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法学教育的“系统集成”改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8544
  • 作      者:
    杨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可借复本: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东方青年学人文库”丛书之一,是一部探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专著。
        近几年,中国高校法科毕业生畸低的就业率使教育界、学术界不得不开始反思中国法学教育现状。严峻问题的背后,实际折射的是过往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作者聚焦于当前中国法学教育中的问题、挑战和突破口,认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衔接需要更为合理地分配资源,以法学教育考核的实效化为切入点,应当把法学院高级法律职业教育的入口作为甄选法律适才适性者的起点,让法学院承担起一般性胜任力的培养,并相应地享有实际的资格评估权力,最终建立起学科教育、一般职业教育、定向职前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环节衔接。

作者简介

      杨力,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企业法务研究中心主任、司法大数据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商事法务评论》主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家CSR智库首批专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当选“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社科新人”等。曾经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政法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等机构工作研修、访问或博士后出站,多次受邀在中国大陆、新加坡、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的学术、实务机构或国际研讨会中演讲、专题发言、点评或主持。已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相当数量论文被《新华文摘》等三大刊全文转载。

内容介绍

      《中国法学教育的“系统集成”改革》聚焦于当前中国法学教育中的问题、挑战和突破口,认为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衔接需要更为合理地分配资源,以法学教育考核的实效化为切入点,应当把法学院高级法律职业教育的入口作为甄选法律适才适性者的起点,让法学院承担起一般性胜任力的培养,并相应地享有实际的资格评估权力,最终建立起学科教育、一般职业教育、定向职前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环节衔接。

精彩书摘

第一章中国法学教育的问题、挑战和改革突破口

第一节两大传统的核心问题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历轮法学院排行,以学术条件为主要标准,已数度引起质疑。然而,不少年度性颁布的中国法治蓝皮书显示,法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跌至文科专业平均线以下,甚至曾经位列文科毕业生倒数第一,颇令在校及毕业人数已经雄居世界前列的中国法学专业备感尴尬。显而易见,与当下热衷学术排行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畸低的就业率已迫使有关人士对中国法学教育现状进行反思。

严峻问题的背后,折射的是过往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其中,21世纪以来兴起的法学院系盲目扩张之忧,以及历经数十年仍未有相应改变的法科教育体制乏力之痛,已为共识之两大核心问题。


一、 粗放扩张与质量滑跌的逆向性

较长时期以来,中国法学教育的质量逆向于迅疾发展的法学教育粗放式扩张,呈现持续下滑并广为诟病。诚然,从满足于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法律人才之需,到紧跟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而力推扩招之政策,继而再到顺应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完整而抢上专业占领阵地,中国法学教育的确抓住几次机遇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不过,目前中国设立法学院系的高校早已多达630多所,30年来增长了100多倍,法学教育的专业设置总量呈现出了溢超整个社会可容纳程度的苗头;同时,仍然相对滞后的法学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条件的简陋,又日渐形成了对法科教学质量的刚性制约,甚至许多法学院不得不退而满足于应试教育,它使“许多优秀人才像在流水线上那样,被造就成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中等之才”。梁慧星:《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忧思》,《法制日报》2007年1月14日第2版。

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法科毕业生就业率的逐年下降,尤其是到了2009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触摸到了一个“质”的底线,法科生们的就业率竟然滑到了文科毕业生的末位;这一问题的连锁反应就是,原为热门专业的法学本科专业出现了未完成招生计划,以及相当比例的优秀学生不再选择法学专业等新的情况。不仅如此,徘徊于数量与质量之间的逆向效应,还更为深刻地表现为法科毕业生的结构性失衡。法科生们的数量急剧上升,除了整体质量下滑的原因,又深陷于“过剩”与“紧缺”的错位格局。过剩的是中间、低端产品,而能够参与国家内外决策治理的高端法律人才依然缺乏。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至今中国扮演经济问题立法的主角仍多为经济学家而少有法学家,深谙涉外事务的多为来自外域的“中国通”而少有本国的“外国通”。显然,符合实际的职业需求才是制约人才供应的最重要因素,那种认为“增加供应会创造需求的想法是错误的”。苏力:《中国法律技能教育的制度分析》,《法学家》2008年第2期。

