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模式”的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92146
  • 作      者:
    詹宏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詹宏伟,男,湖北武汉人,1969年4月生;教授,博士;现为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主任、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社科专家库专家、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哲学学会会员、四川省思想研究会会员;曾任重庆三峡学院博士联谊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经济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光明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江汉论坛》、《学术论坛》、《理论探讨》等学术期刊和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3项(其中两项为主研、一项为第2主研)。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模式”命题具有充分的理论合法性,它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模式”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有新发展,对人民主体论有创新和拓展,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有深化和提升;“中国模式”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提到一个新高度;“中国模式”开创了新型现代性模式;“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既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又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模式”不是凝固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其转型升级必须调整和优化利益格局。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模式”的哲学研究》:
  (一)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创新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内在的、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依靠剧烈的革命,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作为社会对抗的两个阶级已不复存在,阶级斗争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存在,但矛盾并没有消灭,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同时,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矛盾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了人类历史、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后,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唯物史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毛泽东已经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新方法。毛泽东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消灭矛盾,而是仍然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明确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阶级社会的矛盾是有本质区别的,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剥削制度本身来解决,而社会主义社会则不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通过改革不断地加以解决。这就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它的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和逐渐的改革而得到解决。这一论述,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可惜的是,毛泽东的这些光辉的、突破经典社会革命理论的思想没有得到有效坚持。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革命理论。
  邓小平把中国的改革视为一种革命,但这是一种新型的革命,与传统的革命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而作为改革意义上的革命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有两大重大区别:
  第一,改革意义上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邓小平的一大创新是区分了基本制度和体制这两个概念。基本制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而体制是基本制度的实现或具体化、现实化,体制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制约基本制度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体制不合理、不科学也可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有两种情形:一是基本制度不合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二是基本制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但体制不合理、不科学,导致基本制度的合理性无法得到体现,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情形,但属于第二种情形,即体制不合理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体制改革不是小修小补,而是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因而是一场革命。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为“中国模式”理论命题辩护

第一章 “中国模式”研究述评与概念界定
一 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学界对“中国模式”的研究现状
二 “中国模式”的指称问题
三 “中国模式”的多维内涵
(一)“中国模式”的经济之维
(二)“中国模式”的政治之维
(三)“中国模式”的社会之维
(四)“中国模式”的文化之维
(五)“中国模式”的生态之维
四 “中国模式”内涵的总体概括

第二章 “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中国模式”的辩证唯物主义蕴含
一 “中国模式”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一)“中国模式”体现了实践第一的哲学理念
(二)“中国模式”体现了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哲学理念
(三)“中国模式”体现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哲学理念
二 “中国模式”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一)“中国模式”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体现了价值目的和价值创造的统一
(二)“中国模式”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体现了个体价值和整体价值的统 。
(三)“中国模式”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统一
三 “中国模式”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中国模式”蕴含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
(二)“中国模式”蕴含了统筹协调的科学方法
(三)“中国模式”蕴含了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
四 “中国模式”蕴含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一)从“中国模式”的产生形成看,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二)从“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看,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三)从“中国模式”的探索方式看,体现了开放性和批判性的辩证统一
(四)从“中国模式”追求的目标看,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

第三章 “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中国模式”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创新
一 “中国模式”对唯物史观的运用
(一)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运用
(二)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运用
(三)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运用
二 “中国模式”对唯物史观的创新
(一)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创新
(二)对人民主体论的发展
(三)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两者的关系
(四)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第四章 “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观
一 社会主义观演变史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观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三)列宁、斯大林及苏联社会主义观
(四)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
(六)社会主义观历史演进的哲学启示
二 “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观的创新
(一)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
(二)生产力论与共同富裕论的辩证统一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哲学蕴含
(四)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五)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六)社会主义观发展展望

第五章 “中国模式”与新型现代性
一 现代性问题概述
(一)“现代性”内涵
(二)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
(三)现代性的特征
(四)传统现代性的弊端
(五)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性的批判
二 “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蕴含的新型现代性分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探索的历程
(二)“中国特色现代化模式”建构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三 “中国模式”新型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特点
(一)把现代化、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统一起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有本质的区别
(二)在经济方面,开辟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道路,初步构建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三)在政治方面,确立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目标,初步建构了中国政治的现代化
(四)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成果
(五)强调人的现代化,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六)在社会发展战略上选择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中国模式”与中国传统哲学
一 中国传统哲学主体思想与“中国模式”概述
二 “中国模式”的中国传统哲学底蕴
三 “中国模式”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一)从小农思维转向现代思维
(二)从经验思维转向理性思维
(三)从人治思维走向法治思维
(四)从朴素辩证法转向科学辩证法

第七章 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的哲学思考
一 “中国模式”转型的实质
(一)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建设阶段的转变
(二)增长主义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
(三)以“缩差共富”为转型目标
二 对“中国模式”转型方向的思考
三 “中国模式”转型的根本指导与根本方法
(一)科学发展观是转型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实事求是:转型的根本方法论
(三)群众路线是社会模式转型的根本工作方法
四 “中国模式”转型的策略与重点
(一)充分认识转型过程的复杂性
(二)坚持渐进式改革方略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
(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五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中国模式”转型
(一)利益格局调整与发展模式转型之间的关系
(二)转变发展模式需打破旧利益格局、构建新利益格局
(三)调整和转换利益格局的方法与策略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