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6)》:
2014年底,新加坡有90%的家庭位于距离公园不到400米的地方。建设绿色社区,保护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例如,社区组织与乌敏岛合作,将其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宝库。
4.建设更具包容性的宜居社区
增加公交站点与社区连接的紧密度,使交通网络节点更加靠近社区。但在靠近住宅区和学校的地方,建造更多的消除噪声壁垒,以减少噪声的干扰。避免从交通站点到社区过程中频繁出现上下楼梯的情况,设立更多的垂直升降梯,方便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用10~15年的时间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新加坡目前有230公里的自行车道,规划到2030年使这一里程数达到700公里。即使是在裕廊工业园区和樟宜机场附近,也规划种植林木。在裕廊建立新的宜人就业中心,在樟宜建立新的商务园。
5.在社区打造运动和文化空间
2012年,65%的新加坡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相比2011年的42%提高了23个百分点,促使新加坡政府着手努力培育活跃的体育文化社区活动氛围。保证新加坡人使用体育锻炼设施的便利度:从住所出发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有体育运动设施的地方。2014年6月,启用新加坡新体育中心,同时对社区居民和世界一流运动员开放体育设施。新加坡政府投入了1000万美元,将艺术与文化带人社区,拉近市民与艺术的距离。规划到2025年,所有的居民都可以轻松地参与别的社区的艺术节,在全岛的每个社区设立社区艺术画廊。自2013年5月起,所有的新加坡人免费进入国家的博物馆和遗产机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