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91473
  • 作      者:
    张会平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会平,男,1982年10月生,河南扶沟人,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会员。致力于政府信息化政策研究,探寻信息化进程中公共管理与服务活动的规律,探析公共管理与服务活动中的信息化战略。出版专著6部;发表期刊会议论文45篇,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2篇被CSSCI收录、12篇被ISSHP/ISTP收录。
展开
内容介绍
  由互联网应用形成的虚拟社会空间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政府治理社会的延伸领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学系列丛书: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围绕“如何通过关注互联网知识建构行为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模式”这一核心问题,将协作知识建构理论用于解释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各种行为,尝试基于各类行为主体在虚拟空间中的协作建构知识行为对当前的虚拟社会管理模式进行解释,进而通过关注和改善各类主体的协作知识建构行为,改进当前的虚拟社会管理模式,并结合当前实践进展的分析对如何将这些模式运用到虚拟社会管理实践之中提出对策建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学系列丛书: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适合电子政务、互联网治理、知识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学系列丛书: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
  1.2.4网络问政
  互联网为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渠道,公众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将其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疑问提供给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或官员也可以通过这一渠道咨询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意见。基于此,“网络问政”的概念得以提出,并在国内虚拟社会管理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里对网络问政的内涵、网络问政的模式与平台、网络问政与政府治理创新、发展网络问政的对策建议进行阐述。
  1.网络问政的内涵
  关于网络问政的内涵,学者们作出不同的理解。郭芙蓉认为网络问政的主体既包括普通网民也包括政府,网络问政是双方一问一答的良性互动过程,网络问政的顺利开展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网络问政是现代民主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形成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罗昊认为网络问政是网络舆情管理的主动模式,普通网民主导的网络问政是公众将网络舆情有序提供给政府,而政府主导的网络问政则是政府有组织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网络问政的实质是主动将网络舆情进行有序收集、组织和管理。陈丽芳从政治传播学角度阐述了对网络问政的认识,认为网络问政是一种新的政治传播范式,具有传播方式平等、传播渠道便捷、传播过程交互三个特点;网络问政不仅能够转变政府的执政思维、优化政府决策效果,同时也拓展了公众的参政渠道、激发了参政热情。王艳从政治沟通理论出发阐述了对网络问政的理解,认为“问”是网络问政的手段,网络是网络问政的渠道,“政”是网络问政的根本目的,并从政治沟通的五个要素(主体、内容、渠道、反馈、效果)阐述了网络问政的内涵;同时认为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经历了准备、起步、发展、稳步推进四个阶段。王景玉从政治效能感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问政的内涵,认为网络问政效能感是影响个人参与网络问政的最主要因素,成功的网络问政体验,会增强普通网民参与网络问政的积极性;应通过把握网络问政规律、建立有效互动机制、规范网络问政过程等措施,提升普通网民的网络问政效能感。曲婧从法学角度对网络问政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问政是权力保障下的权利实践,网络问政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媒介接近权、知情权、参政议政权的行使;但是这些权利的行使需要国家权力作为保障,民意的伸张需要权力的认可、公众权利的保护需要权力的保障、公众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通过权力来救济。
  2.网络问政的模式与平台
  褚松燕、崔珣总结出三种制度化的政民网络互动模式:①网络官媒推动模式,由官方网络媒体构建相应的政民互动平台,通过建立网民投诉机制、拓展政民互动网络等措施,推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②政府主办模式,由政府网站直接主办在线论坛,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包括在线回复、定期访谈等方式;⑧第三方主办模式,由政府对第三方授权让其主办政民互动平台。王国华等以人民网主办的地方领导留言板为案例分析了影响网络问政平台运行绩效的因素,发现领导是否重视会显著影响网络问政平台的运行绩效。明燕飞、毕腾飞认为政府主导的网络问政平台由三个子平台构成,分别是物质技术子平台、服务功能子平台和、综合管理子平台:构建服务型网络问政平台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建设思路、制定建设规划、加大支持力度、统一建设标准。
  同时,学者还结合具体的网络问政平台对网络问政的功能进行了分析。肖滨以广东省河源市网络问政为例对如何构建网络问政问责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问政构建了以一种具有政治民主和行政管理双重取向的问责,也是一种具有内外联动、纵横协同的复合问责形式,这种问责的功能发挥会受到缺乏制度保障的制约。张丙宣以宁波市政府网站对话栏目为例分析了地方政府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中的创新,认为网络问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但是依然受到多种制约,应通过建立官民平等的对话模式、建立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和法治化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推动网络问政平台的应用创新。周敏、王莹以地方网络论坛为基础,总结了网络问政的三种新模式——双重循环模式、蒸汽模式、向曰葵模式;指出应支持地方网络论坛的建设,让其在已有人气的基础上成为当地民众进行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同时政府部门应关注地方网络论坛中的民情、民意。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2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案

第2章 互联网协作知识建构
2.1 互联网协作知识建构内涵、层次与特征
2.2 典型网络平台中协作知识建构比较分析
2.3 互联网协作知识建构主体类型及其特征
2.4 政治知识互联网协作建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3章 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3.1 网络空间中相关主体的博弈学习行为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务微博运营模式创新机理分析
3,3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动力及其障碍分析
3.4 政府网站信息提供与公众获取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4章 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模式设计
4.1 制度参与模式
4.2 对话交流模式
4.3 协同解决模式

第5章 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5.1 案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制定过程中的网络参与
5.2 案例:21个省会城市医疗卫生政务微博的内容提供
5.3 案例:2010年海地地震运用社交媒体管理应急知识

第6章 协作知识建构视角下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对策建议
6.1 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创新价值
6.2 引导理性表达,改善创新环境
6.3 加强过程管理,深化创新路径
6.4 加强业务协同,优化创新机制
6.5 升级技术平台,支撑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典型网络平台中协作知识建构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政治知识互联网协作建构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