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现孩子的潜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5909814
  • 作      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
  • 出 版 社 :
    鹭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发现孩子的潜能是新时代了解孩子、关爱孩子的新途径。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对外界做出反应,去学习,并集中注意力,甚至需要让他们独处。在《发现孩子的潜能》这本0~3岁早期教育经典中,蒙台梭利博士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她在本书中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感官训练,如何开发孩子在阅读、书写、语言等方面的潜质,如何通过音乐、美术等方式影响儿童,以及如何让孩子获得自由等。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言:“即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的孩子进行教育,我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未来的生活!”

展开
作者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

  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1907年她在罗马创办一所“儿童之家”,并取得了惊人效果。在实践中她提出了一系列极具革命性的教育观点,如“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奥秘。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去观察并对外界作出反应,需要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甚至学会独处。家长和教育者进行教育的目的,是发现儿童的“内在潜力”。

  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蒙台梭利先后撰写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的潜能》《有吸收力的心灵》等多部著作,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场儿童教育的革命。

  学术支持:中国蒙台梭利专家协会

  专家支持:中国幼儿教育专家协会

  中国育婴师协会

  中国职业园长协会

展开
内容介绍

  蒙台梭利在总结了卢梭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发掘孩子潜能的科学教育法

  我的本意并不是打算写成一本科学教育学专著。这些笔记尚不完善,也很朴实,只为将有趣的教育经历呈现给大家。这一教育经历开启了新方法的实际应用之门,使其在不改变思辨原理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在教育中运用科学实验。

  多年来,一直存在这样观点:教育应当摒弃纯粹的空想,而应像医学那样,将自己的理论根基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从韦伯(Weber)①、费希纳(Fechner)②到冯特(Wunde)③和比奈(Binet)④,生理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已经演化成了一门新科学。这门新科学似乎注定要为新教育学提供基础,正像老派形而上学心理学为哲学教育学提供“装备”一样。同时,形态人类学(Morphological Anthropology)在儿童生理研究中的应用,也成了新教育学发展的强大助力。

  然而事实上,科学教育学(Scientific Pedagogy)体系却从未构建起来,也没有人给它下过明确的定义。我们经常谈论的只是一种模模糊糊但在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概念。

  若干年前,意大利曾兴起过所谓的“科学教育学学校”(Schools of ScientificEducation)。这些学校是由颇有阅历的医生创建的,目的在于用新教育方法培训教师。

  这些学校取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全意大利教师的赞许。甚至在新理论从德国和法国引入意大利之前,意大利人类学家就已经令意大利的教师着迷于仔细观察不同成长阶段的儿童,并率先采用了精密的测量工具。例如,塞吉(Sergi)①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不遗余力地四处传播一个理念:通过科学观察寻找教育体系的革新途径。塞吉常说:“在当今社会,重构教育法、授课法已然刻不容缓。为此而奋斗,即为人类复兴而奋斗。”

  塞吉的作品后来汇集成册,名为《教育与训练》(Educazione ed Istruzione)。这本书登载了他在推进新教育运动过程中的一系列演讲和大会发言。

  数年来,我一直在为一种人类训练和教育的理念而奋斗,我思考得越深入,就越深信它对人类教育是有用的。这个理念是 :要通过自然的途径达成目标,我们就必须通过对人类,尤其是对儿童的观察,收集大量、精确的数据,而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真正的教育,虽然并不在于测量头围、身高之类的项目,但这类方法却指明了通往教育的途径。因为我们不可能对没有直接了解的对象施行教育。在书中,他声明:他坚信人类复兴之路就藏在以教育人类学和实验心理学为指导,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系统研究之中。

  塞吉的理论让人确信:一旦通过实验法了解了个体,教育的艺术也自会水到渠成。然而,这常常令塞吉的追随者感到困惑,使他们常常对儿童进行实验研究和对儿童进行教育相混淆。因为对儿童的实验研究看似正是实现儿童教育的途径,因而教育人类学被冠以“科学教育学”之名。他们高举着“个人成长记录表(Biographical Chart)”的旗帜皈依新体系,深信一旦学校扬起这面“战旗”,便会大获全胜。

  因此,在所谓的“科学教育学学校”,不过是指导教师掌握人类学测量方法、使用感官测量工具,并学会收集案例。这样,一支科学教师队伍就算培养完毕。实际上,其他国家的情形也大同小异。法国、英国,尤其是美国,纷纷在小学开展了人类学和心理教育学研究,幻想人类学和心理测量学能引发学校的变革。在后来对个体的研究中,也出现了相同的趋势——始自冯特的心理学,继之以比奈的测试——但这种含混不清的现状并未改变。甚至这些研究几乎从未交给教师来开展,而是医生在主导。通常,医生们对医学研究的兴趣远胜过对教育的关注。他们寻求的是对实验心理学或生理测量学有所贡献,而不是在我们期待已久的科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上组织工作、整合研究结果。简言之,人类学和心理学从未真正用于学校的儿童教育,也从未培养出真正达到科学家水平的教师队伍。

