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永怀集:怀念一代儒宗、舅祖马一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427068
  • 作      者:
    丁敬涵著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永怀集 怀念一代儒宗舅祖马一浮》主要内容包括:马一浮先生生平介绍、年谱资料介绍、学术思想评介、国学教育及复性书院教育实践介绍、马一浮诗、书法作品评价、马一浮与近代名家的交往轶事。
展开
精彩书摘
  《永怀集 怀念一代儒宗舅祖马一浮》:
  舅祖见我能写律诗了,就又进一步要求我写格律严谨、科举时代考试用的诗——试帖诗,也就是用一句古诗作题的限韵诗。他先讲了写试帖诗的要求,接着就出了诗题。因当时是腊月,就出了个“赋得寒梅着花未,得寒字五言四韵”的题目。按要求试帖诗至少得“六韵”。现在他只要求我写四韵,说明他不是死抱着格式不放,而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我才写了一首四韵诗,马上要求写六韵,很难达到。但也不能不知道严格意义上的试帖诗。所以,他自己先写了同一题目、八韵的诗做示范。从示范诗,我不仅看到了这一诗体对格律的要求,也知道了这一题目应着眼于“问”意。诗写出来后,经过舅祖的修改,也俨然像一首试帖诗了。
  一生中最难忘他的殷切期望 舅祖一直对我们期望很高。前面提到的“示弥甥”诗,第二首的末句是“望汝学龙蛇”,希望我们做不平凡的人。现在他又教育我说:诗可以学,但学写几首古、近体诗,只能用读经之余的时间精力去做。
  主要精力要放在读经、学六艺之学上。学诗是学六艺之旨的诗教。他说,诗教是很广大的,而世上名为诗人的人,其诗则是渺小的。具体的一首、两首诗不能和诗教混为一谈。诗教包含了六艺的道理,天地间的一切都是诗。诗通于六艺,可统摄其余的五个方面。
  在古代,朝聘燕飨皆用歌诗,以微言相感,是诗通于政事,故可以统《书》;以声教感人,故可以统《乐》;孔子说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是说诗可以统礼;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而天下和平”,诗之效也,故可以统《易》;《诗大序》上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可以统《春秋》。所以,六艺之教,《诗》实该之。
  他要我读经,所以当晚侍坐时,主要讲解《四书》和《诗经》中的章节。当时正值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大半个中国,战火使宝贵的书籍顷刻化为灰烬的时代。他竭尽全力刻书,不惜自贬而卖字,就是想为后人多留下几本可读的书。他不止一次给我讲伏女传经的故事。说秦始皇焚书造成汉初无书可读,伏胜虽满腹经书,但因年老而语言不清,学生都无法听清他讲经。其女就代父传授古文《尚书》,使古文《尚书》得以流传。他要我读经、背经,就是期望我能像伏女那样,为战后无书可读者传授经书。他还对我说:没有“咏絮”之才不要紧,但不能没有传经之志。
  光有志向没有本领也是空话,为了鞭策我自觉地学经,掌握传经的本领,他还用宋儒程伊川的名言“涵养须用敬”,把我的名字“镜涵”改为“敬涵”。
  因为前者只是让人像镜子那样被动地接受事物,给予反映,后者则意义更为深广。“涵”字本来就是虚明照澈,如敬涵万象、月印千江的意思。但如心有私欲,则一切为习气所蔽,什么也看不清了。只有“敬”才能去掉私欲、去掉妄心;才能尊德性而道问学;才能在明确为学根本的前提下,不为物欲所蔽、永不满足地自觉的学习下去,最终得以明确学术之本原。
  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深感愧恧,虚负“敬涵”之名。没有不为物欲所蔽地自觉学习,所以不仅未明学术之本原,而且六经之中未明一经,连舅祖之学亦尚未窥见其堂奥。即使尚存传经之志,却毫无传经之资,奈何!为报答舅祖教诲之恩于万一,只能在出版《马一浮集》《马一浮先生遗稿》中做一些具体抄点工作,编注一下《马一浮诗话》《马一浮书论》,为传播舅祖之学尽一点力,表达一份心意。
  坚持处己信、与人忠的立身处世原则 舅祖平时教育我们要处己信、与人忠,以仁爱之心待人。他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不少人都认为他对人严厉,我认为他的严厉正是诚信的表现。他因为以诚待人,而遇事又坚持原则,这才出现了似乎“不近人情”的严。如1939年创办复性书院之初,他的老友及书院筹备委员、董事中,均有人介绍亲友来书院求学。但他把介绍仅作为报名手续,什么人介绍都与录取无关,均是看学员的入院志愿书和所写文字,再决定是否录取。结果,报名者800人,只录取了约30人。有人批评他太严,是“狭隘”,他仍坚持不变。他认为基础太差的,进来之后也听不懂、学不进,反而误人、害人。也是在这个时期。有人看到他和过去一味闭门读书不同了,肯出来讲学,肯与人应酬了,就派人来请他写祝贺孔祥熙、何应钦寿辰的文字。
  他都予以严词拒绝,在复信中说:“方今强寇未除,方忧勤惕厉之不遑,似不当以庆祝为事。”并指出:“古之贤哲尽瘁国事,有大勋劳于天下者……未有以称颂功德为事者,惟衰世之始有之。”表示:“平生遇人以诚,不敢苟为容悦。” 诚和信又是连在一起的。1943年,因书院经费困难,刻书难以为继,他就写《蠲戏老人鬻字刻书启》,开始鬻字。自2月至5月,得润金三万元,悉数捐充刻资。并告书院办事处同仁说:“继此若犹有作书之时,犹有求书之人,固当求所以增益之。”但事与愿违,由于物价日涨,后来员工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了,鬻字所得的对刻书亦无多大补益,所以到1944年,他就不受书院的修金,把自己应得的修金分给员工,自己则以鬻字所得维持8口人的生活。因此有印发了《蠲戏斋鬻字改例启》,说明今后鬻字所得“不复更言刻书”,而要“以是易膻粥”“无其实而尸其名,不可”,“处己信,与人忠,吾之分也,其欲得吾书者,固不以是而异,是以敢告。”
  ……
展开
目录


