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经济活动 资本扩张 科技与进步 金融与债务 战争与和平 发展与未来
国家兴衰 社会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不断困扰着我们:自己的劳动力如何被商品化?工厂的利润从何而来?贫富差距如何越拉越大?为何社会愈富裕,中产阶级的日子愈难过?为何年轻一辈的向上流动性愈来愈差?为何科技生产力一日千里,我们的工作压力却愈来愈大?国家对经济和个人有着怎样的影响……
要了解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世界又将如何变化,以及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面对和努力的方向,本书从资本衍变的角度给出了明确的启示。全书以高屋建瓴、大开大合的恢弘气势,引领着历史一路走来,读后让人顿有拨开迷雾的清澈感、超脱凡俗的彻悟感。在这个世上始终做个清楚明白之人——这是本书带给每个人的具现实意义的价值!
本书深入探讨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始源、特征、本质和可持续发展诸问题,试图揭示“世界深层矛盾的根源”。通过对历史现象和进程的分析指出,资本总是无休止的“逐利”,并在逐利的过程中,牺牲了人的尊严和生活,破坏了大自然,加速了地球暖化。用八个字来形容资本主义本质以及酿成的恶果就是:“利竞资膨、毁灭世界”。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蓝本,同时吸收了国外有关资本研究的新成果和主流思潮,以资本为论证原点和研究重点,回顾了资本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从批判的角度,浓墨重彩地对当前资本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各种尖锐矛盾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尝试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资本主义重建或改良思路和举措。这些主张和思路,对于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具有启迪价值。
本书高屋建瓴、大开大合,把资本主义置于人类发展史的宏观架构中对照分析,并阐述了世界变化的特点和指出了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从未休止的“不平等游戏”
(一)世界的财富愈来愈集中。在残酷的市场竞争(大鱼吃小鱼、赢家通吃)以及较隐蔽的非市场竞争(政治游说、官商勾结)之下,财富愈来愈集中(富者愈富)几乎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我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有人会指出,所谓“富不过三代”:一来富有人家的子女可能耽于逸乐不思长进,最后将家财散尽;二来富豪在离世时会把家产分配给众多的子女(俗称“分身家”),而一代一代下去会令财富愈分愈薄。
上述的说法固然有其道理,但我们若放眼世界以及历史,便会看到颇为不同的现实。不错,不少新冒起的富豪经历一两代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也有富甲一方的世家大族可以跨越百载以上:15至18世纪兴盛于佛罗伦萨的梅迪奇家族(the Medici)是著名的例子。更为人所熟悉的,还有19世纪至今的德国罗斯柴尔德家族(the Rothschilds)、英国的巴林家族(theBarings)以及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the Rockerfellers)和摩根家族(theMorgans)等跨越世代的豪门富户。在企业方面,英美的英伦银行(Bank of England)、花旗银行(City
Bank,今天称Citigroup)、劳埃德保险公司(Lloyd's)和杜邦化工(DuPont)等都有超过200年的历史。而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建立的企业如三菱重工等到今天仍然举足轻重。
家族生意会因“分身家”和“富二代”“富三代”不长进而走向衰落,但股份公司的兴起、企业主权与治权的分家以及企业间的收购合并(M&A)等,都是能够绕过这个障碍而有效地延续企业王国的方法。2008金融风暴更使我们看出,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投资(投机)经营出现问题时,恃着企业规模“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而威胁政府拿纳税人的钱作出拯救(bail-out)。事实上,除了破产倒闭了的“雷曼证券”和被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收购的“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之外,其余那些贪得无厌而闯下弥天大祸的金融机构,其规模于事后不但没有缩减,而是较金融风暴之前还要大得多!