因此,法学教育迅速扩张的逆向效应产生了四个极为突出的问题:第一,名不副实,存在大面积的教学质量问题;第二,供过于求,具体表现为法科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掉在末位;第三,用非所学,现实法学教育的目标和设置,难以对接迫切的高层次人才之需;第四,学而不用,低层次的法科生过度生产,使得就职的多数人都在从事与法律无关的工作。显然,如果这样尴尬的局面不能尽快扭转,法学教育就将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


二、 法科教育体制设计的承载之困

以上数量与质量的倒差,反映的只不过是结构性矛盾的一个侧面,长期形成的中国法学教育的各类体制载体,同样陷入了不同的困境。

从本科教育看,隶属教育部的综合性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创设之初,旨在培养的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人才;而隶属司法部的政法院校的本科教育,目标则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等应用型人才。可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两条进路的目标逐渐趋同,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人才要求,也不适于应用人才之需。故此,法学本科“就业难”成为通疾,法学本科存废之议也由此而生。为了破解狭窄的就业入行门槛,国家司法部“破冰”允许在校的大三生参加司法考试,这一政策虽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本科就业,但也进一步把不少法学院系推向了应试教育的深渊。毕竟处于巨大横向压力中的法学院,没有哪个敢于轻视就业率以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率的司考通过率。相应地,腹背受敌的处于夹缝里的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究竟何去何从?

那么,法学硕士又是怎样一种景况呢?目前,法学硕士参照前苏联的副博士学位,旨在培养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且往往倾向于附和导师专长而局限在较为狭窄的专业知识结构里。但是,如果说十年前法学硕士还有望进入高校院所从事教研,那么研究生扩招步入快车道以来,此路已基本不通。除了极少数攻读博士学位,多数法学硕士都选择参加司考而进入法律实务部门。换言之,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只能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而培养目标却仍坚持学术取向,客观上造成法学硕士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和左右摇摆。比如,律师的法律服务需要综合性法律知识,法院强制要求法官进行审判业务岗位交流等,都使得口径偏窄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屡受挑战。因此,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法学硕士教育也已渐入窘境。

既然中国的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教育存在弊端,那么,对于已施行较长时间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又能否完成专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协同呢?

无疑,设计之初的法律硕士制度面向非法学本科毕业生,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并以职业教育为理念,区别于以研究为目的及对本科专业不设限制的法学硕士。此后,当逐渐意识到比较成熟的法学教育应以法律职业为导向后,又迅速推出了面向法学本科的法律硕士。

然而,新式法学人才培养的匆匆建制与落实的软实力之间存在巨大落差。相当数量法学院的法律硕士教育在培养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要么依旧是本科教育的简单复制,抑或与法学硕士教育没有实质差别。其突出表现为办学形式封闭,缺乏法律实务部门的参与和引导;人才培养过程不健全,缺少必要的岗前法律职业技能培训等。因为法律硕士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脱节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政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通常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乃至干脆排除在招考范围之外。由此引发的多米诺效应,就是中国多数的优秀本科生不会轻易放弃原来的专业改读法律硕士,即使是为了提高就业能力改读法学的法律硕士专业学生,在少量优秀者进入法律职业后,他们也因专业基础欠扎实而被认为甚至不如本科生。而法学本科生们也往往只有申请报考法学硕士的竞争力相对弱者,才会不得已转而选择面向法学本科的法律硕士。教育质量低、就业能力弱、学生生源差,如此环环相扣,往复循环,已使得中国法律硕士教育在持续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第二节法治中国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是改革迈向深水区后提出法治中国建设在人才培养上的新要求。无论是继续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还是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律专业人员管理制度,尤其是建立起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等职务序列,以及新式地提出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抑或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等,无疑都对新一轮的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而对于以后法学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挑战,除了更加精细入微的“环节性”和“细部化”改革,还必须从所培养的法科人才乃是作为市场经济中生产力革命的核心要素加以审视。这样,法学教育之功能就不仅是简单的创造和传播知识,更加是作为积蓄推动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人力资本重镇。


一、 以“人本”为中心的改革新范式

可以说,中国法学教育的潜在价值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及新兴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而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之后被党的法治中国建设决定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毋庸置疑,由于市场经济递进式转型及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极端复杂性,中国法学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改革模式一度被错误理念所肢解和误导。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不少院校的法科人才培养早已纳入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框架,因而无论其内涵还是其使命,都超越了传统上法科只是被视为经济或政治手段的工具论的狭隘视野,确立起了以倡行市场经济亟须的法律职业人才为起点和目标,迅速构建法科新的竞争优势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法学教育正在出现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人本”为中心的改革范式新变化。

