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龚自珍 新旧一人/奇才集》:
门阀傲江滨 杭州——中国七大古都之一,风景秀丽,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对杭州的风景人物作了如下描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说,与商纣王一样“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的金朝皇帝完颜亮(海陵王)读了这首词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即兴题诗道:“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正隆三年(1158),完颜亮发兵南下,妄图占领大宋皇帝“行在”临安府(今杭州),统一中国。无奈,天不遂人愿,所部不仅在前方遭到虞允文等人的重创,而且后院起火,被部下勒死,杭州由此得以免遭一场兵燹之祸。
那杭州又是如何从“三吴都会”之地升格为宋朝皇帝“行在”之所呢?因为“靖康之变”!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皇族、朝臣,北宋由此灭亡。侥幸逃出东京城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建立南宋,在经过政权初期的东躲西逃之后,最终在杭州重建稳定的政权,并将杭州升格为“临安府”。为了表示收复中原之志,南宋不称临安府为首都,而将其定位为“行在”,即皇帝所在的地方,但杭州确为南宋实际的首都。晋元帝南渡时,众多北方世家大族及普通民众纷纷南迁。宋高宗南渡后,这一幕又重新上演。
之所以提到两宋之际杭州地位的变化,是因为本书的主人公——龚自珍的先祖也正是这一时期随宋高宗南渡的,只不过龚氏先祖南迁后先是流寓余姚,后来才定居杭州,著籍仁和。到龚自珍的时候,龚氏一族在杭州已经居住了至少四百年,是地道的杭州人。
杭州人杰地灵,受此山水浸润四百年的龚氏家族更是“门阀傲江滨”,以诗礼传家,是杭州的名门望族。
至晚到龚斌——龚自珍的曾祖父时,龚家走上了科举仕进之途,龚斌著有《有不能草》一册,由此开启了龚氏诗礼传家的传统。
龚斌共有五个儿子,其中次子龚禔身是龚自珍的本生祖父,因大哥龚敬身多年未能得子,龚禔身就将次子龚丽正过继给龚敬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