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共青团改革的对话录,对话时间是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之前,是一个从事共青团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一个担任团市委书记的实践工作者关于共青团改革的对话。
认识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是一种缘分。2012年底,我在北京参加第8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晚上一个精明的小伙子敲开我的房门,自我介绍是中山团市委的丁凯,特地过来和我探讨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创新。当我听说他们在中山的改革正在申报中央编译局第二届中国社会创新奖时(后来获奖,受到全国关注,中央编译局专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题,对中山展开调研,认为群团组织与社会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遵循“先释放增量,后激活存量”的改革规律,群团组织的枢纽型建设,实际上意味着“与现有体制优势相结合”,这是转轨国家依托原有资源优势,“交易成本最低”的制度创新之路),我内心顿生敬佩,对这个事业心强、思路开阔的小伙子心生好奇,于是开始了我们之间不断的理论和实践的交流互动。2013年后,中山共青团的工作也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我曾几次前往中山调研,丁凯的思想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的关于共青团改革的文章我也格外关注。在中央团校举办的全国团市委书记轮训中,我还选用了中山共青团改革的一些案例,引起了全国团市委书记的热议。
2014年8月,我应邀到中山授课,课余我与丁凯进行了8小时的深度交流,就共青团改革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形成了这本书的一些最核心的观点。今天我们把它细致整理出来,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一种尝试。在我看来,从事共青团研究如果不和实践工作者交流,理论将是苍白的,而实践工作者又需要借用理论的视角才能提高实践的普适性价值。因此,最好的共青团研究应该是产生在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中,但这种机会很难遇到。今天有了这个机会,努力做个有心人留下来,我认为很有意义。
我并不认为中山共青团的改革思路就是最好的改革模式,有的地方我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个在对话录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基于丁凯的改革站位(他多次讲他更关注的全团核心战略问题)和我作为理论工作者的普遍性的站位,我们的对话还是可以视作一套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理论。这些思考有的比较传统,有的正是当前热议的团的话题,有的甚至很超前,并不完全成熟,但却是对共青团改革的一种眺望。
2015年,中国共青团到了不改革就难以继续发展的时刻。2015年10月9日,团中央在人民日报一文《积极稳妥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表,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这话很重也确实符合实际。这么些年来,共青团为什么脱离了青年群众?共青团组织设置是否远远落后于青年实际?共青团在网络上的作为是否还不够大?共青团的服务是否还未能满足青年的多元需要?团干部的作风是否存在严重的“浮漂”和小官僚现象?如何更好地完成政党交给共青团的政治任务?如何进一步在社会中寻找青年工作的资源?如何增强共青团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面对如此之多的青年社会组织?这些尖锐的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下决心、花力气自我革新,切实整改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些问题在这本对话录中都有所涉及。期待中山的改革能给团组织破题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为了大家更方便地阅读此书,了解对话中的一些核心观点,每章开头我们都选编了对话精要,结尾也附上了中山共青团近些年改革的一些具体材料作为理论的说明。
本对话录的编排也遵循了共青团研究的理论框架。在环境章(共青团改革的背景)中主要说明了共青团发展的两大理论问题: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在根本章(共青团改革的起点)中主要说明了共青团的核心职能;在变量两章中(伙伴与阵地)揭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与过去最大的不同——青年社会组织和网络新媒体;在战略两章中(凝聚力吸引力和有效覆盖)说明了当前共青团最核心要解决的问题;在动力章(改革的推动者)讲述了团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在系统章(改革的系统优化)中讲了团组织发展的系统优化和持续发展问题。对共青团发展的环境分析、职能分析、变量分析、战略分析、动力分析、系统分析等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共青团的基本规律,本书由此行文,也算是对共青团理论的一个基础普及。
感谢丁凯同志的理论热情,希望更多的共青团实践工作者参与到与理论工作者互动的队伍中来,共同推动共青团的理论创新。
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正在美国波士顿访学,重点研究世界青年组织的发展,观察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和两党的青年战略。在研究中我深深地感到,世界各国政党都在谋求得到青年人的支持,青年组织的发展也要站在世界文明发展最新成果和更宽阔的视野上进行谋划及设计,青年兴则国家兴,这绝非空穴来风,在此过程中,青年组织大有作为。
吴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