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尹喜会青革老子与尹喜青羊肆约会一事,最早记录在西汉扬雄(公元前53年一公元18年)编写的《蜀王本纪》上。
扬雄是成都人,原为著名的辞赋大家,可是他却认为这种文艺写作,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他真正热衷的是研究天文历法、各地方言和西蜀古史。他通过调查研究写成的这部《蜀王本纪》,使许多濒于湮灭的古蜀口头传说,变成文字记录,这才避免了流失。
古蜀国所在的成都平原,西和北有龙门山,东和南有龙泉山,挡住西伯利亚寒流和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造成一种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使它有年均18摄氏度的气温以及每年1000毫米左右的降水量,成为一块风光和暖的宝地。大约6000年前,就有从秦岭而下的人皇族,到此开发;在平原西边的岷江流域,有蚕丛氏开始建立蜀国;后来的鱼凫王,活动领域延伸到沱江流域和平原腹地;接着是杜宇王朝,政治势力已经扩充到平原大部,经济组织已经进入农耕社会,那时已到了西周时期。这些被扬雄记录下来的史迹,近年由三星堆和金沙考古发现所证实。
农耕社会的民众,需要定居生活。过去以氏族为单位聚在一起,捕鱼猎兽,随环境变迁而不断搬家的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居住区渐渐形成都邑。相传古蜀就有三大都——广都、成都、新都。
最早的蜀王蚕丛,传说都于瞿上。这一古地名,宋代《路史》记在四川双流牧马山台地处,很有道理。远古先民害怕洪水,邑聚往往安排在半山或丘陵台地上。双流的古名正是“广都”——它应该是古蜀国最早建立的都城。
蜀王鱼凫的邦国比蚕丛的大得多,靠近岷江的温江鱼凫城,宋代已有记录。1996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那里真有4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城墙用土夯筑,又宽又大,边坡非常平缓,好像防洪堤。整个城墙将城区包围成一个巨大的六边形,仿效蜂巢。那一年,考古人士一口气在岷江两岸发现了6座古城,鱼凫城算是形状最奇特的一处,而且面积广阔,时代古老。
杜宇王朝的都城叫作“郫邑”,比现在的郫县更靠近北部山区,随后慢慢向平原迁移,达到现今郫县的古城村。1996年考古工作中,真的发现了4000年前古城遗址,那座城略显长方,面积比鱼凫城小。
虽然这时的成都,名字还不见经传,但从经济中心向南迁移的趋势得知,实际上那里已经是相当具规模的邑聚了。在20世纪后期,成都城区中心的十二桥,曾经发现商代房屋建筑群,全部是木材榫接结构,有的房子分上下两层,考古学家称为“干阑式”。有的房子开间颇大,有点像宫殿。在修建岷山饭店时,工人开挖基坑,发现了一大排倾倒下来的楠树,非常粗大,显示是在一次特大洪水中冲倒的丛树。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条打鱼船和一顶斗笠,大概当时也在洪水中倾覆。这些迹象表明,早在杜宇王朝以前,成都就成为名副其实的“都”了。
至于新都,明显就是最后建立的大都,所以称“新”,现在地名完全未变。
春秋时期,由于治服了危害古蜀国计民生的大洪水,开明王朝和平地替代了杜宇王朝。蜀国国力更加强盛,连西部的秦国,也存在几分畏惧,经常派使臣来修好。开明时期的政治轴心更加南移,成都实际上已成为国都。《华阳国志》说,那时成都有条赤里街,是当时政治机构所在地;古人按照五行学说推测,火色赤,位于南方,所以赤里街应该在城南一带。这一推论,四川大学任乃强教授并不赞成。他认为,成都东山台地上,泥土颜色发红,叫作赤里,名副其实。古蜀先民,爱好在台地上生活,因为不受洪水侵袭,所以那里很快形成一条街,比较热闹。蜀王官室在这里修建,显然看重这里的安全条件和深厚基础,哪会选择水泽满地的城南?
老子和尹喜雅会的青羊肆,究竟在成都什么位置?如果按照五行说法,木色青,主东方,就应该在城东了,其实大为不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