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1835---1901)作为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创办者,日本大面额的纸币一万日元之上的人物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本书希望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福泽谕吉和日本政府的关系。福泽谕吉是“官民调和”的主张者,他认为政府应该倾听人民的声音,而不是诉诸镇压和强迫,人民也不应该只想着攻击、打倒政府,因此他呼吁的是双方进行建设性的对话。但是在现实当中福泽谕吉的学说、事业乃至个人行动都曾受到过来自日本政府的种种限制和压迫,因此在战前日本有着诸多负面评价,直到战后的日本被迫接受来自美国的民主改造之后,福泽谕吉才获得了平反,成为当下一万日元纸币上的人物。
福泽谕吉出生于天保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835年1月10日),生于大坂玉江桥北诘中津藩藏屋敷[1]。父亲为福泽百助,母亲为顺,福泽谕吉是家中的次子。父亲福泽百助是中津藩[2]的官员,作为儒学家也小有名气。在福泽谕吉出生之时他正好得到了《上谕条例》一书(清朝乾隆帝治下的法令记录),因此借此将儿子命名为谕吉。
但是在福泽谕吉一岁半的时候父亲福泽百助病死,长兄福泽三之助继承家业,全家从大坂[3]回到了丰后[4]中津。福泽谕吉在佩里来航的次年即安政元年(1854)二月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转机,当时他的兄长劝他去长崎游学。
福泽谕吉在日后回顾此时的光景道:
恰巧那正逢佩里来访之时,美国军舰抵达江户的消息已经传遍乡间。与此同时到处都在大谈炮术。这里说的学炮术其实就是学荷兰流派的炮术,还记得此时哥哥曾对我说,要深入了解荷兰的炮术非读原著不可……于是我们兄弟俩就谈妥了,当时哥哥正好接受任命要到长崎去,我便作为他的随从也跟着去了(松泽弘阳校注《福泽谕吉集》,28页)。
福泽谕吉在长崎留学期间开始学习荷兰语,次年接受哥哥的劝告,进入大坂的绪方洪庵[5]的适塾学习。适塾对于当时的医师们而言相当于研究生的课程,而对于兰学[6]的初学者而言是一种普通的教养课程。(梅溪升《绪方洪庵和适塾》,63页)一年以后,因为兄长病逝,福泽谕吉继承了福泽家,并继续学业,安政四年(1857年——译者注)他成为了适塾的塾长。他在适塾修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生理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西洋原版著作,并尝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
安政五年(1858年——译者注),福泽谕吉接受中津藩的命令,在江户筑地铁炮洲[7]的奥平家中的宅邸开设兰学私塾。这便是日后庆应义塾的起源。
但是一年后参观横滨时,福泽谕吉发现荷兰语已经完全没有用处而大失所望,开设转向英语并努力自学。次年,万延元年(1860年)福泽谕吉获得了跟随军舰咸临丸一起赴美的机会,航行至旧金山,这是他首次出国旅行。回国后他被聘用为幕府的翻译,将宅邸迁至新钱座[8],并出版了本人的第一部著作《增订华英通语》。
次年,文久元年(1861年)德川幕府基于与各国签订的条约规定必须开市、开港,作为参与开市、开港延期谈判而派遣至欧洲的幕府使节团的随员,福泽谕吉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普鲁士、俄罗斯等国后归国。此时正值日本国内攘夷论甚嚣尘上之时,因担心被暗杀,他开始减少外出。
回国后,福泽谕吉专心于阅读西洋的书籍和报纸,并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终于了解了彼国的政治习惯和人民的风气,认识到民权的宗旨便在于自由独立”(《全集》第二十卷,第247页)。随后在庆应二年(1866),福泽谕吉出版了《西洋事情初编》一书。作为一本让日本国内人士了解西洋最新知识的著作,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
次年,作为幕府的军舰交易委员的随员,福泽谕吉再次获得赴美的机会,并游历美国东海岸的各大都市,购入大量英文原版书籍带回国内。
