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幕末起直至二战战败,每当面临重大国内外危机,政界及思想界就会兴起关于“国体(Kokutai)”的讨论,这些对日本的“国体”是什么及其独特性、优越性进行阐释的言论即为国体论,是日本政治家及知识分子对自身政治体制及民族文化特性的自我认识。其宣扬日本是神国、天皇统治万世一系、日本乃家族国家、基于君民亲情而非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这些特征以及与之有关的风俗传统等国家特质统统被称作“国体”。明治建国之后国体论被确立为近代日本天皇制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并通过国民道德教化长期规定了近代日本的国民意识。
本书认为数次兴起的国体争论反映了日本近代国家建构的复杂性及作为非西方国家所选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矛盾性。本书将以日本的近代国家建构为主线,梳理国体论主张的变迁,并从政治性、社会性和宗教性三个方面对国体论确立的原因及历史功能作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