬天,胡氏公学在堰桥镇村前村成立,次年设女子部。江苏巡抚获悉此举,立即下令各地严厉禁止设立女子学校,以维护纲纪。于是女子部仍托名家塾,由有文化的胡雨人妻子继续主持,三年以后禁令取消,才正式并入公学。上述胡氏兄弟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皆为非常之举,震世骇俗。1906年出版的《锡金乡土地理》如此介绍堰桥,“镇之望族为村前胡姓,留学外洋及外省者不少。居民多入天主教,教民子弟,皆就学于上海徐家汇教会学校。”胡壹修胡雨人的一言一行,不仅让胡敦复兄弟姐妹领先一步接受西学,得以赢在起跑线上,使他们一招鲜而处处先;同时父叔昆仲那独到的眼光、大胆的举动、不断取进的精神、事业家的情怀也深刻影响着胡敦复。
与同龄人只读四书五经相比,胡敦复是幸运儿,他的启蒙教育兼有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科学两种色彩。十一岁之前,胡敦复在家接受叔叔的指点,打下了坚实的国学根底;十一岁之后,在叔叔胡雨人的安排下,他考入了南洋公学附小(时称外院)。那时,从无锡乡下到上海只能乘坐木船,一百二十公里的水路却要用几天时间。开埠半个世纪的上海名声在外,高楼林立,机器轰鸣,城市繁华,灯火通明,小小年纪的胡敦复坐在船上,看着岸边的风景,对这个即将到达的大都会充满着向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