庆应四年(1868年——译者),福泽谕吉将私塾从铁炮洲迁至新钱座,承袭当年的年号将私塾命名为庆应义塾。也正是在这年,福泽谕吉迎来了个人著述的黄金时期,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西洋事情外编》《训蒙穷理图解》《兵士怀中便览》《洋兵明鉴》《掌中万国一览》《英国议事院谈》《清英交际始末》《世界国尽》等书籍。
同时,福泽谕吉在此时决意此生不出仕官场,而采取独立的立场。直至晚年他还在《福翁自传》[9]中谈及此事。
维新之初,福泽谕吉认为明治新政府虽然表面上装出开国的姿态,但是实际上内心中仍坚守锁国攘夷主义,因此不愿出仕新政府,即便后来新政府明确了开国政策之后他仍不改初心。对于此事福泽谕吉说道:“说真心话,我不愿意出仕的真正原因,第一在于,官吏放肆地耀武扬威真是愚蠢无聊至极,第二在于,官吏整体而言品行不端,只知挥霍浪费,让我总觉得他们是低人一等的下等人,第三在于过去幕府的官吏们慢慢往贼地探头,甚至公然抛头露面参加了新政府、以做高官为乐,这正是我所厌恶的,第四在于使世人明白文明独立的真意,为此即使全天下只有我一人,也要让世人看到一个现实的榜样,这不仅关乎国家的独立,更是我的信念。”(《福泽谕吉集》,第350-357页)
不以官职仗势欺人,不短于品行,坚守作为幕府遗臣的矜持,在世人面前作为独立的典范。为此他不选择为“官”而选择为“民”“私”“独立”之路。它的基础在于从人民的立场出发传播新知识和恰当的信息,并致力于培育人才。
明治四年(1871年),私塾从新钱座迁至三田,这便是现在庆应义塾大学的三田校区。次年,以“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起头,作为福泽谕吉生涯代表作而广为人知的《劝学篇初编》问世。
此后一直致力于输入外国思想、打破日本旧敝为目标的福泽谕吉以《文明论之概略》[10](1875年)一书开始了构筑新的理论框架和自我表达领域的挑战。(户泽行夫编《福泽谕吉著作集》第四卷,346页)福泽谕吉在晚年的《福泽全集绪言》中回顾道:
我从前的译著一味地以输入西洋新事物并排除我国旧敝习为目的,与零碎地兜售文明无异。加之明治七八年间(1874-1875年——译者)世态逐渐稳定,人们的思考逐渐成熟,我认为此时正是记述西洋文明的概略以表世人,特别若能诉之儒教的故老,得其赞同的话再好不过。我在心中不希望以儒学者为敌,反而希望利用、拉拢他们,因此写下了《文明论之概略》六卷。(《全集》,第一卷,60页)
也就是说福泽谕吉迄今为止的著作都是为了输入西洋新事物、打破旧敝,只是零碎地兜售文明,但在世间情况逐渐稳定的明治七八年(1874、1875年——译者)间,为了向儒教的故老们阐述西洋文明的概略而著下此书。
在这样一本尝试自我理论建构的巨著中,福泽谕吉说明了西洋文明究竟为何物的问题,并强调日本以西洋文明为基准前进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置于“理论家”的立场,并克制自己的对现实政治建言的献策式的学者姿态。(平石直昭《福泽谕吉的战略构想——以<文明论之概略>时期之前为中心》,91-95页)
……
者前言:不愿为官的福泽谕吉 1
中文版序 7
序:伟大的人民 13
一、出生、修学以及成为理论家之路 23
二、从理论家到政策建言 28
三、地方自治论的展开 32
四、“抵抗的精神”和民会论 40
五、从民会论到国会论 51
一、维新三杰 63
二、明治十四年(1881)政变 71
三、明治十五年(1882)的《帝室论》 79
四、冷遇私学政策序说 86
五、冷遇私学政策的开展 90
一、明治政府的间谍网络 99
二、对福泽谕吉的监视网络 104
三、三岛警视总监治下的警视厅 111
四、保安条例引发的驱逐福泽谕吉问题 122
五、福泽谕吉的情报网 126
一、作为伟大的平民去世 137
二、追赠勋位 142
三、福泽谕吉去世后的追赠勋位提案 145
四、政府的“赠位”和福泽谕吉 153
五、对福泽谕吉天皇学说的压迫 155
一、战败与“平反” 171
二、作为“自由主义者、民主主义者”的福泽谕吉 175
三、作为“女权拥护者”的福泽谕吉 186
四、作为“教育者”的福泽谕吉 190
五、作为“自由主义经济者”的福泽谕吉 198
六、作为“象征天皇论者”的福泽谕吉 202
七、有关福泽的方法论 205
八、福泽谕吉的形象在未来将何去何从? 209
后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