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民生建设研究:1949-195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31417
  • 作      者:
    王美玉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美玉,女,1965年7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马列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000年评为副教授,201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展开
内容介绍
  1949~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并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特殊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战争的废墟上,在恢复发展生产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极其重视民生建设,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书通过对1949~1956年民生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分析,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理论的总体构想,考察了民生建设的历史实践。在对新中国民生建设进行了历史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的成功经验,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存在的失误和不足,总结探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民生建设对于当前推进民生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民生问题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党治国理政的首要问题,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不懈探索和追求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随之而来的是城乡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在耀眼的成就背后,还有许多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严重问题存在。比如,城乡二元化差距拉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就业压力增加,教育资源失衡,社会保障水平过低且不普及,房价过高超过人民承受能力,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如果对这些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民生问题等闲视之,不想方设法缓解甚至从根本上解决的话,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现代化事业停滞不前,而且会造成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冲突加剧,直至政局动荡。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十分重视民生,一直把解决民生问题当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自诞生之日起,党就在自己的章程上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由此开始了对民生问题的不懈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始终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生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民生理念。进入21世纪以来,“民生”一词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文件、各种媒体舆论中: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七大着重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全面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报告中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五有”目标立即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重点。十八大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生建设60多年的实践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1956年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但这一时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也是新中国各项方针、政策、制度的草创时期,它对后来共和国的发展有着奠基和开创性的作用。这一阶段具有如下几个标志性的特点。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生建设翻开了崭新一页。各级人民政权建立,人民当家做主,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政治保证;恢复与发展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改善民生创造了根本的制度前提;“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民生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二,执政党地位和执政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自成立以来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独立民主的共和国不懈努力,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赢得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成为掌控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初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落后的经济状况、急剧的社会变革,无不要求中国共产党迅速制定新的全局性民生理论方针政策来顺应新的执政需求。
  第三,作为新中国的执政者,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采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主要依靠武力打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基本上是盲区,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当时苏联的一些经验和根据地短暂、局部的实践。从民生建设理念、民生建设内容、民生建设人才来说,原来在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分散小块根据地的民生实践远远不能满足新中国五亿人口民生建设需要,迅速制定出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系统的民生建设方针政策尤为迫切。
  第四,从民生建设的效果来看,1949—1956年新中国民生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在短短七年的时间内不仅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同时在发展生产力、民生建设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新中国成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阶段成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建设效益最好、民生改善最显著、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因此,回顾、研究、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民生建设经验,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从上述四个特点看,这一阶段的民生建设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它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误与不足,对于以后几十年共产党执政条件下的民生建设发展、完善、创新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专著中,还没有一篇(部)是专门针对这一阶段民生建设而进行系统研究的,因而本书的写作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一)民生概念
(二)广义与狭义民生
