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民生问题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党治国理政的首要问题,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不懈探索和追求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随之而来的是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在耀眼的成就背后,还有许多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严重问题存在。比如,城乡二元化差距拉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就业压力增加,教育资源失衡,社会保障水平过低且不普及,房价过高超过人民承受能力,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如果对这些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民生问题等闲视之,不想方设法缓解甚至从根本上解决的话,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现代化事业停滞不前,而且会造成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加剧,直至政局动荡。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民生,一直把解决民生问题当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自诞生之日起,党就在自己的章程上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由此开始了对民生问题的不懈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始终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生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民生理念。进入21世纪以来,“民生”一词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各种媒体舆论中: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七大着重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全面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五有”目标立即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重点。十八大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生建设60多年的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1956年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但这一时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也是新中国各项方针、政策、制度的草创时期,它对后来共和国的发展有着奠基和开创性的作用。这一阶段具有如下几个标志性的特点。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生建设翻开了崭新一页。各级人民政权建立,人民当家做主,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政治保证;恢复与发展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改善民生创造了根本的制度前提;“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二,执政党地位和执政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自成立以来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独立民主的共和国不懈努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赢得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成为掌控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初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落后的经济状况、急剧的社会变革,无不要求中国共产党迅速制定新的全局性民生理论方针政策来顺应新的执政需求。
第三,作为新中国的执政者,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采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主要依靠武力打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基本上是盲区,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当时苏联的一些经验和根据地短暂、局部的实践。从民生建设理念、民生建设内容、民生建设人才来说,原来在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分散小块根据地的民生实践远远不能满足新中国五亿人口民生建设需要,迅速制定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系统的民生建设方针政策尤为迫切。
第四,从民生建设的效果来看,1949—1956年新中国民生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在短短七年的时间内不仅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同时在发展生产力、民生建设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阶段成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建设效益最好、民生改善最显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因此,回顾、研究、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民生建设经验,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从上述四个特点看,这一阶段的民生建设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它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误与不足,对于以后几十年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的民生建设发展、完善、创新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专著中,还没有一篇(部)是专门针对这一阶段民生建设而进行系统研究的,因而本书的写作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