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典的魅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911275
  • 作      者:
    (日)斋藤孝著
  • 出 版 社 :
    鹭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1.经典的魅力从未消减,它是构成精神内核的力量,是夯实合理性的基石。
  2.经典并不是难啃的骨头,读经典自有其巧妙之法,本书带你开启宝藏之门。
  3.这里,圣贤和名著触手可及,随圣贤一起阅读经典名作。
展开
作者简介
  斋藤孝,日本畅销书作家。1960年生于日本静冈县。东京大学法学系毕业,后于同校研究生院硕士及博士课程期间专事教育学研究。现任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著述甚丰,主要以文库本系列和知识新书系列为多,主要有《“能人”究竟哪里与众不同?》(筑摩新书),《找回身体感觉》(NHK图书),《用三色圆珠笔阅读的日语》(角川书店),《轻松交谈的技巧》(PHP新书),《日语朗读》(草思社)(畅销260万册),《构思高手》(文艺春秋社),《说教高手》(文艺春秋社),《会议革命》(PHP新书),《眼力》(三笠书房),《与人沟通的能力》(岩波新书),《恋爱的能力》(筑摩书房),《身体的智慧》(大和书房),《成为天才的瞬间》(青春文库),《孤独的力量》(新潮文库),《秘而不传的感人文章技巧》(讲谈社现代新书)等。

  武继平,1982年复旦大学毕业,中国社科院文学硕士,日本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学博士。日本公立福冈女子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出版有《异文化夹缝中的郭沫若》(日文版)、《中国现代文学与九州》(合著日文版)、《创造社作家研究》(合著)等多本学术专著及《日本现代诗歌选》《东方的忧郁》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合译日文版)等近二十本译著。
展开
内容介绍

  浩瀚经典的新时代阅读法诞生了。
  阅读达人斋藤孝传授接近经典的绝妙之法。
  本书详细介绍了五十部文化、哲学及文学名著的精华。包含《论语》《罪与罚》《夜与雾》《百年孤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踏进古典的绚丽世界。
  本书所力荐的经典阅读能力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大致了解经典的内容。第二是将优秀作品纳入“属于自己的经典”并大量吸收其中菁华。第三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引用经典﹑活用经典。
  在新的阅读纪元,此书是不可或缺的经典读物导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具备经典阅读的能力?
  1、经典的魅力——构成精神内核的力量
  “经典的魅力”这个词,绝对不是一般读者耳熟能详的。本书采用它作为书名并且诉诸社会,完全是基于笔者的思考的缘故。因为笔者认为,对当今社会而言,尤其需要灵活运用经典的能力。
  由于互联网的发达,人类的信息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现在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庞大信息量的处理能力。
  跟过去相比,就获取世界上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而言,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完善了。然而,我既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有修养了,也不敢断言每个人的判断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养成了一种能够超越生存焦虑和不安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等等。
  任何信息,如果你认为只需上网查就没有找不到的,那么这明显属于一种掉以轻心。而且,这种掉以轻心势必导致你对自己业已掌握的智慧和能力越来越认识不清或者把握不住。大千世界之中,数不胜数的各种信息汇成一条气势磅礴的信息之河,在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不停地流淌。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到这条信息之河里去汲水(获取信息),用完了或者不用了,就将它们还回河里。尽管这样的行为方式非常便捷,但是人的精神内核却很难形成。
  说实话,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形成真正的精神内核,必须要有机遇。而且,机遇的重要性,属于“没有那次机遇便没有今天的自己”一类,在我们的日常现实生活中比较容易有真实感。然而,如果是通过阅读来获得如此高品位的机遇,那么还要看阅读者究竟抱持怎样一种心态。要知道,这毕竟跟对信息的一次性使用不同,读者在阅读方面的姿态越端正,越是尽心投入,那么把握这种机遇的品质就会越高。
  古今中外,东方西方,被人们视为名著的那些大作,都有一种塑造读者精神内核的力量,也就是生命力。不过,这种生命力就像被包裹在坚硬外壳里的种子。我们必须砸碎这层外壳,用土壤来培植种子的生长。虽然砸碎这层外壳是一件非常辛苦费力的工作,从人生一辈子的长远目光来看,其性价比应当是相当高的。必须指出,这种作用于人精神方面的力量,即是经典的力量。
  2、夯实合理性的基石
  当今社会,信息的新陈代谢异常迅速,经典的价值愈发显得无比重要。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往往被七彩纷呈变幻无常的表面景象搞得眼花缭乱。他们心里变得不踏实,不知祸福何时降临到自己身上,总是显得焦虑茫然而浮躁不安。在这种时候,一个人只要阅读到超越千年时空为人类所喜闻乐见的那些经典名著,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获得足够的自信。
  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话虽这样说,但认可某种程度的合理性的思维方式却是必要的。牛顿力学也许会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失去它独一无二的绝对性,但其合理性却依然存在。对非欧几里得几何学来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就是经典。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论语》在论及人性不易和性本善方面,可以说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我们只需阅读并占据众多的经典,就能够为自己奠定坚实牢靠的“合理的立足之地”。哪怕是一部经典著作,只要我们进行深度阅读,就能够从中汲取大量有助于我们生存下去的箴言。这就像用自己的双手去挖掘深埋在地底的宝藏一样,你越是勇敢坚强,越是矢志不渝,你挖到的宝藏也就会越丰富多彩。