(三)民生的内涵与外延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生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几个突出的民生热点问题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新中国民生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理论渊源: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理论的继承和扬弃
一、理论内核: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二)列宁的民生理论与实践
二、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民生思想的发展
(二)秦汉以后封建社会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合理借鉴:近代农民和资产阶级民生思想
(一)近代农民阶级的民生思想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民生观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生观
第二节 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辛探索
一、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
二、解决土地问题,建立民生第一功
三、大力发展生产,确立民生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大生产运动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民生目标
(二)“精兵简政”,克服困难,发展民生的重要前提
四、发展社会事业,探索社会保障建设
(一)发展文化教育
(二)重视妇女权利和医疗卫生建设
(三)救助弱势群体
(四)创设社会保障
第三节 现实困境: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严峻形势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困境的原因
(一)“劫收”——丧失民心的开始
(二)币制改革失败导致物价飞涨——民心丧尽
(三)生产停滞,百业萧条
(四)难以为继的艰难民生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困境的形势
(一)农村经济凋敝,农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二)工业基础薄弱,且受到严重破坏
(三)失业增加,“包下来”政策造成严重财政压力
(四)自然灾害严重,灾民亟待救济
(五)庞大的战争开支,导致通货膨胀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特点
(一)民生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并存
(二)民生建设的迫切性与矛盾性同在
第二章 新中国民生建设理论的总体构想
第一节 民生建设的总体目标:“两个转变”
一、“两个转变”的提出
二、“两个转变”的辩证关系
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是经济保障
四、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的提升
第二节 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转移工作重心,恢复发展经济
二、贯彻“四面八方”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
三、提出“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战略构想
第三节 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统筹兼顾
一、统筹兼顾原则的形成及实施依据
二、与民生建设相关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
(二)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稳定秩序:确立民生建设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一、稳定物价,为统一财经创造条件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二)治理通货膨胀的积极措施
(三)成功地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的原因
二、统一财经,巩固物价稳定
第二节 治理失业,救济灾民
一、治理失业
(一)中国共产党治理失业的指导思想
(二)采取的政策措施
(三)实施成效及意义
二、救济灾民
(一)成立各级救灾组织,把救灾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采取各种抗灾救灾措施及时施救
(三)抗灾救灾方针的特点
第三节 剿匪、禁毒、禁娼,稳定社会秩序
一、新区的剿匪斗争
(一)剿匪斗争的形势与目的
(二)剿匪斗争的方针与策略
(三)随时指导剿匪斗争的发展进程
(四)剿匪斗争的胜利成果
二、禁毒斗争
(一)鸦片的毒害
(二)旧中国烟毒屡禁不止的原因
(三)中共领导的禁烟斗争
(四)禁烟斗争成功的原因
三、禁绝娼妓制度
(一)消灭妓院的两种模式
(二)改造妓女的两种形式
(三)消灭娼妓制度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恢复发展生产:奠定民生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第一节 土地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一、土改中保护民生的方针政策
二、土改取得的民生建设成就
(一)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奋斗
目标
(二)从根本上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三)有利的农产品价格和低赋税政策
第二节 调整工商业,促进城乡交流
一、私营工商业困难原因
二、调整私营工商业的措施及成效
三、稳定市场,扩大城乡交流
第三节 发展文化教育,建立社会保障
一、《婚姻法》的制定与实施
(一)《婚姻法》的制定
(二)《婚姻法》把婚姻自由作为基本原则
(三)《婚姻法》体现男女平等及保护妇女权益
(四)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和执行
二、扫盲运动的开展
(一)扫盲运动的开展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的特点
(三)扫盲运动的得失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建立城镇保险制度
(二)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
(三)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第五章 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确立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一五”计划:初步奠定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一五”计划的民生内容
二、“一五”计划的民生成就
第二节 “三大改造”:民生建设的制度基础
一、农业合作化的民生动因
(一)避免两极分化,使农民摆脱贫困
(二)搞互助合作是粮食增产的主要方法
(三)为配合工业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需要
二、合作化过程中关注的民生重点
(一)检验合作社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是看是否增产
(二)农业生产是农村压倒一切的工作
(三)强调要照顾个体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四)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第三节 八大前后新探索:民生建设的新起点
一、探索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集中力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借鉴苏东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中国更加重视民生建设
二、解决三大改造的民生后遗症
(一)农业方面
(二)手工业方面
(三)工商业方面
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生新问题
(一)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二)探索如何解决副食供应不足之道
(三)探索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历史反思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重视人民利益,时刻警惕腐化堕落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
三、突出公平公正原则,使广大人民普遍受益
四、革命与民生建设统筹考虑,全面推进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建设的不足与教训
一、过快改变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难以适应
二、过多强调政治动员,频繁使用群众运动方式
三、过分强调公平,造成公平与效率的失衡
四、低水平窄覆盖,造成二元民生
第三节 对新时期新阶段民生建设的启示
一、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
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切实的制度保障
四、善于吸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结 束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