一、怀念
怀念舅祖马一浮
诗教
重读《蠲戏斋诗自序》的感悟
马一浮先生的待人原则
大师与书——记国学大师马一浮与书为缘的一生
刻印珍籍遗爱人间——记舅祖马一浮先生保存和刊印古籍
漫谈马一浮先生的名、字、号
马一浮先生轶事十则
复性书院与马一浮先生
马一浮与世博会
从马一浮的日记看百年前世博会
马一浮的“龙井”情
为后来读书人多留一粒“种子”
巧用民谣讽时弊
残年疾病怀兄弟世路艰危仗友生
孔子之后绝非“衍圣公”
“乘化吾安适”和“落日下崦嵫”

二、论述
学融百家一代宗师——略述马一浮先生的治学精神与学术思想
谈谈马一浮先生的学术思想
对马一浮先生“六艺统摄一切”之我见
试探马一浮先生儒佛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一浮先生论艺术
马一浮的画论
熟谙声律——以歌励志
马一浮治印
《马一浮集》(第二册)整理后记

三、书论
从马一浮的书论看其书法风格及由来
醇厚超绝的学者书法——浅论马一浮先生的书法
马一浮论作字要点
喜读《儒宗文翰》
一史馆的“例外”档案
两上庐山慨古今
马一浮题“吟风漱玉”桥

四、其他
国学大师马一浮的殡葬传奇——生圹、权葬、安葬、一人三墓葬
高秋烟柳静——马一浮先生作挽联
汤寿潜《诫子书》浅析

五、马一浮交往轶事
亲情
友谊
方外
弟子
名人

六、马一浮先生年谱简编

七、马一浮弟子忆先生
乌以风/马一浮先生学赞
乌以风/问学私记——乌以风辑录
王敬身/马一浮弟子王敬身先生的三首诗
彭未辛/马一浮恩师是怎样教育我的
王焕镳(王驾吾)/追悼本师马蠲叟(一浮)先生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