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和谐”,按照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就是“‘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
所谓“科学发展观,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放任、私有企业、市场经济、效率、分权……一系列模式在社会广泛推行,但由于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使得有识之士提出了与之不同的如干预、国有企业、计划经济、公平、集权……一系列模式,并在社会推行。然而,这些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如民主虽能制约权力的滥用和乱用,防止腐败,但它又需要高昂的成本,且低效,特别是对非常规事件更是无能;又比如……于是,在放任中需要干预、在市场中需要计划、在效率中需要公平,在分权中需要集权……
于是,和谐:放任与干预和谐、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和谐、分权与集权和谐、祖文化与外文化和谐……人类正步入和谐的新纪元,和谐正成为时代的新特征。
《和谐 更新人们思维的十个方面的科学发展观》将从经济、社会、文化的十一大方面来论述这一崭新的时代,力图勾画出这一客观世界和谐的全新图景,并上升为科学发展的崭新观念。
读者对象:海内外经济、社会、哲学、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以及一切关注、探索经济、社会、文化等改革、发展问题的人士。
展开