  笔者想通过本书向广大读者推荐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对某一部经典著作的深度阅读,以构建具有读者个性特征的经典群;另一种则是对经典文本的大量占有,有可能的话尽量将经典阅读数量提高到50本。之所以向读者推荐这两种经典阅读法,主要是考虑到无论个人本身还是外部世界,都需要保持一种精神上的平衡的缘故。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信息交流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各个民族之间﹑各种宗教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未得到有效缓和。在这种前提下,只有那种能够兼容多样化价值观的人类智慧,才能够转化为对他人的宽容大度。
  世界的将来,究竟是朝着基于对他人理解的宽容方面发展,还是朝着拒绝沟通和相互排斥的非宽容方向发展?我个人认为,经典阅读能力就是左右这种方向性的关键。
  要理解多样化的价值观,并在某种程度上认同或接受它们,我们必须拥有智慧。只有当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经典,我们的智慧才能得到磨炼和增长。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是仅凭自己的个人好恶或高兴与否去判断,而是通过综合考虑,结合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原因,去理解对方观点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深思熟虑的能力就是一种智慧。
  阅读经典,会让人的思想变得深邃。因为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能力和非凡的想象力。阅读过程中,只要你仔细咀嚼,认真体会,你还会获得深刻反思的机会。思想深邃的经典文本会刺激我们的感官,从而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加深邃成熟。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往往大多既无深度也不成熟。虽然这种没有深度的会话交流和邮件来往,目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但如果这样的内容占去我们生活的一大半的话,我们就无法培养出深思熟虑的能力。
  每一本经典著作都像一位个性鲜明的巨人屹立在那里。
  每一本经典都是用自己的腿脚支撑着自己的躯体。
  每一本经典都是某一种思考的根据之源。
  那种耍小聪明的拾人牙慧永远属于二流,绝对不可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经典本来就五彩纷呈,每一部都释放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或许是时间长河冲刷的缘故,或许是由于作者的思想过于深邃,依照我们现代人的感受,很容易觉得它们平凡无奇。必须指出,这肯定是一种错觉!
  根据近年的相关研究可知,寺庙中的佛像和壁画原来都是艳丽夺目的极彩色。用CG(电脑合成)进行色彩复原后,那种景观非但不单调,甚至可以说那种色彩的光亮和鲜丽竟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罕见的,有一种能够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唤醒对极乐世界的渴望与希冀的内在力量。那种极具威慑力的庄严极大地刺激着人的感官。
  经典阅读能力跟这种原物复原能力相似。我们阅读的经典文本,看上去灰尘满布,但只要我们将它作为现代文本来阅读,就会重新绽放经典的艳丽光彩。如果我们结合自身的疑问来阅读经典鸿文,那么我们便会于骤然间缩短与经典的距离。这种坐上时光穿梭机般的兴奋感,只有在经典阅读过程中才能获得。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掌握经典阅读的能力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具备阅读经典的能力?
第二节 阅读经典的十大诀窍
第一大诀窍  阅读前打好相关知识的基础
第二大诀窍  锻炼引用能力
第三大诀窍  追溯阅读法--从经典的影响力入手
第四大诀窍  片断阅读法--不通读全文
第五大诀窍  "引水式阅读"--活用自我的经验
第六大诀窍  "浸泡"式阅读
第七大诀窍  高潮阅读法
第八大诀窍  舞台表演式朗读
第九大诀窍  平衡阅读法
第十大诀窍  构筑自己的经典森林
第二章  活生生的经典阅读能力--四位先贤的阅读技巧
第一节 支撑实践的经典阅读能力
--涩泽荣一的《论语》活用法
第二节 向孔子学怎样阅读经典
--以古典为向心力所凝聚的团队意识
第三节 向歌德学怎样阅读经典
--体验什么叫伟大
第四节 打破固有观念的桎梏,解放经典
--学习小林秀雄的古文阅读
第三章  我心仪的五十部经典名著
第一节 沉浸在作品的世界里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紫式部《源氏物语》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艾米丽·勃朗台《呼啸山庄》
歌德《浮士德》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第二节 改变时代、改变社会的力作
笛卡尔《方法论》
伽利略·伽利雷《星际使者》
卢梭《社会契约论》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达尔文《物种起源》
福泽谕吉《劝学篇》
尤克斯奎尔·克里萨特《透过生物看世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第三节 蔚为壮观的古典世界
《旧约全书·新约全书》(福音书)
《古事记》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希腊·罗马神话》
司马迁《史记》
《万叶集》
《论语》
柏拉图《会饮篇》
第四节 赏析作者的感性与人品
福泽谕吉《福翁自传》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吉田兼好《徒然草》
清少纳言《枕草子》
松尾芭蕉《奥之细道》
梵·高《梵·高艺术书简》
第五节 直视人的愚昧与脆弱
鲁迅《阿Q正传》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卡夫卡《变形记》
司汤达《红与黑》
《佛陀语录》
莎士比亚《麦克白》
第六节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世阿弥《风姿花传》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第七节 生命的觉悟,生存的美学
日本阵亡学生纪念会《且听大海之声》
《平家物语》
九鬼周造《"品"的构造》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痼疾》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
宫本武藏《五轮书》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夜与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