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可如今,夜读似乎成了一种“另类”。记得五年前的一天晚上,我在书桌前夜读正酣,一位大学同窗来电话,听到我说正在重读《诗经》,他感到不可思议:“都什么年代了,干吗还在读书受穷吃苦,不如早早挣钱好好享受一下。”的确,读书,尤其是读古代经典,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然而,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有金可淘,随之而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知识和现代科技。在“知识经济”年代,靠本事吃饭,靠学识立足已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读书还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有人说,读书好比旅游。这话不无道理。旅游是休闲,读书也是休闲。旅游有快乐,读书也有快乐。读书其实本来就是一种“神游”,也许比旅游收获更大。“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可以搭建理想的阶梯,让岁月变得充实;可以品味别样人生,让生活变得阳光”(曹保印)。所以,我非常热爱金庸先生的一句话,“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并一直把它牢记在心田。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读书,让我摆脱窘境,令我充实,促我成熟。书籍,已成为我的生活必需、精神伴侣。
张小砚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地体会到:生命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读书,更是一个人终身的“功课”。从一定程度上讲,生活中不能没有书籍。台湾著名作家董桥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清朝康熙皇帝则说:这世上什么东西都可丢,但书不能丢。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也许过了点,但对读书人来说,如每天不读点儿书,滋润自己的心灵,就有些不自在,倒是贴切不过。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不是立竿见影之事,不能立马改变生活,它是个慢功夫。几天不读好像没什么,其实你已经落后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