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新设公职和公司律师,更加强调职前培训,国家双千计划实施等一系列举措,都让法治中国建设在法科人才培养上可圈可点。开始着力于关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这种重心的位移必将进一步推动法科教育改革的新一轮发展。长期以来中国经受了比较多的经济与体制转型,许多累积性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比如,国企大面积脱困和银行不良资产解套仍步履维艰,直接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初级产品过剩、心理预期低迷等一系列问题。但由于党和国家审时度势,采取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和适度的货币稳定政策,国民经济又开始稳中有升。特别是启动高等教育消费后,形成了一个由需求驱动、创新带动和政策推动三位一体的高端区域,成为唯一持续保持消费和投资两旺的卖方市场。这一现象根本地反映了市场竞争侧重点的悄然转移,也就是人才日益成为争夺焦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球性市场几乎都经历了从产品竞争到资本竞争,再到人才竞争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说产品竞争和资本竞争只是市场经济早期的潜在规则,那么人才竞争就是市场经济发达时期即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同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需要把卓越法科生这一人力资源迅速提升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把以职业为导向的法科人力资本界定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资本。以此为导向,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积蓄人力资本、决定人才市场规模和质量的法学教育,肯定会迎来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

与之相应,现实情境中的法学教育领域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法科教育格局、不可旁落的国家法科教育主导权以及单一的法科教育制度等都被纷纷打破,富有改革创新和真正意义上的法科教育制度开始建立。可以说,法科教育领域内的各种关系出现的新气象和新局面,已使得整个法科教育向社会全面渗透,而且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错综复杂,甚至成为法治国家建设极其重要的范畴。因此,更加适应人本之需的法学教育体制改革开始被提上日程。

就整体而言,中国仍然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不过以职业为导向的法学教育的产业特性为人们所认识却经历了较长时间,甚至对这种认识至今还存在一定分歧。毕竟在具有强大惯性的计划经济框架里,法学教育长期被视为国家和社会的公益事业,国家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法学教育的投资主体。事实上,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格局中,法学教育更应被视为是一种战略性投资。当前,法学教育的投资需求能量尚未完全释放和转化为产业推动力,不过作为法学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同样迈入深水区的法学教育前期改革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为法治中国建设初步打开了通道,成为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中新的增长极。正是这种新的增长极形成,反过来又进一步促成和确立了法学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产业结构水平是竞争力的基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在产业结构中的市场特性十分薄弱,既没有机会发展为一个自足的法科知识产业,更没有条件对其他与法科相关的产业进行改造和结构推进。因此,法学教育作用比较有限,相对处于半封闭的自我服务的基础地位。然而,更为彻底的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兴知识经济的到来,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法学教育的功能,尤其是瞄准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立这一宏伟目标,使其成长空间更为开阔。为此,中国的法学教育必须进行比较全面的体制性改革,比如,转变政府职能,由过去对法学院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以增强法学科研、办学机构和自主性与活力;确立和巩固微观管理制度,既要鼓励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学以促进法学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又要加强国家的法学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以保障多元化教育在制度化轨道上运行。惟有如此,下一轮的法学教育改革才能立足于优化国家产业结构水平的高度,确立自身在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赢得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主动权。


二、 “认知偏差”和“体制缺陷”的辅正

面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挑战,今后法律职业市场的需求重点已从单纯提高法律服务产品质量,转向卓越法科人才的培养,相应的法律市场竞争的性质和产业结构的组成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无形之手”不仅会更加有力地配置法科人力资源,而且会高倍速地放大卓越法科人才的知识价值。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新阶段法科人才基于竞争中处在资源、技术和机会不平等的前提之下,导致仍然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差和体制上的缺陷,使得以后的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仍然面对许多新的课题。

一方面是认知上的偏差。从产业的角度,广义上的法学教育既包括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高等学历教育,又蕴含技能化和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产权的角度,法学教育既有公立大学或学院,又有私立大学或学院;从组织的角度,法学教育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和社团教育等;从技术的角度,法学教育既有封闭性的“围墙”教育,又有开放性的远程教育。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在人们社会需求多样化和成才价值多元化的引领下,其内涵和外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潜力和市场前景都十分诱人。然而因为原有理念的长期束缚,中国法学教育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认识偏差:一是简单地视法学教育为服务和保障政治或经济的工具。二是将法学教育机械地定位在意识形态领域。三是狭隘地认为法学教育投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盲目拒绝和排斥非公有制投资主体。四是法学教育指导思想上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性格养成;重偏科独进,轻全面发展;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法学教育市场的形成和产业化进程。

