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心理学:记者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生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99405
  • 作      者:
    (俄)叶琳娜·普罗宁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叶琳娜·普罗宁娜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心理学副博士。著有3部论著,近80篇学术论文。

译者简介
薛冉冉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俄语所讲师。文学博士,俄英双语传播学硕士,对俄罗斯新闻传媒关注已久。

审校者简介

刘京林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在国内较早开设“新闻心理学”、“传播心理学”课程。著有《新闻心理学概论》(第五版)、《大众传播心理学》(修订本),主编《新闻心理学论文集》、《传播、媒介与心理》、《新闻心理学原理》、《新闻心理学》、《传播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张举玺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兰州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学士、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文学硕士、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新闻学博士。先后在《南方日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俄罗斯《世纪日报》、《莫斯科华人报》等国内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二千余篇,出版新闻与传播学专著14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媒介心理学:记者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生成》讲解大众传播与文化发展各阶段的思维模式与新闻文本的相关性,分述记者的6种思维模式(巫术思维、理性思维、实证主义思维、驱动思维、人本主义思维、网络思维)及与之相应的6种新闻文本(神幻文本、劝导文本、实用主义文本、享乐主义文本、意义显现文本、网络文本)。
本书不是面壁之作,而是一个有理想、有科学精神的团队,在20余年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总结报告。作者所在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研究团队,在俄罗斯一家著名报纸编辑部设立心理部,对受众群体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对新闻文本进行媒介心理学分析,本书即此项长期研究的成果之一。
本书是一本“取法乎上”的书。书中没有讲解如何选择新闻标题与图片、如何设计新闻版面、如何组合新闻的六个W等内容,作者注重的是分析上述具体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强调从心理学角度梳理信息传播过程折射出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群体的心理状态变迁,即思维模式的演变。
本书可能是自苏联解体后从俄文译为中文的**本媒介心理学方面的专著。作者厚重的学术底蕴,使其能站在哲学的高度,全方位地审视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在作者的讲述中,每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和演变总是与著名的心理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弗雷泽、弗洛伊德、康德、皮亚杰、霍尔、维果茨基等。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些学者们的观点,并将抽象的理论阐释与新闻文本分析紧密结合在一起,富有启迪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文版序