2011年9月的数据显示,美国最大的6所银行—“美银”(Bank of America Corp)、“摩通”(J.P. MorganChase & Co.)、“花旗”(Citigroup, Inc.)、“富银”(Wells Fargo& Co)、“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与“大摩”(MorganStanley)—总资产值占了美国GDP的63%以上!相比起来,1995年的“六大”只占GDP的17%左右。
在以上的巨量财富集中的背后,是已经脱离了“家族生意”的超级跨国企业王国的兴起,这当然是垄断性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可算是这些跨国公司的前身,但它们随着荷兰海上霸权和大英帝国的衰落而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一日千里,这些垄断性跨国企业以全新的面貌再次登场,它们在20世纪下半叶的发展是最为惊人的。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1950年与2010年这六十年间的变化,无论我们选取的是哪一个行业(金融、能源、农业、矿业、食品加工、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电子工业、通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制药、医疗设备、电影、音乐软件……),排在头五位的跨国企业所占的全球市场份额,皆由之前的不到10%,激增至今天的超过50%。不用说,这种寡头垄断的世界经济秩序,是对自由经济理论的莫大讽刺。
还有,随着金融资本主义的急速膨胀,世界上一些人已经可以完全不事生产而成为巨富,投资专家索罗斯(George Soros)和巴菲特(WarrenBuffet)便是最好的例子。当然你可以说他们进行投资也花费了大量心血,但他们的活动没有为人类创造任何实体财富也是事实。
而另一方面,一些从事实体经济生产的企业,则愈来愈“不务正业”而投身于金融炒作中。于2000年轰然倒闭的“安然能源公司”(Enron)固然是臭名远播的例子,而于2008年金融风暴期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宣布破产而要政府动用500亿美元来拯救之时,竟被揭发公司至少有一半资产并非用于汽车的厂房和机器,而是“投资”高风险的衍生金融产品。
伴随着财富极度集中的,自然是贫富悬殊加剧的趋势。由学者搜集的数据显示,今天地球上不足15%的人,拥有了超过80%的财富,并且制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污染。在富裕国家中,一些人每月所赚的,可以较贫国中的人民一生所赚取的还要多。乐施会(Oxfam)一份最新的报告(2014年1月)显示,世界上最富有的1%的人坐拥全球46%的资产。而全球最富有的85个人,其财富的总和竟然等于全世界最底层的50%的人的,也即等于35亿人所拥有的财富。
与此同时,世界银行(World Bank)于2008年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天只能靠不足2美元生活的人口达27亿,而只能靠不足1.25美元生活的也达14亿。(20世纪初的全球人口是16亿)世界银行至今(2014年)未发表最新数据,但一众专家都相信,在金融风暴冲击下,西方富裕国家自身难保,对贫国的援助自是有减无增,所以情况只会变得更差。
自有文明以来,便有贫富悬殊现象。但过去数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的急速发展并席卷全球,这种现象已经到达一个空前的地步。今天,不少超级富豪已经连头等机舱也不坐,而只会坐私人豪华喷射飞机穿洲越洋。在印度或巴西等国家,一些富豪为了避开挤塞不堪的市内交通,即使在市内也会乘坐私人的直升机往来。
在以往,所谓“穷不与富敌、富不与官争”,即使豪门多么有钱,也不会太过招摇,以免惹来统治者的不满。例如我国古代的平民阶级不能随便穿着黄色及紫色的衣服,以及装饰用的龙只能有四爪而不能有五爪。但到了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财富的势力已经凌驾在政治势力之上,“政治献金”的“胡萝卜”和“撤资”的“大棒”被齐齐运用之时,统治阶层也可被资本家玩弄于股掌之间。往后我们会看到,这对民主政治已经构成重大的威胁。
第一部分 论证篇
第一章 人类早期的社会经济活动/003
第二章 “压迫”与“剥削”的历史/009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利润的起源/016
第四章 货币、利息与金融的崛起/022
第五章 工业资本主义:利润何来?/030
第六章 四个不等式/044
第七章 劳动力商品化的后果/054
第八章 资本扩张的内在逻辑/067
第九章 资本扩张的深远影响
—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078
第十章 资本扩张的深远影响
—从经济危机到生态灾难/086
第十一章 国家扮演的角色/097
第二部分 历史篇
第一章 商贸资本主义简史/107
第二章 欧洲封建制度的兴衰/111
第三章 新航道开辟与全球掠夺/115
第四章 圈地运动与无产化/121
第五章 文艺复兴、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126
第六章 金融与债务的崛起/134
第七章 科技爆炸与物质丰盛/143
第八章 自由民主与现代性/150
第九章 全球化下的战争与和平/159
第十章 革命与改良的失败/168
第三部分 未来篇
第一章 历史并未终结/179
第二章 “第二次分配”与“公共物品”/186
第三章 深层次的经济改革/200
第四章 从市场监管到社会企业/214
第五章 从“约制资本”到“经济民主”/220
第六章 环境灾难与“后增长繁荣”/228
第七章 重建方略/242
结语/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