另一方面是体制上的缺陷。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起步,是建立在以组织动员为行为特征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在短缺经济时代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培养了急需的法科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恢复重建的法学教育为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法学教育在体制上的缺陷早已暴露无遗:一是缺乏高效的投入产出机制和产业通道,法科人才和知识供需失衡。不少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法科学生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科毕业生社会化的周期延长;同时,法学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而,法律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有效知识利用率也很低,用非所学即为表征,导致法学教育在为市场输送高质量的法科人力资本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效益。二是投资主体单一。包括法科机构在内的整个高等教育总体上都是由国有资本投资控制的,产权的垄断性和单一性始终没有很大的改变。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市场的严格控制政策不仅遏制了国民经济投资需求的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减缓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进程,增加了高校扩招后的财政负担,从根本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市场和教育规律的有效对接,最终极易导致包括法学教育在内的重塑高等教育机会的丧失。三是通盘意义上的法学教育没有系统而合理的结构体系。国民经济发展对法科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要有智识型人才,而且还要有技能型人才。然而,中国的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以正规的学历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意义上的职业和技能教育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同时,法学教育不单缺乏内在互为关联的系统结构,而且在布局上既没有量的规模优势,又没有质的集中优势。所以,法学教育有完整的机构,却没有完整而错落有致地形成有效分工和运作的体系。四是法学教育机构缺乏办学自主权,招生制度僵化。从决策的角度,市场经济可以视为分散、自主决策的经济制度。既然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那么职业主义导向的法学教育也必须纳入其框架,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它要求法学教育机构在招生制度、分配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投资制度等各个方面必须具有市场适应性和管理弹性,以便培养更多的法律职业适用人才。而现今法学教育的统一管理和仍然痕迹明显的指令计划制度,显然与市场规律的要求相去较远。扩大法学教育机构的自主权不仅是市场的要求,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最新要求,因为法律人才的竞争和知识的运用都在不断加速,对市场信息作出敏捷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这是原来的法学教育计划管理体制做不到的,只有不断扩大法学教育机构自主权,中国的法学教育体制才更具有灵活性和生命力。


三、 谋求国际化的涉外法科人才培育

法治中国建设特别提出了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目前面临的严峻局面是,日益变幻的全球市场已使许多有形的边界开始模糊甚至消失,区域性和世界性联盟渐成为一种潮流。在此基础上,全球商品、资本、人才的流通不断得以加强。然而,由于种族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根本利益的冲突,全球市场始终充满着白热化竞争,这无疑使得让正在努力谋求国际化的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处于更加激烈竞争的动荡和不安之中,迫切需要更加努力实现更多通晓国际标准和规则的涉外法律人才的重点和均衡培养。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法治化程度不仅是整体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也是不同世界、不同国度实现均衡发展、全面进步的标准和尺度。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比较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法治化程度首先取决于拥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法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由于起点的差距,发展中国家若不能及时在跟进和瞄准国际标准和规则上储备涉外法律人才,以此着手制订跟进和赶超战略,同时推进加以有效实施,那么类似中国被排挤在TPP/TIPP之外这样的事件仍会不断发生。因此,在中国下一轮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里,打造时间的稀缺性将取代其他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培养速度的经济性将取代数量的经济性,而这两个因素正是决定法科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的根本因素。


第三节法科院校的布局及软实力之弊


基于教育部法学一级学科评估的最新排名,更多的地方法学院已跻身前列。法学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乃至垄断于少数地方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未来法学院的竞争可能更多只有比较优势,而不再体现为全面优势。这一切的发生,与各地法学院办学资金的体制外多元筹措、法学列为所在学校优先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杰出法学人才的新一轮流动、博士点及一级博士点授权高校的大幅增加等紧密相关。


