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干部经常缺课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情绪和进度,而且还在一般学员中起到很不好的示范效应。1952年定海县白泉乡第八村冬学开学时报名的有140多人,上课几天就只剩下50多人。洞岙乡第八村冬学开学时有204人,两天后实到的只有150多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村干部不上学,学员很不满意,有人反映说:“干部不来读了,我们读了有啥味道!”乡村干部是执政党和政府在基层社会的代表,对普通农民来说,他们是可供模仿的对象。普通农民想的是,如果干部犯错,即使自己跟着犯错,也自然可以免责。正是在这种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乡村干部的消极影响才造成塌方式的结果。
再次是部分乡村干部不能很好地将开会与农民业余教育结合起来。1951年12月棉海乡一村冬学开课后,起初学员们学习热情很高,每天上冬学都很踊跃。及至1952年年初,征粮工作开始后,该村村干没有将其与冬学结合起来,日夜在村政府开会,冬学大门也被关闭起来。有学员去上学,见大门紧闭,都失望而回,并说,“现在既然把冬学办起来,依然闭着门。这样下去,比旧年(指去年)的冬学更不对了。”冬学教师杨道兴和蒋茂昌要求村干共同把冬学搞好,结果村干仍马马虎虎予以应付,这样冬学不得不停课四天。后来,村里要进行水利建设,村干召集农民开会又没结合冬学工作,因此又停课两天。1952年定海县岱中乡七村冬学和余姚县新伟乡冬学刚办起来的时候,上学的人很多。后来因为干部不重视,三天两头开会也不注意配合冬学,还硬拉冬学教师去开会,结果导致许多学员对读书失去兴趣。岱中乡七村冬学从90多人减至20人左右;新伟乡一村冬学从70多人减至20多人,该乡32个冬学教师中,只有7个还经常去上课。1953年春耕时,嵊县三塘乡因为互助合作组织已有新的发展,而互助组每天晚上要开会安排生产,农民没有时间再去上课,不少民校因此停课。开会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工作方式,而会议多更是这种工作方式众所周知的特点。开会和业余教育大多都是在晚间进行的,两者在时间上必定存在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乡村干部不能将开会与农民业余教育结合起来,冬学和民校就不能避免垮台的命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