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与信息的全球性赋予了大众传播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性质,也正是这些要素加速了历史的进程:以往社会思想体系、文化规范、国家身份等变更的过程需要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而现在所有这一切在几十年甚至几年内就能完成。这种加速远非偶然现象。社会变化以及个体内部所有变化的催化剂便是强大的信息流与大众传播。只有大众传播才能保障社会公众对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满足。以往的宣传家认为,大众传媒的特点在于拥有大量的受众,现在一切都已明了,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与其说是大量受众,不如说是大量的传播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益于个人电子设备的普及与互联网络的全球化发展,每个人都成了传播者、记者与评论员。普通的网络用户或者是随意创建的社交网站都能够获得更多的订阅受众,并且,比起有着多年历史的报纸和电视频道来说,它们更能够左右公众的意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传统的大众传媒也越来越依赖于社交网站真实用户所提供的信息,同时也越来越依赖于在线读者对信息的评论数量。独家的照片或视频往往是普通民众用自己的手机发给电视台或报社的;而有意思的观点也往往诞生于在线评论与争辩之中。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互联网所带来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众包”受到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的青睐。因此,在社会思潮涌动与技术更替的洪流中个体创作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个性在集体进化过程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大众传播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能够获得信息并且能够自由地使用信息成为集体和个体发展、进步的保障,而大众传播的公开性与安全性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体来说都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甚至可以说成了头等重要的问题。
新闻工作作为大众传播的形式,在社会生活的任何突变与跌宕起伏中,在任何时期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同时也是一项公共使命(查明并报道真相)。这便意味着一个人选择了新闻工作,便选择了个人命运、个人担当与个人冒险。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新闻工作被认为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不过,新闻工作的公共使命常常会 被隐蔽在职业“章程”之后。因此,那些习惯于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看作是纯技术活儿的人,会觉得本书将新闻工作与创作一词连用在一起有些奇怪。但是,在我们看来,正是这一概念——“新闻创作”——表达了新闻工作者个体的价值所在,因为新闻工作者是大众传播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社会责任感的第一层过滤器,同时也是言论自由的最后(极限)保障。当下,对第一手信息的需求急剧增长以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者的现状对职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适应社会最为严苛的需求,以此来维护受众的信任同时不辜负自己的使命。
本书梳理了大众传播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闻工作进化的过程与新闻工作者的创作风 格的更替。所有这些研究的基础是对受众群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以及对新闻文本所进行的媒介心理学分析的结果。与此同时,由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叶甫盖尼·普罗宁教授领导的学者研究小组在俄罗斯一家著名报纸媒体的编辑部设立了心理部,用了20年的时间对具体出版信息、专题及版面等进行建模研究。本书的作者有幸成为该研究小组的一员。
正是上述研究的结果帮助我们厘清了大众传播和文化发展各阶段的思维模式与新闻 创作的相关性。与每一阶段相对应的世界观,具体的心理问题,职业发展的可能性与限制等,从根本上来说确立了新闻创作的风格与信息传播的性质。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大众传播与新闻工作发展之快远远超过了本书的写作过程。本书的最后两章便是针对以往很少谈及但是对现在而言又极为重要的思维模式。其中,网络思维是一种新型的创作模式,它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与规模在发挥作用。
作为本书的作者,我感到非常欣喜的是,来自中国这一蓬勃发展的国家里的大众传播研究者对这本关于最新思维模式的著作感兴趣。借此机会,向中国的同行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是他们邀请我参与到中俄就媒介心理学的学术对话中来,也是他们为本书与中国读者见面做出了许多努力。首先,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刘京林教授对我的研究的关注,为我提供了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的机会,并对该书中文版的出版做了一系列工作。其次,感谢本书的译者,浙江大学外语学院的薛冉冉老师。我本人对学术翻译深有体会,翻译学术作品所面临的不仅是专业术语的把握,也不仅仅是跨文化知识的转换,总之这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细致的工程。再次,感谢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院长张举玺教授为本书中文版的出版所做的严谨细致的校审工作(刘京林教授也是本书中文版的审校者之一,在此一并谢过)。最后,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的张晓辉副教授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许多协调工作。
希望这本书能引起大众传播与新闻工作领域的学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兴趣,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中俄学者在媒介心理学领域进行学术对话的延续与推动力。不同观点与思想的碰撞、对比才使得我们对现实的看法更为丰满,更为“立体”,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我们这个非同寻常时代里的非同寻常的现象。
叶琳娜·普罗宁娜
初稿于2014年2月27日
定稿于2015年10月
俄文版序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一份研究总结。本论著于1991年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开题。在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和媒介心理学不断发展的时代,纸质媒体竞相改组;大众传媒的目的和任务一再被人们重新思考;新闻作品的写作方法、风格和技巧,甚至于记者的个性风格和“自我认知”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有新的理论去指导,用新的方法去解决。本论著既是对这一时代需求做出的回应,也是对发展媒介心理学这门新学科的促进。本论著的特殊性在于,我们不仅建构了理论模式,还努力将之直接应用 到新闻写作活动之中。
随着思维和心理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过程中的写作及其风格的呈现成为首要问题。近年来,我们所进行的受众研究,以及对新闻文本、文化文本所进行的内容分析,无一例外都证实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写作风格的存在;并且,每一种思维模式都反映着特定的世界观和具体的心理学问题,它们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写作风格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本著作与时俱进,能够随着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不断地拓展对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本书最后两章所探讨的是一种若干年前尚无任何研究文字的思维模式,即网络思维。网络思维导致一种新的写作风格的产生,其发展前景相当可观。因此,在互联网这种全球现象出现之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已经完成了。
借此机会,我想衷心感谢为本研究成果提供过帮助的所有人。没有他们,我们的研究会寸步难行。首先,要感谢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Я.Н.扎苏尔斯基教授。他对本研究成果的开展、观点的审定(从专业层面和方法层面)及研究成果的发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使这些新理念在俄罗斯国内权威平台上得以展现。俄罗斯联邦记者协会的新闻研究者小组为不同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在各地举办了进修班和研讨会,这些活动在验证、修订研究结果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俄罗斯《消息报》编辑部心理部的成员对本书的撰写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支独立研究团队由叶甫盖尼·普罗宁教授领导,吸纳了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的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该团队在1989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先后对受众进行了社会调查,对特别焦点小组进行了访谈,对社会群体的心理压力进行了检测;组织并定期发表了针对现实问题和选举活动方面的述评文章;策划并制作出新的专题栏目和版面;同时,也接收地方出版社的约稿等。与Т.В.涅夫佐罗娃、Е.И.舍甫琴科、Е.С.楚尔辛诺娃等高水平且有天赋的学者—记者们通力进行的合作,使我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透视当代的新闻问题。《消息报》主编库切尔不仅为研究,而且为理论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莫斯科开放教育学院实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В.М.阿斯波夫,在心理实验方面给予了积极配合和有效帮助,这些实验结果不断地补充并丰富上述田野调查。
最后,还要感谢另外一些人,他们为我们研究新闻写作心理规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帮助。他们是这门课的听众,即一些准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们,以及进修班和焦点小组的成员。从一定程度上讲,本研究成果得益于他们的自我汇报、想法和反馈信息。据此,我们才得以勾画出在网络思维中思考和感受的新闻记者的肖像。
但是,我想,这本书绝不是该主题的结论,而是一个开始,是关于一门负有揭示特殊心理学领域规律性使命的新学科——媒介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开始。这一心理学领域正是因为大众传播而诞生,而发展,而被调节。

叶琳娜·普罗宁娜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
俄文版序

第一章 问题 对象 方法
第二章 思维模式与写作风格
第三章 巫术思维与神幻文本
第四章 理性思维与劝导文本
第五章 实证主义思维与实用主义文本
第六章 驱动思维与享乐主义文本
第七章 人本主义思维与意义显现文本
第八章 网络思维与网络文本
第九章 心理的非局部性与新闻文本的系统性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