一、 缺乏“比较优势”的法科院校布局

面对法学院的日益膨胀现实,解开的症结在于“改堵为疏”,使得师资、区域、资源等各具优势的不同法学院,建立起比较优势而不是全面优势。

首先,亟待借助于系统的实证调查,全面评估中国法学院在法律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经验与教训。考察法律硕士招生单位法本法硕、非法本法硕、在职法硕,在往年各类法硕的生源数量质量、历年法硕自主招生排名变化、法硕推荐名额分配、法硕学生毕业去向、课程体系类型化、实务技能训练方式、用人市场取向、司法考试变量效应、教学方式接受程度、推行职业教育成本、推免指标适用等指标维度上的关键性数据,建立横向和纵向数据信息系统,初步地架构起法学院布局修正调整的整体框架。从法律与社会的角度,沿着简单的现代性走向反思现代化的轨迹深刻反思法学教育的方法论,可参见王泰升:《台湾法学教育的发展与省思:一个法律社会史的分析》,《台北大学法学论丛》2008年第68期。此外,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改变目前从单纯的学科角度出发的单一评价体系,重新设立科学的分类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和程序,鼓励各校对于法学教育加以适当的分类及分层,找准定位及办出特色,推动从数量为主向质量优先的转变。王晨光:《中国法学教育的结构失调与对策》,《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

同时,法科院校的内部应构建出多元化、特色培养方案。其要义有:(1)从课程设置上,完成本科所需要的法律基础科目及相邻学科群的学习之后,从本科高年级直至研究生阶段开始转入更为专业化、更为深入细致的法律职业科目,包括实务基础科目群(比如,法律文书、文献检索、法律职业伦理、模拟立法、模拟法庭、模拟事务所、模拟调解以及法律诊所等)、实务前沿科目群(比如,法律与环境、法律与社会、法律与医疗事故、法律与互联网等)。(2)在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可以针对接受法律职业教育可能就业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务部门乃至政府部门等主要特色方向,优化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进而为学生提供若干套富有魅力的多元化课程菜单,尤其是丰富实务选修课的种类和内容。(3)改变国内法学教材体系的千家一面、大同小异的现状,推出符合职业化教育需求的特色教材。除了对传统的基本概念说明、主要学说梳理,以及对学说的主流见解、反对见解、折衷见解进行精确的介绍和分析以描绘学术谱系图外,特别需要突出判解研究的说理、示范功能,以实定法为主线的法解释学叙事范式,及系列性重大实务问题的指引和动态研究。



展开
目录

法科院校的“系统集成”改革何以可能(自序)

第一章 中国法学教育的问题、挑战和改革突破口
第一节 两大传统的核心问题
一、粗放扩张与质量滑跌的逆向性
二、法科教育体制设计的承载之困
第二节 法治中国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一、以“人本”为中心的改革新范式
二、“认知偏差”和“体制缺陷”的辅正
三、谋求国际化的涉外法科人才培育
第三节 法科院校的布局及软实力之弊
一、缺乏“比较优势”的法科院校布局
二、作为体制内标杆的法科院校
三、承袭传统与新秀崛起的法学院速写
第四节 下一轮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寻找深水区改革的可选项
二、以法律职业导向为改革突破口
三、“法律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
四、回应三个典型的质疑

第二章 以职业主义为导向的法学教育论证与命题
第一节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共性分歧
一、欧美文献的两大阵营
二、亚太拉美研究的三条进路
三、“朗代尔的疑问”与法学教育的共性分歧
第二节 法学教育技术性与公共性的两难困境
一、“技术性”导向的法学教育质疑
二、“公共性”的法学教育路线误区
第三节 法学教育的“自反性现代化”思路
一、两难困境背后简单的现代性
二、走出困境的自反性现代化
第四节 职业与社会契约理论在法学教育领域
一、系统环境:功能分化的维度
二、“共变”的其他子系统
第五节 当下中国法律职业教育的若干命题
一、“职业胜任力”的低层化波及效应舢
二、法律人才培养忽略的“机会成本
三、“学科为壑”的大学单一培养建制加
四、多元化的“改革可选项”亟待整理
五、“建制化”培养涉外型的法律人才

第三章 法律家一流的卓越胜任力结构
第一节 法律职业教育何以转向胜任力目标
一、现代职业角色认知的偏顿
二、什么是“胜任力结构”
三、胜任力结构转向的优越性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九项胜任力特征
一、个人效能(personal effectiveness)
二、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
三、过程执行(working with process)
四、人际影响(interpersonal influence)
……
第四章 法律家培养与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耦合
第五章 法律家培养与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基石
第六章 “三三制”:法学教育改革模式的可选项
第七章 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蓝图和路线
附录一 职业主义导向的法律专题特别讲义范例
附录二 职业主义导向的真实案例深度研讨范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