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则国家治。街道在城市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在北京市落实首都新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进程中,西城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近年来,西城区围绕做好“四个服务”,坚持“抓街道、街道抓”,深入推进区域发展转型和管理转型,不断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街道加强区域党建、统筹辖区治理、组织综合执法、指导社区建设等职能;15个街道立足自身优势,融入发展大局,积极探索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其丰富实践为首都城市治理创新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价值。《北京街道发展报告 No.1 椿树篇(2016版)》立足椿树街道辖区面积小、人口密度较大的特点,围绕构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建设区这一主题,贯穿“提升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水平”“服务保障首都职能履行和提升服务品质”两大主线,对椿树街道的发展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重点就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教育功能实现途径、本土文化价值回归与社区认同的实现等主题展开讨论。同时,立足椿树街道发展实际,对“双核双向360度”社区工作者绩效管理体系、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分级分类、分区分片”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琉璃厂南侧文化产业辐射带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乐龄幸福吧”养老服务新模式、“手拉手”信访工作法、廉政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化模式等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北京街道发展报告 No.1 椿树篇(2016版)》结合椿树街道行政区划管理幅度小的实际情况,以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小而精、小而美”的精准治理模式,明确“创新、平安、靓丽、文化、活力、温馨”六大椿树品牌战略目标,建议椿树街道整合区域化资源,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