  然而,教育的进步要求二者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实现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把科学家直接带入教学这一重要领域,也能提升教师当下较低的教学水平。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罗马建立了一所教学大学(UniversitySchool of Teaching),期盼将教育学从哲学的二级分支的从属地位,提升为一门像医学那样的独立科学,并涵盖广泛的教学领域,如教育人类学和实验心理学等。

  这些学科继续各自发展,而教育学仍停留在旧的哲学体系中——它萌生于此,却无人过问,听之任之。当代教育学对科学的关注不及对人类和文明的关注。而人类及其文明只有一个“祖国”,那便是全世界。在如此崇高的事业中,所有曾经做出贡献的人,哪怕是那些努力尝试却未获成功的人,也应当获得整个社会的尊重。我们这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人也是如此。我们仿佛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部位,或是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同一个人。我们相信:那些追随我们的人必将达成目标,因为他们前面的人信念坚定、努力、不懈奋斗。我们同样也相信:通过枯燥地搬运坚硬的“实验研究之石”,我们可以在学校的颓垣断壁上进行重建。

  我们对唯物论和机械论报以过高期待。正因为如此,我们便错误地踏上了一条羊肠小道。唯有走出其间,才能找到正确的教育后世的方法。让教师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我们尽可能细致入微地给他们讲解了人体测量学和心理测验,也不过是制造了功用可疑的机器而已。单靠给教师示范如何做实验,当然无法培养出新教师。然而,更过分的是,我们把教师们留在了实验科学的门槛边,却不允许他们进入更宝贵、最深奥的领域——那里才是真正培养科学家的所在。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科学家呢?

  科学家不是只会在物理实验室里操作仪器的人,也不是仅能掌控各种化学反应的人,更不是只会制备标本放到显微镜前查验的人。助手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才是拥有十分熟练的实验技能的人。这样的人我们才称之为“科学家”:他们将实验视作带领他们探寻生活的深刻真理、揭开事物神秘面纱的途径,并在追求过程中,他们内心滋生出对神秘大自然的爱意,激情四射以至于忘却了自我。科学家不是会运用不同工具的人,而是懂得大自然的人。这种崇高的热爱表现于外,便像修道士一般,虔诚到忘却了周围的世界,心里只有实验室,不修边幅。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真正的科学家就是那些经年累月盯着显微镜以致失明的人;那些为了钻研病毒传播方式而故意感染肺结核或者霍乱的人;那些明知某些化学混合物可能会产生爆炸仍然去制造的人。正是在他们面前,大自然揭开了自身的秘密,并用发现真理的荣耀来回馈他们的不懈努力。

  科学家拥有的这种“忘我精神”,远远高于任何“操作技能”。当科学家的思想境界超越了操作技能时,他们才能登上该学科的顶峰。他们贡献给科学的,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新发现,还有新的哲学理念。我个人以为,我们更应当注重培养教师的科学家精神,而不是操作技能,即我们的目标应当指向才智,而不是器材。

  例如,过去认为教师的科学训练就是特定的操作技能交流,毫无把小学教师培养成理想的人类学者、专业的实验心理学家,或是婴幼儿卫生专家的意愿。只是把他们领向实验科学领域,教给他们如何操作各类工具。同样,现在必须激发教师的“科学观”,虽然他们的工作仅局限在学校这一独特领域。我们必须唤醒教师心中对自然现象的兴趣,直到他们热爱上大自然,体验到实验后等候结果的那种焦急与渴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挖掘孩子潜能的科学教育法

第二章 方法(论)溯源

第三章 “儿童之家”使用的教育方法

第四章 儿童应该回归大自然

第五章 运动教育

第六章 感官训练工具

第七章 用感官训练工具训练儿童

第八章 感官训练概论

第九章 教师授课的原则

第十章 教师需要掌握的授课技巧

第十一章 对偏见的研究

第十二章 增强儿童的感官能力

第十三章 教儿童学习书面语言

第十四章 对书写机能的分析

第十五章 教儿童如何阅读

第十六章 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

第十七章 数数:算术入门

第十八章 绘画与表现艺术

第十九章 音乐入门

第二十章 “儿童之家”的纪律

第二十一章 结论与印象

第二十二章 胜利的战车

附录 1 工具呈现的等级与顺序

附录 2 1907 年在第二所“儿童之家”成立典礼上的就职演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